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生林晓洁:不是人参,也不是黄芪,秋季多吃3 款 “补气王”,补足脾肺肾,孩子元气满满少生病!个子蹭蹭长!
林晓洁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主任医师 全科医师,擅长:儿童疑难杂症、危急重症。尤其擅长小儿生长发育性早熟,身高体重不达标、发育迟缓、过敏性体质、荨麻疹、湿疹等皮肤问题:反复呼吸道感染、久咳久嗽、哮喘、消化不良、厌食、积食、便秘、疳积及儿童多动症、抽动症。成人各种疑难杂症,现定期在广州宏韵中医互联网医院坐诊。
![]()
最近看诊的时候,很多孩子一直打喷嚏,鼻涕像水龙头一样不同,把孩子折磨的苦不堪言。
从中医角度认为,鼻炎虽然虽表象在肺,然其根本责之于脾肺两虚,母子同病,肺开窍于鼻,肺气不足则鼻窍失煦,御邪不力,引发鼻炎。
有个药食同源的食材,相比人参来说,更温和,孩子不易上火!太子参归脾、肺、心经,有补气健脾、润肺生津的作用。
1、山药黄芪水
做法:干怀山药片,黄芪,一同煮水30分钟,代茶饮。
功效:在健脾的基础上,增强了补气固表之力。特别适合表虚不固、动不动就感冒、出汗多的孩子。
2、陈皮西洋参水
这个方子特别适合在干燥的秋天,孩子咳嗽后期,痰不多但总觉得气短、没力气的时候喝。
做法:取陈皮6克,西洋参片3克。陈皮先用开水冲洗一下,然后和西洋参一起放入养生壶,加1.5升水,煮15-20分钟即可。可以倒入保温杯,让孩子当水喝一天。
3、黄芪太子参水
如果孩子不爱吃饭、睡后出汗、还总没精神,长得比同龄人慢,这个方子就再合适不过。
做法:取黄芪10克,太子参8克。洗净后放入锅中,加水小火慢煮20-25分钟即可。
注意:孩子消化好、无病痛时,每周2-3次作为日常调养,但切记不能当做药物治疗,感冒发烧感染期不要使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