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关于养老金重算补发的消息,在各个退休人员之间传开,养老金重算补发关乎着数百万新退休人员的切身利益,这不仅是简单的技术调整,更是社会保障制度公平的体现。截至2025年10月,全国已有安徽、陕西、辽宁、宁夏、黑龙江等20个省份陆续公布了2025年度养老金计发基数,并启动了养老金重算补发工作。
![]()
养老金重算补发这项政策主要面向2025年1月1日之后新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所以小编为什么说今年退休的受影响呢,是由于养老金计发基数公布的“时间差”,今年从一月退休的退休人员,他们暂时按2024年旧基数预发养老金,如今新的计发基数已经发放,便将根据新基数重新核算并补发差额。
养老金重算补发仅针对特定群体,并非所有退休人员都能享受,只有2025年1月1日之后、在参保地2025年养老金计发基数公布之前已办理完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人员,才属于本次重算补发范围内,在新基数公布后才退休的人员,其养老金从一开始就按新基数足额计发,不在补发范围内,那么如果你在2025年1月1日前已办理退休手续,那么你参与的是另一项政策——2025年基本养老金调整,就与养老金重算补发无关。
![]()
其实养老金重算补发的核心原因在于养老金计发基数公布的时间差,每年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计算,都依赖于一个关键数据——上年度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就是我们常提到的“养老金计发基数”,这一数据的统计、核算与最终公布需要时间,通常要到每年下半年才能完成,这就导致在2025年1月1日之后、本省2025年新计发基数公布之前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在最初核定养老金待遇时,只能暂时使用2024年的旧基数进行预发,当2025年的新基数正式公布后,由于新基数通常高于旧基数,这部分按旧基数预发养老金的人员,其待遇实际上被低估了。
那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具体的计算公式吧,养老金重算补发他的计算主要涉及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两部分,个人账户养老金则不参与重算。具体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补发金额=(新计发基数-旧计发基数)×(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补发月数;过渡性养老金月补发金额=(新计发基数-旧计发基数)×(1+平均缴费指数)÷2×视同缴费年限×过渡系数(通常为1.3%)×补发月数;所以总补发金额=基础养老金月补发金额+过渡性养老金月补发金额。
![]()
那么我们还是来举个例子,才能更清晰的看到今年退休的人员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假设该退休人员2025年1月退休,视同缴费年限为6年,养老保险缴费指数为0.6,工龄为30年,退休所在地为辽宁本溪,这种情况下,他的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都需要重算补发,我们来算一算,按照他退休的时间,到10月,一共需要补发9个月的差额,前不久公布的辽宁2025年(不含沈阳、大连)的养老金计发基数为7346元,要比2024年养老金计发基数7201元,增加了7346-7201=145元,所以该退休人员基础养老金每月补发差额应为:145×(1+0.6)÷2×30×1%×9+145×1×6×1.3%×9=414.99元。
所以今年退休的人员都可以收到重算补发的金额,对于他们来说还是很有影响的,毕竟多一点钱就可以让他们退休后的养老金更多一些,也就意味着退休后的生活有了更多的保障。
养老金重算补发,表面看是对新退休人员养老金的一次性技术性校准,确保其待遇与政策规定完全一致,深层次看,它清晰映射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核心激励导向,那么对于符合条件的2025年新退休人员而言,这不仅是一笔额外的收入,更是制度承诺的兑现,让大家退休生活变得更加安心、更有保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