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的娱乐圈没等来新瓜,倒是退圈多年的郑智化凭着一场"机场风波"杀回热搜。这事儿像坐过山车似的,三天之内反转两回,连《经济观察报》都下场发声,直言"郑智化无须道歉",直接把舆论场搅成了一锅沸腾的粥。
![]()
故事得从10月25号说起。郑智化在社交账号上怒气冲冲发文,说自己在深圳机场登机时遭了大罪:升降车和机舱门差着25厘米,轮椅推不上去,司机还"冷眼旁观",逼得他"连滚带爬"才上了飞机,字里行间全是"没人性"的控诉。
这话一出,网友们的同情心瞬间被点燃 —— 毕竟是唱着《水手》的励志偶像,还是行动不便的残障人士,被这么对待也太过分了!深圳机场当晚就赶紧道歉,承诺立马整改。
![]()
本以为是场"服务翻车整改"的常规戏码,结果第二天监控一曝光,剧情直接180度大转弯。视频里哪儿有"连滚带爬"?明明有4名工作人员围着帮忙,地勤小哥推着轮椅,空姐弯腰搀扶,还有人亲手抬他的腿进机舱。
至于那25厘米的高度差,机场也解释了,是为了防止飞机晃动刮碰设备的安全规范,必须留20厘米以上的间距。
这下网友们的情绪彻底反转了。有人翻出郑智化后来的发文,说他吐槽南京机场查金属鞋、上海机场查支架是"刁难",但民航从业者立马科普:这些都是用血换来的安全规矩,不是针对他个人。
图片
![]()
更有人戳破关键:"唱着'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怎么这点不便就喊'没人性'?"一时间,"造谣""耍大牌"的骂声全冲他去了。
就在郑智化被骂到发文道歉,说"连滚带爬"是"一时气愤的遣词",还致谢工作人员的时候,《经济观察报》突然站出来唱反调,一句"郑智化无须道歉"直接把话题拉到新高度。
![]()
报方说得很明白:虽然有操作规范,工作人员也在帮忙,但他遭遇的困境是真的,有权愤怒吐槽。要是盯着他的用词不放,反而让大家忘了残障人士出行难的核心问题。
这话一出来,评论区直接炸了锅。绝大多数网友都觉得这说法太离谱:"夸大其词还不用道歉?那被冤枉的工作人员算啥?"
有人翻出郑智化的道歉文,说他根本没反思,只甩锅"一时气愤",转头还把自己包装成"残障群体代言人",调子起得太高。
![]()
有个博主说得特实在:要是真为残障人士发声,不如写篇各地机场见闻,何苦单怼深圳机场,把积攒的不满全撒在这儿?
其实吵到这儿,大家早就跑偏了。郑智化用词夸张是事实,工作人员按规矩办事也没毛病,但《经济观察报》的话其实点中了要害:没人在乎那20厘米的高度差,真正该关注的是,为啥残障人士登机还得这么费劲?
![]()
红星新闻查过,现在好多机场的轮椅服务得提前预约,全靠工作人员责任心,远不如高铁方便 —— 买票系统直接识别身份,自动分配无障碍车厢,根本不用额外申请。
更讽刺的是,这场骂战还真起了点作用。深圳机场连夜整改,不仅承诺优先给轮椅旅客安排廊桥,还把保障人员从1个加到2个,连带坡度的登机连接装置都拿出来试点了。
![]()
这波操作下来,倒真应了《经济观察报》"推动福祉进步"的说法,只不过代价是工作人员被骂、郑智化人设翻车。
现在郑智化说"交给社会各方讨论",算是把烫手山芋扔了出来。但讨论归讨论,有个理儿得拎清楚:残障人士的出行尊严,从来不是靠"连滚带爬"这种夸张描述博来的,也不是靠骂工作人员骂出来的。
![]()
要是郑智化当初能好好说"登机有落差,希望改进",要是网友别盯着"用词对错"死磕,说不定这事儿早变成无障碍设施升级的正面案例了。
说到底,比起纠结郑智化该不该道歉,不如看看你家楼下的盲道通不通,机场的轮椅服务顺不顺。毕竟这些实实在在的改变,才是真能帮到残障群体的事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