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
《——【·前言·】——》
说起国际合作,很多人想到的可能是各种政治博弈、利益算计。
那真正的朋友到底长啥样?有一个国家,借了中国81亿美元,不仅一分不差地还清了,还主动送上价值百亿的"回馈大礼"。这份情谊让西方国家都眼红。
这个国家就是土库曼斯坦。一个被天然气"困住"的国家,是如何在中国帮助下翻身的?
![]()
被天然气"困"住的富矿穷国
土库曼斯坦这个国家,说起来挺憋屈的。地底下埋着全球第四大天然气储量,按理说应该富得流油。
可现实却是另一番景象。2006年之前,这个国家手握金饭碗却过着穷日子。
问题出在哪儿?出口渠道被人卡得死死的。那时的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想要卖出去,基本只能走俄罗斯的管道。俄罗斯一边收着高额过境费,一边还压价收购。
![]()
更惨的是2006年。那年土库曼斯坦跟俄罗斯因为价格问题闹翻了。
俄罗斯一生气,直接把管道阀门给关了。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出口量暴跌40%,财政立马就撑不住了。
国库没钱,基础设施建不起来,老百姓生活水平上不去。眼看着自家地下埋着金山银山,却连开采的技术和设备都不行。
![]()
西方国家倒是来过,开出的条件却让人难以接受。有的要求土库曼斯坦拿主权来换资源开采权,有的想直接控制气田。
说白了,这些所谓的"援助"背后藏着的是赤裸裸的利益掠夺。土库曼斯坦政府不傻,这种丧权辱国的买卖谁愿意做?
国家领导人那几年压力大得很。一边是急需发展的国内经济,一边是找不到出路的能源出口。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中国出现了。
![]()
81亿美元的"及时雨"
2007年,中国跟土库曼斯坦谈了一笔大买卖。
中方一口气拿出81亿美元的贷款,帮土库曼斯坦开发气田、建设管道。这笔钱对当时的土库曼斯坦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这笔贷款跟别人给的不一样。中国没提什么苛刻条件,没要求控制气田,没要干涉内政,更没提什么"主权置换"。
协议里写得清清楚楚:中方提供资金和技术,土方用天然气还款,双方长期合作。就这么简单直接。
![]()
土库曼斯坦政府拿到钱以后,立马开始大干。气田开发项目一个接一个,中国派来的技术团队带着先进设备和技术进了场。
之前土库曼斯坦的气田采收率只有65%,说白了就是地下10立方米天然气只能开采出6.5立方米,浪费得心疼。
中国技术人员来了以后,通过新技术把采收率提高到了80%。这就意味着同样的气田能多挖出来好几百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管道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亚天然气管道,这条全长1833公里的"能源大动脉"开始动工。
![]()
管道从土库曼斯坦出发,穿过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最后进入中国境内。
工程量之大、难度之高可想而知。沙漠、戈壁、高山,什么地形都得穿越。
2009年12月,管道正式通气那天,土库曼斯坦举国欢庆。这条管道对他们来说意义太大了。
从此以后,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不用再看别人脸色,可以直接卖到中国市场。能源出口的主动权终于握在了自己手里。
![]()
说到做到的"铁哥们"
拿了钱就得还,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土库曼斯坦在这方面表现得特别硬气。
从2009年管道通气开始,天然气就源源不断地向中国输送。每年几百亿立方米的供气量,一年年累积下来。
还款的过程中,土库曼斯坦从来没有耍过赖,从来没有找过借口。国际市场天然气价格波动的时候,有些国家可能会借机讨价还价。
土库曼斯坦没有,该供多少气就供多少气,该还多少钱就还多少钱。这份守信用的劲头,在国际合作中真不多见。
![]()
2021年6月,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土库曼斯坦总统正式宣布:81亿美元的贷款已经全部还清!
