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今天(10月29日)是重阳节。上海市民平均期望寿命全国最高、国际先进,上海的长寿老人越来越多,如何持续保持“年轻状态”?昨天,“上海健康播报”第十期发布会邀医学专家共话“健康老龄,活力晚晴”。
“老年医学”向“长寿医学”发展
面对老龄化趋势,上海市医师协会老年医学医师分会会长、华东医院院长保志军谈到从“老年医学”到“长寿医学”的发展,这并非简单的概念翻新,“长寿医学不仅针对老年人,更针对全年龄段人群。”
保志军称,人的身体机能在20岁至30岁达到顶峰,长寿医学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希望让这个“机能高峰”尽可能延续更长时间。但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各项功能会自然下降,长寿医学的第二个目标就是减缓下降速度,让人们即便到60岁、70岁、80岁,仍能维持较好的身体功能。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早发现、早干预。比如营养干预,为身体机能维持提供基础保障;又如抗阻运动,延缓肌肉流失和力量下降。
对于衰老,医学上有一些专业评估手段,保志军同时谈到,老百姓自己也有一些自查方法。比如,肌肉流失是衰弱的重要信号,判断肌肉含量是否充足的一个简单方法就是用自己的拇指和食指围成一个圈,比对小腿最粗的部位。如果小腿围明显比“手指圈”粗,说明肌肉含量基本正常;如果小腿围明显小于“手指圈”,可能存在肌肉量不足的情况,需要警惕衰弱风险。
他谈到,各类自查方法的核心目的是“关口前移”,就是不要等出现明显症状才去医院,在家或线上花几分钟初步评估,帮大家更早意识到身体变化。
认识“身份证年龄”和“生物学年龄”
为什么同样是60岁,有些人看上去像40岁,而有些人却看上去像80岁?为什么有些90岁的老人可以跑完“全马”?上海市医学会科普分会副主任委员、华东医院老年科主任医师洪维说,这就是如何认识“衰老”的问题。
她介绍说,人体存在两个年龄,身份证上的时序年龄和反映真实健康状况的生物学年龄。身份证年龄是客观的,不能改变。生物学年龄反映细胞真实的水平、身体器官功能状态、各项躯体活动能力,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例如基因,如果家里有长寿基因,这类人群的生物学年龄往往比同龄人更年轻。
而主动健康的目标,就是通过有效的健康管理,让身体器官和功能比实际年龄更年轻,而不是“催老”。例如,40多岁的男性长期抽烟、酗酒、熬夜、久坐、工作压力大,器官功能可能会超过60岁,血管更可能加速老化超过75岁,且可能发生心梗,这就是“未老先衰”。
在具体生活方式上,除了“吃得好”“睡得香”“动得勤”,她还特别谈到老宝贝们要“想得开”。“退休综合征、空巢综合征造成的抑郁焦虑症,在老年人群中并不少见。而很多90岁、100岁的健康老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心态好。”洪维说。
老年人对整形美容的需求热度上升
当前,很多活力老人还要“活得漂亮”。上海市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委员、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整形外科副主任邢书亮谈到,随着老龄化加剧,老年人对于整形美容的需求热度不断上升,这也是老年人对美好健康生活的追求。但他同时提醒,由于老年人器官功能有不同程度的退化,整形美容的核心原则是功能第一,外形其次;安全第一,效果自然,追求“年轻化”而非“返老还童”。
邢书亮注意到,对于希望改善面部松弛、下垂严重的老年爱美人士,当光电和注射难以达到理想效果时,考虑采用“适老化”的微创手术方案,比如眼周年轻化手术,这是目前临床上老年人需求最多的项目。此外,还有借助上眼睑成形术,去除多余松弛的皮肤和脂肪;通过下眼袋切除术,改善眼袋和泪沟,以及面部提升手术,这是解决中下面部严重松弛的“金标准”。
“要提醒的是,注意区别生活美容与医疗美容场所,警惕那些没有医疗资质的生活美容场所违规开展医美项目等行为。”邢书亮同时提醒,老年人通常有多种慢性病,整形美容手术前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术前评估,获取多学科“医疗许可”,清楚掌握患者所有用药,包括保健品使用情况。尤其对抗凝药,需与心内科医生协商后,在绝对安全的窗口期内停药。
原标题:《为什么有人60岁看上去像40岁?三甲院长教你一个动作自查是否“衰老”》
栏目主编:樊丽萍
来源:作者:文汇报 唐闻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