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献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曹操得知孙权攻占了皖城,十分恼怒,打算再次东征孙权,给孙权一点颜色看看,至少也要把晥城夺回来。
但曹操刚撤军一年,如今又逢雨季,将士们出征的心情不高。
但曹操决定要办的事情,是不可能轻易改变主意的。为了堵住众人的嘴,曹操下了一道命令:现在我动员大军,具体进军何处我也不清楚,谁敢反对,格杀勿论(今孤我严,未知所之,有谏者死)。
主簿贾逵见情况不妙,自告奋勇地对同僚说:现在大家都厌战,而丞相下了这样不合时宜的命令,我们不能不出面加以劝阻!
于是,贾逵起草了一份反对的意见给大家看。大家虽不情愿,却因贾逵在旁不断地催促,不得已,大家只得签名。
签了名,然后一起去见曹操。曹操勃然大怒,立即下令速捕了贾逵等人。曹操问罪魁祸首是谁,贾逵昂然回答:是我出的主意!
贾逵也不等曹操命令,自己就很自觉地走到监狱去报到。贾逵虽然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由于他是丞相秘书的特殊身份,狱吏也不怎么为难他,没有给他戴刑具。
监狱的人对贾逵很客气,但贾逵并不买账,他主动要求对自己加大处罚力度。
贾逵给出的说法是,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好,但曹丞相派人来察看,如果让他抓住了把柄,我们就都完了,还不如公事公办,这样对大家都好。
果然,不久之后,曹操就派人来察看虚实。过了两天,曹操渐渐消气。于是,他下令给贾逵官复原职。
贾遙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其他反对派却闻出了危险的气息,他们再也不敢随便发表意见了。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七月,曹操留下儿子曹植驻守邺城,再次东征。
途中,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曹操的重要谋士尚书令荀攸病逝,终年58岁。荀攸虽然是荀彧的侄儿,但比他的这个长辈叔叔大6岁。
荀攸跟随曹操鞍前马后20余年,屡献奇谋。
对曹操而言,他既喜欢擅长战略的荀或,也喜欢擅长战术的荀攸。曹操对荀彧更多的是欣赏,两人无法做朋友。但他对低调的荀攸是全方位的欣赏,是尊重。
除了自己尊重荀攸外,曹丕被立为太子后,曹操还教导曹丕把荀攸当老师一样尊重:荀公达,这是一个可以为人师表的人物,你一定要非常尊重他才行!
一次,荀攸生病,曹丕前去探望,竟独自拜倒在床下,对老前辈的尊敬之情由此可见一斑。
曹操率军进驻合肥不久,西边传来了一个好消息:夏侯渊那边已经平定凉州。而合肥这边,由于孙权防守非常严密,实在无懈可击。
曹操觉得在东线长期耗下去也没有多大的机会,于是他把目光投向了西线。
以前刘备只是在荆州活动,曹操的主要威胁来自东面,现在刘备占领益州后,随时准备出击汉中,因此曹操的威胁来自东西两线,既要遏制东线合肥的孙权,也要准备和西线的刘备作战。
曹操决定抢在刘备之前占领汉中。汉中是进出益州的咽喉,谁占领它,谁就占有先机。
刘备占领益州之后,一定会紧逼汉中的,因此曹操绝不能落于下风。曹操想:刘备一向是自己的手下败将,怎么能让他占先呢?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十二月,曹操率军来到孟津,正式进军汉中。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三月,曹操抵达陈仓,准备自武都进入氐人所居之地。
但是,曹操突然闻报:氐人部落沿途骚扰,妄图阻止大军前进。
![]()
曹操先派张郃、朱灵前去清剿,打败了氐人。此后,夏侯渊率领雍州军队(此时已经没有了凉州)前来与曹操会师,一同南进。
四月,曹操从陈仓出发,来到大散关,然后翻越大散关的崇山峻岭,来到河池。五月间,氐王窦茂有部众一万余人,仗恃地势险要,不肯降服。
曹操派遣张郃、张既等前去征讨,曹军打败氐人,并进行屠杀。解决了氐人部落的骚扰,曹操接下来要和张鲁面对面地交锋了。
东汉顺帝汉安年间(公元126年—公元144年),沛国人张陵(张道陵)于大邑县境鹤鸣山创立了天师道,他的信徒们称他为“天师”。奉其道者,须纳五斗米,时称“五斗米道”。
第二代天师张衡是张道陵的儿子,被称为“系师”。张魯是张陵的孙儿,被大家尊称为“嗣天师”。
当时和张鲁同辈的,还有一位道教著名人物叫张修,他们两个同时在刘焉手下当司马,同时从事宗教活动,又同时被刘焉派去攻打汉中。
在联手拿下汉中后,张魯却找机会杀掉了张修。从此,汉中就是张鲁的天下。于是,张鲁实行政教合一的独特管理。
汉中在张鲁的治理下显得井井有条,而张鲁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刘焉胸怀很宽广,他对五斗米教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而刘璋就无法容忍张鲁的得寸进尺,于是派自己的亲信庞義去三巴地区加强管理。但最终的结果是,双方处于对峙局面,都毫无办法打到对方。
后来,刘璋请来了刘备,却失去了益州;而张鲁仍然从事自己的宗教事业,日子过得非常快活。但是,张鲁的好日子并没有特续多久,七月间,曹操来到阳平关。
曹操来了,再加上益州有个刘备也不是好惹的主,汉中实际上夾在中间,没有外援,张鲁很郁闷。
判明形势后,张鲁打算投降曹操。但张鲁的弟弟张卫却不同意投降。他认为汉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何况他们手下有几万军队呢。
张鲁看弟弟态度坚决,也就同意了。要想保卫汉中,必须守住阳平关,它可是川陕咽喉、汉中门户。
于是,张卫与大将杨昂率领数万人马赶到阳平关,拦山筑起10多里长的石墙,来全力阻挡曹军前进。
曹操一看这阵势,估计要拿下汉中比较悬,但既然来了,总不能空手回去,于是决定进攻!
