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在四川省电子学会的指导下,由四川省电子学会先进测试技术专委会主办,航空工业成飞承办的2025年四川省电子学会先进测试技术专委会学术交流会在成都圆满闭幕。
![]()
本次会议以“先进测试技术赋能装备发展”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及行业领军企业的约150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青年科技工作者齐聚一堂,围绕先进试验与测试技术在智能制造、数字孪生、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创新应用与产业协同展开深度交流,共同探讨测试技术如何为高端装备发展注入新动能。会上,航空工业成飞领导刘大炜、四川省电子学会秘书长蒲映桥分别致辞。
会议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先进测试技术发展方向,特别邀请到四位行业顶尖专家作主题报告,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与前沿洞见。
![]()
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教授邓龙江从电磁功能材料与结构研究与测试技术的深度融合出发,阐述了先进电磁功能材料与结构的前沿进展。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曹先彬聚焦航空航天领域,探讨了新型浮空平台在多类型目标特性测试技术中的创新应用。
![]()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戴景民围绕红外辐射测试场景,分析了红外辐射特性测试技术在航空航天等领域中的关键技术突破。
![]()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信息与电子计量科学研究所所长崔孝海以“电磁空间可溯源测量技术”为主题,强调了可溯源测量对目标电磁特性计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四位专家的报告紧扣“装备发展”主线,既有基础研究的深度,又有工程应用的广度,为与会者提供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全方位启发。
![]()
除主题报告外,会议设置了4个分会场,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测试技术”“基础技术”“电磁计算”“智能孪生与感知前沿技术”方向与产业实践,分享了先进测试技术在新型传感器研发、复杂系统动态监测、电磁测试计量、多物理场耦合测试、测试平台数字孪生等场景中的创新案例,并就“产学研用”协同攻关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
现场气氛热烈,思维碰撞不断,为测试技术的跨领域融合与产业落地提供了多元思路。
作为承办单位,航空工业成飞同时也是先进测试领域的重要技术策源地之一,长期深耕装备测试技术研发,其技术积累与工程实践为本次会议的主题聚焦提供了关键支撑,也让学术探讨更具“装备视角”与“落地价值”。
本次会议不仅是技术交流的平台,更是产业协同的纽带。通过汇聚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智慧力量,会议进一步强化了“需求牵引技术、技术驱动产业”的创新生态,为先进测试技术在装备发展中的深度赋能指明了方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