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高愿望觅秋光
岁岁今朝又重阳
当秋风吹散暑热,桂花香染遍山野,
重阳节裹着岁月的醇厚悄然来临。
不仅是登高赏菊的诗意时光,
更是中华孝道文化的温柔延续。
今又重阳
重阳节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人们通过登高、饮菊花酒驱邪避灾,祈求丰收。汉代《西京杂记》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此时重阳已具祈福意味。
CHONG YANG JIE
![]()
农历九月初九,又是一年重阳节。
这个节日,在大多数年轻人的心里,或许不如中秋、端午那般隆重。它安静地待在日历的一角,像一位不善言辞的老人,只是默默地等待着。
但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温柔的提醒:是时候,回头看看那些陪我们长大,如今正缓缓老去的人了。
不知你是否发现,曾经无所不能的父母,开始变得有些“怯生生”。
他们打电话给你的次数变少了,生怕打扰你“忙正事”;他们不再强硬地为你做决定,反而开始征求你的意见,说一句“你看这样行不行”;他们甚至学会了用微信发表情包,笨拙地试图融入你的世界,只为和你有更多共同语言。
他们看我们脸色的样子,像极了我们小时候做错事时的忐忑。
![]()
![]()
![]()
岁月,仿佛完成了一场轮回。它偷走了父母的黑发、挺直的脊背和雷厉风行的脾气,然后,把依赖和牵挂,悄悄塞回了他们手里。
我们总说来日方长,却忘了世事无常。
我们总说“等我有空了就回家”、“等下次放假带你们去旅游”。我们把陪伴父母,放在了人生待办事项列表里一个可以被无限推迟的位置。
可是,时间从来不会为任何人停留。它在母亲的皱纹里,在父亲的白发里,在他们渐渐慢下来的脚步里,无声地流淌。
![]()
古人选在九九重阳登高,或许不只因“辞青”的习俗,更蕴含着一层深意:站得高一些,才能望得更远,也才能看清我们来时的路,和路上那些一直目送着我们的人。
龙应台在《目送》中写道:“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在那个背影还未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之前,多回几次头,用力地挥挥手,或者,干脆跑回去,紧紧抱住他们。
![]()
孝敬,在当下,不在将来。
它不一定是巨额的红包或昂贵的礼物。它可以是你耐心教他们使用新手机时的不厌其烦;是你回家时,陪他们唠唠家常、听听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专注;是你把他们做的菜夸得天花乱坠时,他们脸上藏不住的笑意。
这些微小的、具体的瞬间,才是抵御时间流逝最温暖的力量。
这个重阳节,如果条件允许,请回家吃一顿饭吧。看看父亲是不是又把菜做咸了,听听母亲是不是还有说不完的叮嘱。那种被熟悉的唠叨包围的感觉,就是我们漂泊人生中最坚实的岸。
如果回不去,也请打个电话吧。告诉他们,你一切都好,也听听他们,一切都好。
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这世间最美好的轮回,其核心并非回报,而是珍惜与陪伴。
愿秋风捎去我们的思念与祝福,愿天下父母,身体安康,岁月长安。
CHONG YANG JIE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