当初,曹操听了凉州从事及从武都投降过来的人所说的话:“张鲁容易被击败,阳平城外的南、北山相距很远,无法防守。”便相信了。
等他亲自实地观察后,发现不像所听说的那样,因而感叹地说:“别人的揣度,很少能令人满意。”攻打阳平山守军时,山势险峻难登,不能及时攻取,士兵死伤很多,军粮也快用尽。
曹操心情沮丧,便想让军队开拔,切断山道以后撤走,派大将军夏侯惇、将军许褚喊回山上的战士。恰巧,前部军队在夜间迷路,误入张卫下属军营,张卫的士兵大惊溃散。
侍中辛毗、主簿刘晔等人跟在迷路士兵之后,便报告夏侯惇、许褚说:“我军已经占据了敌人的重要据点,敌人已经溃散。”
夏侯惇等人还不信。夏侯惇亲眼目睹后,才回去报告了曹操,继续进兵攻打张卫,张卫等人乘夜逃走。
![]()
好事总是一桩接着一桩。当天夜里,有数千头野糜突然闯进张卫的另一个军营中。恰好这时高祚也率军赶到,乘机拼命击,鼓鸣角造势。
张卫军以为是曹军大举进攻的信号,更是乱作一团。于是,曹操趁势夺取了阳平关。阳平关丢了,汉中已无险可守,于是张鲁又打算投降。
张鲁手下的功曹阎圃说:“现在因为受到曹军压力而被迫投降,一定没有什么功;不如通过杜濩投奔朴胡,一同抗拒曹军,然后再归顺,功一定大。”于是逃奔南山进入巴中。
当时,在巴中居住着一些叫巴族的少数民族,他们的头目分别叫杜濩、朴胡,前者被朝廷封为寶邑候,后者被封为七姓夷王。
在南奔巴中前,张鲁部下要烧毁全部宝物和仓库,张鲁不同意。
张鲁说:“本来我们准备归顺国家,而这样的意愿还没有转达上去。如今离开这里,只是为了躲避大军的锋锐,并没有恶意。宝物仓库,本是国家所有。”
于是,把府库封存好以后,张鲁等人才离去。曹操进入南郑(汉中郡的治所),看到汉中郡的财宝全部安然无恙,不由得感慨万千,对张鲁的作法非常赞赏。
曹操又因为张鲁原本有善意,派人前往安慰晓谕。
九月,巴族首领朴胡、杜護、任约各自率领其部属前来归附。曹操非常大方地封朴胡为巴东太守、杜濩为巴西太守、任约为巴郡太守,三百人都被封为列候。
于是,张鲁不再犹豫。十一月,他带着全家来到南郑,正式表示归顺。曹操亲自出城迎接,还任命张鲁为镇南将军,封闵中侯,食邑1万户。
此外,张鲁的五个儿子也都被封为列侯。曹操还让自己的儿子曹彭祖娶了张鲁的女儿,与张鲁成了亲家。
曾随马超一起起兵反抗曹操的程银、候选等也纷纷前来投降曹操。曹操十分高兴,立即让他们官复原职。
投降的人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马超的部将庞德。庞德一直跟随马腾、马超。后来,马超兵败,庞德跟着他投奔张鲁;马超南下成都后,庞德却没有跟着走,因病留在汉中。这次,庞德也来归顺曹操。
曹操并没有因为庞德是马超的部将而歧视他,相反很重视,立即任他为立义将军,封关内亭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