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2025年1月-9月未准入境食品化妆品信息,食品伙伴网统计发现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海关在口岸监管环节检出安全卫生项目不合格并未准入境食品3629批次,较2024年前三季度的3035批次同比增长了19.57%。……(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2025年1月-9月未准入境食品化妆品信息,食品伙伴网统计发现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海关在口岸监管环节检出安全卫生项目不合格并未准入境食品3629批次,较2024年前三季度的3035批次同比增长了19.57%。
按月度分析,2025年8月未准入境食品数量最多,有617批次,3月未准入境食品数量最少,有231批次。具体未准入境食品月度统计情况如下图:
2025年前三季度未准入境食品分别来自阿富汗、阿根廷、阿联酋、阿曼、埃及、爱尔兰、爱沙尼亚、奥地利、澳大利亚、巴基斯坦、巴西、白俄罗斯、百慕大、比利时、冰岛、波多黎各、波兰、玻利维亚、丹麦、德国、俄罗斯、厄瓜多尔、法国、法罗群岛、菲律宾、芬兰、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格陵兰、古巴、哈萨克斯坦、韩国、荷兰、吉尔吉斯斯坦、加拿大、加纳、柬埔寨、捷克、喀麦隆、科特迪瓦、老挝、马来西亚、毛里塔尼亚、美国、蒙古、孟加拉国、秘鲁、缅甸、墨西哥、南非、尼加拉瓜、挪威、葡萄牙、日本、瑞典、瑞士、塞尔维亚、塞内加尔、沙特阿拉伯、斯里兰卡、斯洛伐克、泰国、坦桑尼亚、土耳其、委内瑞拉、乌克兰、乌拉圭、乌兹别克斯坦、西班牙、希腊、新加坡、新西兰、匈牙利、伊拉克、伊朗、以色列、意大利、印度、印度尼西亚、英国、约旦、越南、智利、中国(含港澳台)。其中,来自美国的未准入境数量最多,有583批次;其次,日本有318批次、西班牙有288批次。
2025年前三季度未准入境食品不合格原因主要为标签不合格、货证不符、检出动物疫病、境外食品生产企业注册问题、感官检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未按要求提供证书或合格证明材料、污秽腐败、产品未获准入、保质期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出寄生虫、自主召回、包装不合格、使用未经批准的新食品原料、储存温度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挥发性盐基氮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含有未获准入的动物源成分、产品霉变、农兽药残留超标、食品添加剂使用问题、微生物污染问题、质量指标问题、镉检验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还有部分食品检出溴酸盐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自主退运、总汞检验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左旋肉碱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不符合商业无菌要求、产品超过保质期等其他问题。其中,标签不合格居首位。
2025年前三季度未准入境食品进境口岸涉及北京、成都、大连、福州、拱北、广州、贵阳、哈尔滨、海口、杭州、呼和浩特、黄埔、济南、江门、昆明、满洲里、南昌、南京、南宁、宁波、青岛、厦门、汕头、上海、深圳、沈阳、天津、乌鲁木齐、武汉、湛江、长沙、郑州、重庆。上海、深圳、天津口岸居前三位,分别有999批次、678批次、564批次。
据悉,未准入境的食品均已在口岸退运或销毁。食品伙伴网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选购进口食品时,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进行购买,购买前可要求商家出示进口食品相应的《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并仔细核对外包装中文标签的品名、配料、原产国、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条件、营养成分表、净含量等信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