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季《向往的生活》险些口碑翻车,十条差评里八条指向黄磊——并非吐槽他厨艺下滑,而是节目新增的戏剧元素,让蘑菇屋变成了黄磊的“个人艺术秀场”。镜头里充斥着他开会排话剧的场景,观众看得昏昏欲睡,直言“这怕是只有黄磊向往的生活”,一边沉浸于艺术创作,一边兼顾节目录制,这般“云端生活”与观众期待的烟火气相去甚远。
就在口碑岌岌可危时,陈赫与谭松韵的到来,直接将节目拉回正轨,甚至凭这一期内容封神,让观众找回了《向往的生活》最初的模样。
一、“玉米赫”归位:笑点与烟火气双丰收
作为六度到访的“蘑菇屋老人”,陈赫自带节目“通关密码”,连黄磊都早早就盘算着“给陈赫留片玉米地”。不知情的陈赫刚到就被安排上“老任务”,一听要掰玉米,瞬间露出生理性抗拒的表情,那股子想逃又逃不掉的模样,成了本季最鲜活的笑点。
为了躲活儿,陈赫用尽浑身解数:进门先夸黄磊瘦了试图“曲线救国”,又以“观众会审美疲劳”为由劝说,甚至讨价还价“掰6个够不够”,却被黄磊一句“400多个工作人员要吃”堵得哑口无言。节目组还特意挂出李诞摘菱角的照片,连李诞都远程配合忽悠,让陈赫半信半疑地捏着腰上的玩偶发愁,被高瀚宇戳穿“在想怎么逃”时的窘迫,更是真实得像极了不想上班的普通人。
最终“认命”的陈赫,掰玉米时熟练又无奈的样子又心疼又好笑,硬生生把农活干成了经典名场面。除了扛下“干活KPI”,他的综艺感更是拉满:前脚给空手而来的高瀚宇分螃蟹,后脚就吐槽对方“没带礼物”;上车就吐槽节目组没问自己想吃啥,转头就乖乖下地干活;聊起上季被宋丹丹“最后一次工作”的说法弄哭,又补刀“结果她后来还去工作了”,一波反转再度让人笑喷。陈赫的到来,彻底打破了前几期的沉闷,让蘑菇屋重新有了热闹的生活气息。
二、“姐妹花”同框:温情里藏着真人心
第四次参与录制的谭松韵,就像回自家一样自然,进门挨个拥抱落座,连张子枫都坦言“看到她完全没想过要介绍”,这份熟稔的松弛感格外动人。而她与张子枫的“姐妹互动”,更成了节目最温暖的底色。
当陈赫在玉米地“受苦”时,谭松韵和张子枫正慢悠悠逛乌镇:看到路人吃烧饼就循着香味找铺子,付钱时互相抢着扫码,找个亭子边吃边聊,完全没有录节目的拘谨,活脱脱一对私下约逛的闺蜜。更难得的是,向来沉默的张子枫,在谭松韵面前彻底敞开心扉——主动说起录制前“宅家不想出门”的迷茫,坦言担心“不会和人沟通”,甚至聊起自己的内耗情绪。谭松韵耐心倾听,顺势分享自己的近况,没有刻意安慰却句句戳中重点,这样真实的交流让观众倍感共鸣。干活时两人互相搭手、哼着小曲,让节目终于有了“让人向往”的温情与人味儿。
结语:慢综艺的密码,从来都是“对的人”
陈赫与谭松韵的加入,印证了慢综艺的生存核心:嘉宾适配度远比流量更重要。他们没有刻意制造看点,却用“想偷懒的真实”和“掏心窝的亲近”,让节目回归了“快乐轻松、烟火气足”的本质,连此前表现平平的黄磊、何炅、张子枫,都被调动起了久违的松弛笑容。
这季节目也用“先跌后升”的口碑证明:观众向往的生活,从不是云端上的艺术秀,而是有人情味的互动、接地气的日常。《向往的生活》若想走得更远,或许该多找些像陈赫、谭松韵这样“懂节目、有默契”的嘉宾,毕竟能让蘑菇屋真正“活”起来的,从来都是这些藏在细节里的真实与温暖。
![]()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