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8日,亚马逊的裁员风暴正式拉开帷幕。这家电商与云服务巨头计划砍掉高达3万名公司职员,相当于其企业部门近10%的规模。
![]()
这不是一场普通的“优化调整”,而是史上最大规模的职场地震,比2022年那波27,000人的“行业收缩”还要猛烈。消息从上周五开始在华尔街和硅谷流传,周一(10月27日)多家媒体确认:裁员将从周二(10月28日)启动,波及物流、支付、游戏和云业务等多个部门。
经理们已收到内部备忘录,准备迎接“艰难对话”。与此同时,Meta在10月22日悄无声息地砍掉了AI超级智能实验室(Superintelligence Labs)约600名员工,这家社交帝国的一年内已将未来18个月的AI容量计划上修三次,却仍觉得“不够用”。
如果你是科技行业的软件工程师(SDE)、产品经理或运营专员,这波浪潮很可能已擦过你的肩膀。为什么?因为这次不是简单的经济周期或疫情后遗症,而是AI驱动的产业转型——一场从人力(opex)向算力(capex)的激进再分配。 hyperscalers(超大规模云提供商)如亚马逊AWS、Meta、微软和谷歌,正将创纪录的资金砸向数据中心建设。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数据中心capex已飙升至历史新高,预计全年增长超过30%, hyperscalers的capex支出占其运营现金流的60%。
客户需求火爆:AWS的未完成订单(backlog)达1950亿美元,同比增长25%。但GPU供应跟不上爆炸式增长,公司宁可牺牲工资单,也要抢购芯片,确保AI服务器产能。
另一个层面来说,据统计,很多互联网大厂都减少了初级程序员的招聘但并没有减少资深程序员,说明这些岗位正在被AI所取得。
![]()
但从大模型应用之后,总的用量却呈现下降趋势
![]()
耶鲁的研究更指出,Ai时代,一半人不工作,经济都不会受到影响。
![]()
繁荣背后的萧条:资本的铁律
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济衰退,而是一种“诡异的繁荣性萧条”。公司财报亮眼,股价节节攀升——拿Nvidia来说,尽管2025年其股票仅涨36%,但仍是华尔街宠儿。
Meta和亚马逊的市值仍在万亿级别盘旋,AI叙事让投资者蜂拥而至。可底层员工呢?人心惶惶。亚马逊的绩效评估(perf review)从7月拖到8月中下旬,RTO(返回办公室)政策成了裁员的“完美借口”。AGI(通用人工智能)团队纹丝不动,PXT(人力资源科技)、设备服务和运营岗位成重灾区。
Meta则在AI org之外,还悄然清理了多名总监级“冗员”,逻辑相同:数据中心容量追不上野心。
为什么会这样?
简单说,AI时代的核心瓶颈不是代码或创意,而是算力。过去,互联网公司靠招人堆效率;现在,一台H100 GPU的计算力顶得上成百上千小时的人工调试。管理层面临市场惩罚:如果AWS增速放缓,股价就崩。结果?opex成了“软柿子”——砍掉3万人,就能腾出数十亿美元,换成GPU订单,让财报看起来“AI增速触底反弹”。这不是阴谋,而是资本的铁律:在需求爆炸的时代,资本会毫不留情地惩罚任何不把“人力换算力”路线贯彻到底的企业。
更广义地说,这次转型波及每个人。不是只限于硅谷白领:供应链工人、内容审核员、甚至营销专员,都在AI agent的“一键部署”浪潮中颤抖。大厂内部已成战场:KPI强制各部门AI使用率达标,汇报“学习案例”,目标仅提升20%效率,却耗费海量人力开发工具。
招人预算一砍,留守者压力倍增。世界经济论坛预测,AI将在未来三年消灭8000万至8500万个岗位,但同时创造1.7亿个新机会——但那些新岗位,需要的不是“码农”,而是懂AI架构的稀缺人才。
无能为力的现实:转型的漩涡
面对这股洪流,你几乎无能为力。
个人技能迭代?有用,但杯水车薪——AI提效已从“辅助”变“取代”。跳槽?大厂间互换,裁员潮一波接一波。政策干预?政府忙着补贴芯片。甚至宏观经济:美联储降息周期下,AI capex仍是唯一增长引擎,hyperscalers的支出正拖累自由现金流增长,却换来估值泡沫。
这不是宿命论,是现实。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时,渗透率达43%-52%就崩盘;如今,大厂genAI日常用户从50%冲向90%,但行业整体采用率却不足10%。增速保障期还有几年,最猛阶段是10%到50%的跃迁,那时候我们所有的行业都会受到AI的冲击。
届时,如果token需求增速放缓(哪怕不是崩盘),VC和 hyperscalers的砍单会如多米诺骨牌,传导速度远超半导体投产周期。
唯一的对冲:买点它的股票
既然无力逆转,不如押注赢家。每一个打工人,都该考虑买入Nvidia或AMD或AI产业链的股票,作为“被GPU挤出价值链”的风险对冲。2025年,AMD已成黑马:年迄今涨幅93%,远超Nvidia的36%。
OpenAI开始多元化芯片采购,AMD的MI300X正蚕食市场份额。
这不是赌博,而是理性配置:你的工资可能被capex蚕食,但半导体股的红利,能部分弥补。别all in——分散到AI基础设施ETF,或学点边缘计算技能。但至少,持股能让你从“受害者”变“旁观者”,甚至小赚一笔。
当然,风险犹在:峰值AI支出增长已过,经济影响有限。
但相比被动等待裁员通知,行动起来总好。
凯恩斯说过,市场能保持错误的时间比你资金长——在AI时代,这“错误”或许就是下一个万亿机会。
这次转型如潮水,淹没旧世界,也孕育新大陆。保持警惕,迭代不止。谁知道呢?也许下一个泡沫,不会那么惨烈,因为我们已有警醒:信息充足,怀疑论者遍地。
发声不易,感谢点赞➕转发。
早七点准时发文
大家好,我是江南君,一个路见不平一声吼的老boy。
做过监理,行政,金融,设计,干过培训,超市,餐饮,投资,外贸……
喜欢写点文字,思考点人生,管管闲事。
多年后,当后人问我对社会做了哪些贡献时,我会自豪地说,面对事实,我做了诚实的记录和评论。
为防失联,加好友(67932342)
10万+文章
【社会】
【社会】
【社会】
【社会】
【社会】
【社会】
【时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