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鸣哥。最近盐都区楼王镇朝阳社区的长者食堂,成了不少网友吐槽的焦点——这家今年6月刚关店的食堂,背后藏着的民生难题,比“关门”本身更值得琢磨。
![]()
当初这食堂刚开时其实挺让人期待,“四菜一汤十元”,60岁以上老人还能再享补贴,本是想给农村老人解决吃饭难题。可现实却有点拧巴:农村老人大多过日子节俭,赶集花三五块都舍不得,即便有补贴,掏腰包吃饭还是觉得“不划算”;而真愿意花钱的,又可能觉得食堂饭菜没家里合口味。最后就落了个“能消费的不想来,想来的消费不起”的尴尬。
![]()
要说关店原因,官方提了“资金不足”,这背后其实是财政的两难。继续补贴吧,现在地方财政压力不小,长期扛着不是办法;停了补贴吧,食堂定价一涨,老人更不来了,项目根本撑不下去。结果就是,这类跟着政策建起来的长者食堂,不少撑了一两年就只能关门。
![]()
可关门之后的问题更让人揪心:之前专门腾出来的食堂空间,现在空在哪儿?政府花钱买的厨具、设备,难道就这么闲置落灰?当初建项目是为了服务老人,可热潮一过,真正得到实惠的老人有多少?最后留下的,是浪费的公共资源,和那些依旧需要吃饭照料的老人,这显然和“民生工程”的初衷背道而驰。
![]()
其实网友的吐槽里,也藏着实在的建议:与其花大力气运营一个难持续的“面子项目”,不如把资源往老人真正需要的地方挪挪。比如给困难老人发点米、油、盐这些生活必需品,看着不起眼,却能直接解决他们的日常难处。
真心希望楼王镇的相关部门,能多从老人的实际需求出发,少搞点追求“政绩”的短期工程。民生工作不是做给人看的,能长效解决问题、让老人真正受益,才是最实在的“面子”,大家说对吗?
![]()
来源:网络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