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题平定伊犁回部全图】
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平定新疆大小和卓叛乱后,乾隆命郎世宁等人绘制得胜图16幅,并配以御制诗1咏、题跋2幅。
其34幅面,交付法国制作铜版。全图详绘乾隆朝平定叛乱。
此为第一部分,收录《平定伊犁受降图》等图、咏其9幅面。
乾隆二十年(1755年)、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政府为平定地处西北边陲的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达瓦齐、阿睦尔撒纳及维吾尔族首领大和卓波罗尼都、小和卓霍集占发动的叛乱,先后进行过数次较大规模的战争,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为此,乾隆皇帝命人用图画的形式再现此次平叛过程中的种种作战、凯旋与庆功的场面,以彰显清军将士们“百死一生,为国宣力”的赫赫战功,这在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画册所作题记里有明确记载。
这套册页又名《乾隆帝平定准部回部战图》或《乾隆帝平定西域得胜图》,共16幅,图名如下:
1.平定伊犁受降;
2.格登鄂拉斫营;
3.鄂垒扎拉图之战;
4.库陇癸之战;
5.和落霍澌之捷;
6.乌什酋长献城降;
7.通古思鲁克之战;
8.黑水围解;
9.呼尔瑞大捷;
10.阿尔楚尔之战;
11.伊西洱库尔淖尔之战;
12.霍斯库鲁克之战;
13.拔达山汗纳款;
14.平定回部献俘;
15.郊劳回部成功诸将士;
16.凯宴成功诸将士。
每幅图上方均有乾隆帝御题的记述争战功绩的诗作,图中对清军的历次战斗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绘,就表现战斗中的紧张、惨烈的氛围和波澜壮阔的气势而言,堪称不可多得的历史纪实绘画。
这应归功于它们的创作者——供职于宫廷里的西洋画家郎世宁、王致诚、艾启蒙和安德义四人。绘制此套组画的底稿过程中,他们采用了欧洲绘画表现战争场面构图手法,在当时实属别开生面,独树一帜。
郎世宁,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士,康熙末年来华传教,雍正时供奉内廷,乾隆年间绘制大量作品,深受乾隆的喜爱。
得到乾隆帝首肯的版画底稿漂洋过海,被送到法国,由雕刻名手勒巴、圣奥本、布勒佛、阿里默、马斯克立业、讷伊、学法等人负责刻版。完成后,原版与印成的铜版画被送回中国。原雕版已经流失海外,现藏德国柏林国立民俗博物馆。
《平定西域战图》册作为200多年前中国与欧洲文化交流的产物,开一时风气之先。其后,又有《平定安南战图》册、《平定台湾战图》册等构图、风格与之相近的纪实铜版画作品陆续问世,但因皆由中国画家和刻工制作,艺术表现和工艺技巧均略逊于此图册。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
![]()
![]()
 ![]()
![]()
 ![]()
![]()
 ![]()
![]()
 ![]()
![]()
 ![]()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