梦想着能成为种粮大户,刚刚租种了一年1000亩土地种植玉米的魏先生,第二年就被迫退了租——从2025年4月7日,魏先生因为购买到了“假种子”到长春市农安县农业农村局咨询;到8月23日,农安县农业农村局对任某所经营的农安县华旗种子经销处(下称华旗种业)处以59.136万元的顶格罚款——这大半年的时间,魏先生一直在为自己购买到“假种子”维权。
“实在没有精力再去种地了。这批假种子到底是从何而来,还有多少人因此受害,我的损失到底谁来负责,我需要一个答案!”魏先生表示。
北极海新闻客户端查询得知,由吉林省农业农村厅、省公安厅等八部门联合开展的“吉林省2025年农资打假专项打击整治行动”目前还在进行中。
6万余元买到“假种子” 疑为转基因品种
2024年,魏先生一家在吉林省松原市承包了1000亩土地,用于种植玉米。
2024年3月,魏先生家花费4.5万元购买了玉米种子。“我们之前不是种地的,农安老家的一位种粮户周某说能买到优质种子,我就委托了他帮忙购买。”魏先生说,“后来是一家叫华旗种业的将种子送了过来。”
当年秋天魏先生发现自家的玉米产量远低于预期,但当时以为是自身种植技术的原因。
(图为魏先生购买种子的汇款记录)
2025年3月,魏先生的父亲再次给周某转账6.3万余元,用于购买玉米种子。“还是华旗种业的人送的种子,和2024年的种子应该是一样的。我们正准备送到松原种植,有其他农户告诉我们种子可能有问题,让我们最好去农业部门问问。”魏先生介绍。
2025年4月7日,魏先生的父亲带着种子到农安县农业农村局咨询,得到的答复是该批种子无明确标识,应认定为假种子。在魏先生提供的照片中,这批玉米种子并无统一包装,被装在几种不同的包装袋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明确规定,“种子种类、品种与标签标注的内容不符或者没有标签的属于假种子。”
(图为魏先生提供的种子包装照片)
“华旗种业说他们售卖的不是假种子,而是一种名为‘金庆707’的种子。”魏先生说,“在我父亲和周某的聊天记录中,也提到了种子是‘金庆707’。”北极海新闻客户端了解到,早在2014年4月,吉林省农业委员会便下发通知,因“金庆707”存在问题,要求其退出吉林省种子市场,自通知下发之日起,停止种子生产,并立即停止销售。
(图为魏先生购买到的种子)
为进一步求证,魏先生自行购买了转基因检测试纸,“明确测得这些种子属于转基因品种。”
“出现假种子的事儿后,没有精力再去种地了,就没续交承包费,让出租人把地承包给别人了。”魏先生说。
华旗种业因“经营假玉米种子”被罚59万元
2025年3月,吉林省启动农资打假专项打击整治行动,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该专项行动由吉林省农业农村厅、省公安厅等8部门联合启动,以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农机、农膜等7类农资为重点对象,在农资专业批发市场和集散地等重点区域,整治质量违法、价格及计量违法、流窜非法销售农资及合同诈骗、虚假宣传、网络销售假劣农资、广告违法、无证生产经营等7类问题,净化农资市场秩序,打击农资领域违法犯罪行为,保障全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质量安全。该行动贯穿2025年全年。
北极海新闻客户端经企查查网站查询到,2025年8月23日,农安县农业农村局对农安县农安镇华旗种子经销处进行了行政处罚——违法行为类型为“经营假玉米种子”,处罚结果为罚款人民币591360元。
(图为企查查网站显示的行政处罚详情)
根据该份处罚决定的描述,魏先生的父亲称共购买玉米种子2640公斤,品种是金庆707,种子款共计63360元。华旗种业称,该批种子是以46200元卖给周某的,公司是代为送货,尚未收到种子款项。对于种子来历,华旗种业说是有推销员为做布点试验留下的,交易方式是现金,现联系不上。5月8日,农安县农业农村局对华旗种业立案调查。该局认为散装玉米种子售卖价格无法确定,提请发改部门询价。7月23日,发改委价格评估中心给出总价格为42240元的定价。之后,农安县农业农村局“参照《吉林省农业综合执法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之规定,(认定标准货值金额5万元以下的处货值金额10至14倍罚款)”,下达了顶格罚款59万余元的处罚决定书。
“5月29日,执法人员到农安县站前街交通宾馆二楼进行了现场勘验,经魏某和任某双方对53包散装玉米种子数量无异议并确认。任某现场表示想主动召回以售出的散装种子,魏某不同意在现阶段没有结果的情况下种子被召回。”在处罚决定书中,还有这样的描述。
“我的损失太大了,我不同意他们就这样召回这些假种子。尤其是2024年的那批种子,虽然我留样了,但是因为我买种子的钱是交给了周某,任某他们不承认我的损失是他们造成的。他们现在连曾经给我送过种子都不承认了。”魏先生表示。(记者 思远)
吉林省新闻热线请联系马主任:15643417777(微信同号)
疑难复杂案件研讨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玉强15898195532
企业家权益保障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于晓荷 15524682485
如有侵权及职业道德监督电话请联系北极海新闻:0416-3086929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本账号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账号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账号不承担任何责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