从借款到还清,前后十几年时间,这个国家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叫"说到做到"。
还清债务本身就够让人敬佩了,更让人没想到的是,土库曼斯坦还主动提出要扩大对华供气。
2009年刚开始的时候,每年供气量是400亿立方米。
后来增加到650亿立方米。土方还表示,等到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建成,供气量还要继续增加到每年850亿立方米。
这个增量意味着土库曼斯坦愿意把更多的天然气资源分配给中国市场。
![]()
要知道,国际市场上想买天然气的国家多了去了。土库曼斯坦能够优先保障对华供气,这份情谊的分量不言而喻。
从2009年到2024年,土库曼斯坦累计向中国供应了超过50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这些天然气占到中国进口天然气总量的四分之一。
土库曼斯坦在国际问题上对中国的支持也特别坚定。涉疆问题、涉港问题这些敏感话题,土方一直坚定站在中国这边。
联合国投票的时候,土库曼斯坦的立场从来没含糊过。这种政治上的相互支持,比单纯的经济合作更能体现两国关系的深度。
![]()
互利共赢的发展
合作给土库曼斯坦带来的改变是实实在在的。最直观的就是经济数据。
2006年的时候,土库曼斯坦GDP还比较低迷。到了2024年,GDP增长了7倍。这个增长速度在中亚地区都算是名列前茅的。
钱袋子鼓了,国家就有底气搞建设了。
首都阿什哈巴德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各种现代化建筑拔地而起。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明显提高了。医疗、教育、住房条件都比以前好多了。
![]()
能源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其他产业。天然气化工园区建起来了,中国企业带来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让土库曼斯坦有了自己的化工产业。
原来只能卖原料气,现在可以生产化工产品了。产业链延长了,附加值提高了,就业岗位也增加了。
中国这边也收获满满。能源安全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头等大事。
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保障了中国能源进口来源的多元化。不用过度依赖某一个地区或某一条路线,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就大大增强了。
![]()
价格方面也比较合理。长期稳定的供气协议让双方都能有一个可预期的价格机制。
2023年1月,两国关系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中国和土库曼斯坦的元首宣布,把双边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个定位在外交层级上已经是相当高的了。
![]()
从合作伙伴到战略伙伴再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升级反映出两国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拓展。
2024年,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项目启动建设。这条新管道投资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建成以后,对华供气能力还要再上一个大台阶。双方在能源化工、基础设施建设、人文交流等领域的合作也在不断深化。
![]()
西方的眼红与无奈
说起来也是讽刺。当年土库曼斯坦最困难的时候,西方国家要么提出苛刻条件,要么干脆不管不顾。
中国帮助土库曼斯坦站稳了脚跟、发展起来以后,那些西方国家倒是开始眼红了。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后,欧洲陷入了严重的能源危机。那时欧洲各国到处找气源,土库曼斯坦自然也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
可是等他们找上门的时候才发现,土库曼斯坦早就跟中国签了长期供气协议。产能就那么多,大头都供给中国了,哪还有多余的气卖给欧洲?
![]()
欧洲国家只能干着急。有些媒体还酸溜溜地说什么"中国垄断了中亚能源"。这话说得就没道理。
当初人家有困难的时候你不帮,现在人家发展起来了你又来眼红。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土库曼斯坦自己心里也明白得很。跟中国的合作不仅让自己摆脱了能源出口困境,还带动了整个国家的发展。这种实实在在的好处,比什么漂亮话都管用。
欧洲的"气荒"从某种程度上也证明了当初中国和土库曼斯坦合作的远见。能源合作需要长期的信任和稳定的机制。
![]()
中国和土库曼斯坦用十几年的时间建立起来的合作框架,不是别人想复制就能复制的。
西方国家这些年在中亚地区也没少折腾,各种"计划""倡议"搞了不少。效果怎么样呢?
中亚国家心里都有杆秤。口号喊得再响,不如实打实地帮人家解决问题。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亚地区受欢迎,靠的就是真金白银的投入和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
![]()
《——【·结语·】——》
中国和土库曼斯坦的合作故事,说到底就是"真诚换真诚"这五个字。一个需要能源保障,一个需要发展援助,两国一拍即合,互利共赢。
81亿美元的贷款如期还清,百亿级别的供气"大礼"持续送上,这份情谊在国际关系史上都是不多见的。
西方国家眼红归眼红,却也复制不了这种基于尊重和信任的合作模式。真正的朋友,就是这样相互成就的。
信息来源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官方网站 - 中土双边关系文件(2007-2024)
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中亚天然气管道项目年度报告(2009-2024)
3. 土库曼斯坦国家统计委员会 - 经济发展数据(2006-2024)
4. 《人民日报》- 关于中土能源合作的系列报道(2007-2024)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