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的南海,本来风平浪静,却被两声闷响打破了。美军“尼米兹”号航母在短短30分钟内,连摔了两架飞机——先是一架MH-60R“海鹰”直升机坠海,紧接着,一架F/A-18F“超级大黄蜂”起飞时扑进了海里。六名飞行员幸运地都被救起,但事故本身,堪称美军近年来最丢脸的一幕。
![]()
消息一出,美国国内炸锅了。网友纷纷猜测:“是不是遭到电磁攻击了?”还有人脑补:“肯定是中国动了手脚。”甚至在社交平台上,相关话题一度冲上热搜。
但中国军媒回应得很直接——“想多了。”
一、“电磁攻击”?这剧情太离谱
要说美网友脑洞真不小。的确,电磁攻击在理论上可以让飞机雷达失灵、控制系统紊乱,从而坠毁。但问题是,美军可不是开着小皮艇来的——“尼米兹”号是庞大的航母战斗群,几十艘舰艇上布满电子侦察设备,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监测。要真有人在它鼻子底下发动电磁攻击,那不是科幻,而是奇幻。
![]()
再说,中国要真想“动手”,用不着搞这种神秘操作。只需卫星一拍、无人机一绕,美军的一举一动早就在掌握之中。何况中国从未对任何国家使用过攻击性电磁武器,美方若真有证据,早就拿出来大肆渲染了,哪还会只靠网友编故事?
事实上,这两架飞机摔得太“巧”了——同一时间段、同一航母、同一批燃油,这才是关键线索。
二、“燃油问题”浮出水面,老舰出老毛病
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被记者问到时,也给出了答案:“可能是燃料出了问题。”别看这话随口一说,实际上很可能击中了要害。
美军舰载机普遍使用一种叫JP-8的喷气燃料,这种燃料虽然稳定,但对储存环境要求极高,一旦混入水分或杂质,发动机就容易出现推力不稳、熄火等问题。而“尼米兹”号偏偏是全美海军现役最老的航母,服役整整50年,舰内的油料舱、输油管道早已老化。几年前它就爆出过储油舱进水、舱壁腐蚀的事故,当时还被迫返港维修。
![]()
这次远征任务,本来是“尼米兹”的谢幕演出——执行完任务就要退役。可为了展示所谓“印太存在”,美军硬是让它跑到南海来凑热闹。结果老爷车硬上高速,出事几乎是必然。
此外,美军的后勤管理近年来问题频出。曾轰动一时的“胖子伦纳德”军舰腐败案中,军官为了回扣,故意让军舰去特定港口补给,甚至买来掺杂劣油的燃料。美军体系的腐败和混乱,让“燃油问题”并非笑话,而是现实。
三、“南海魔咒”?不,是自作自受
这并不是美军第一次在南海出事。
2017年,“菲兹杰拉德”号驱逐舰撞货船,7人丧生;
同年,“麦凯恩”号又撞油轮,10死5伤;
2021年,“康涅狄格”号核潜艇“撞山”,损毁报废;
2022年,“卡尔·文森”号航母的F-35C坠海,7人受伤。
现在,又轮到“尼米兹”号。
![]()
有人戏称,美军遇到了“南海魔咒”。但实际上,哪里有什么魔咒?这全是美国人自己找的麻烦。
南海离美国本土上万公里,美军硬要派舰机跑来“刷存在感”,搞所谓“航行自由”,动辄逼近他国岛礁海域。高强度的远洋部署,让这些本就老化的舰艇疲于奔命。一次又一次的事故,不是偶然,而是长期霸权思维的必然代价。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早已点明:“美方频繁派舰机在南海炫耀武力,是地区紧张的根源。”这话一点没错。美国打着“自由航行”的旗号,实则破坏和平、制造风险。如今自己摔飞机,也算自食其果。
尾声:摔的不只是飞机,更是信任与威信
“尼米兹”号是美国航母时代的象征,从冷战到中东战争,它陪着美军度过了半个世纪。而今,老舰油尽灯枯,还被拉到南海扮演“主角”,结果却成了笑柄。
更尴尬的是,事故曝光后,美军内部一片混乱——有人说是设备故障,有人指责维护不力,还有人怪气候问题。可没有一个人敢承认,这其实是体系老化、战备过度的必然结果。
![]()
摔掉的,不只是飞机,还有美军长期以来营造的“无敌神话”。
而南海,不是美军炫耀武力的舞台,更不是他们自导自演的秀场。
真正的安全,不靠航母压场,而是靠尊重、合作与和平。
所以,当有人问“是不是电磁攻击”时,中国军媒的一句话最贴切:
——“想多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