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段时间,预制菜因劣质原料、商家不告知等问题闹得沸沸扬扬,不少人吃饭时都多了份顾虑。
可没想到,白酒市场的造假乱象更让人揪心。
别觉得“老酒鬼”靠口感和经验就能避坑,现在的假酒套路早已藏深。
几块钱的廉价酒调个色,就敢标“十年陈酿”,回收的真酒瓶灌上假酒,连防伪标都仿得一模一样。
![]()
这条造假链从生产到销售环环相扣,花大价钱买的名酒,说不定是酒精勾兑的仿品。
连行家都难分辨,我们该怎么避开这些坑?
三起官方大案:造假套路深到离谱
2024年9月,泸州警方破获了一起特大假酒案,查出1200多瓶假“国窖1573”,涉案金额超800万。
![]()
这案子还是酒厂质检人员在常规抽检时发现的——一批酒的包装、防伪码看着都没问题,唯独口感有细微差别,一查才知是假货。
造假头目黄某曾在当地白酒企业干过,对酿酒流程和防伪技术门儿清。
从2023年5月开始,他拉着6个同伙搭起了造假链条:先从山东弄来低价散装白酒,加香精、色素调成“国窖1573”的口感。
信息来源:泸州警方破获 “特供” “专供”……
![]()
再通过非法渠道收正品酒瓶、酒盒,甚至从广东定制几乎能以假乱真的防伪标签和NFC芯片。
为了更逼真,黄某还专门租仓库模仿酒厂环境,把假酒存3个月再卖。
他们对外喊着“内部特供酒”“经销商窜货酒”,价格比正品低30%,靠微商和小烟酒店一年就卖了2000多瓶。
![]()
最终3处窝点被端,7人被抓,黄某因假冒注册商标罪被判了4年。
办案民警说,这批假酒做得太真,酒厂负责品鉴的老员工不靠专业仪器都分不清,普通消费者更难察觉。
网店“假一赔十”噱头
2025年3月,苏州市场监管局和警方联手破了个网店售假案,查出800多瓶假“洋河蓝色经典”,涉案300万。
![]()
线索来自2024年12月的消费者投诉:张先生在网店买了6瓶“梦之蓝M3”准备送礼,结果口感不对,扫码显示“信息不存在”,立马报了警。
警方顺着订单查到了周某,他从2023年10月起在多个电商平台开网店,专门卖假洋河。
货源是安徽亳州的王某,王某在农家院里用食用酒精、水和香精勾兑白酒,灌进仿冒包装,30元一瓶卖给周某,周某转手就卖120元,利润翻了3倍。
信息来源:洋河旗下蓝色经典系列白酒惊现假货 涉案金额超过百万
![]()
为了装正规,周某还刷销量、刷好评,宣称“厂家授权”“假一赔十”。
他的网店最高时每月能卖1200多瓶,买家遍布江浙沪。可等消费者发现是假货,要么过了售后期,要么商家早注销店铺,维权特别难。
![]()
最终警方在安徽抓了王某,在苏州抓了周某等5人,当场查出1000多公斤原料和5000多套仿冒包装,涉案人员都被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
![]()
出租屋灌装假古井贡
2024年7月,合肥警方捣毁了一个藏在小区出租房里的造假窝点,查出500多瓶假“古井贡酒”,涉案200万。
这窝点是社区排查时发现的——民警巡查时看到一间出租房总深夜搬纸箱,还飘出刺鼻气味,顺着查了下去。
蹲守半个月后,民警突击检查,抓了嫌疑人李某,当场搜出灌装机、封口机,还有大量仿冒包装和低价白酒。
![]()
李某从2023年8月开始,从河南商丘进低价散装酒,在出租房里自己灌装封口,40元一瓶卖给中间商赵某和孙某。
赵某给合肥周边小超市供货,孙某通过物流发往河南、湖北的烟酒店,形成了“生产-批发-零售”的三级链条。
李某一天能灌200多瓶,一年多卖了1.2万多瓶,不少人图便宜买回去,喝到头疼恶心才发现不对。
![]()
2024年12月案子宣判,李某、赵某、孙某因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分别被判1年6个月到3年不等的有期徒刑,还罚了款。
不只是花钱,可能要命
2019年最高法公布的一起假酒案至今让人后怕。
湖北人王长兵从2002年开始用食用酒精勾兑白酒卖,2009年3月,他的雇员贪便宜买回工业酒精(甲醇),王长兵没核实就用来勾兑了6000多千克“白酒”。
信息来源:王长兵等生产、销售有毒食品、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
![]()
这批酒流出去后,5人死亡、6人重伤、11人轻伤,受害者先是头疼呕吐,严重的直接昏迷,都是甲醇中毒导致的。
就算没加工业酒精,假酒长期喝也伤身体,合肥假酒案里的低价散装酒,很可能残留杂醇油、醛类等有害物质。
2024年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医生就说,长期喝这种酒,会加重肝脏负担,容易引发酒精性肝炎、肝硬化,还会影响神经系统。
![]()
导致记忆力下降、手脚发麻,严重的连认知功能都会受影响。
经济损失更常见,苏州假酒案里,消费者花120元买的“梦之蓝M3”,成本才30元。
合肥的假“古井贡酒”40元拿货,卖给消费者就翻了一倍多。
![]()
仁怀市市监局2024年的消费警示里提过,有消费者花140元买了箱“1949纯粮酱香型老酒”。
以为捡了便宜,结果检测发现就是普通串酒,成本不到20元,“十年窖藏”全是瞎编的。
最气人的是维权难,很多人买酒没要发票,发现是假货找商家,对方要么不认,要么说“你不懂鉴定别诬陷人”。
![]()
找监管部门吧,没有专业检测报告不行,一次检测费就得几百元,不少人觉得不划算,只能自认倒霉。
2024年贵州省消协收到的白酒投诉里,近六成因为证据不足没维权成功。
而且酒厂大多不给个人出鉴定报告,商家正好钻空子,就算承诺“假一赔十”也很难兑现,有的甚至直接关店跑路。
![]()
避坑指南
2024年市场监管部门的数据显示,80%的假酒来自无授权的直播间、小超市和微商。
买酒最好去品牌官方旗舰店、线下授权专柜或大型连锁超市,这些渠道进货有保障。
网购的话,别碰销量异常高、价格明显低的店,优先选有“官方授权”标识的。
![]()
下单前问清楚能不能专柜验货,聊天记录里保留好酒的年份、工艺等信息,收货后及时核对包装和溯源信息,有问题马上找平台和商家。
“一分钱一分货”在白酒上特别准,坤沙酱酒生产周期长、成本高,低于100元一斤的基本不可能是真的。
![]()
国窖1573、洋河梦之蓝这些名酒价格透明,要是比市场价低30%以上,还喊着“内部特供”“厂家直销清仓”,肯定是假货。
仁怀做了多年白酒销售的经销商说,真年份酒的生产和储存成本很高。
![]()
酒厂根本不可能低价卖,直播间里那些“亏本甩卖”的噱头,大多是为了卖假酒,遇到了一定要多留个心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