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残特奥会即将拉开帷幕,广州交通保障如何做到“零延误”?10月27日,南都记者跟随“全运年·看广州”主题采访团,走进广州赛区交通保障指挥中心、广州南站、地铁站、公交站等交通保障点位,深入了解交通黑科技和安心举措。
规划“大小”交通流线
智慧平台“全程可视、一键调度”
走进十五运会广州赛区交通保障指挥中心(以下简称“交通中心”),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实时显示各大交通枢纽的交通保障班次和运送人次情况,以及30个比赛场馆和23家接待酒店的位置信息。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交通运输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郑灿涛透露,这套全运会交通指挥调度系统实现了“车流可视、风险可判、调度可及”,为赛事交通安上了“智慧脑”,更为赛事保障铸就“防护盾”。
南都记者了解到,针对“一场三站”、接待酒店、场馆等保障点位,交通中心规划了赛事保障“大流线”,涉及213条线路,约1300公里。同时,详细规划了30个场馆、23个酒店内部交通组织“小流线”。基于调度系统,能实时看到道路状况,可确保重点涉赛场所交通保障安全顺畅。
郑灿涛表示,交通中心会还在围绕枢纽站场、驻点酒店群、开幕式场馆、主媒体中心等场所开展自动驾驶示范应用,应用场景涵盖出行、环卫、车路协同应用等,其中自动驾驶小巴线路5条,自动驾驶出行线路11条。
“软硬件”设施同步升级
实现无障碍出行闭环
为保障残特奥会运动员及特殊需求旅客顺畅出行,广州交通系统已完成全方位无障碍服务升级。记者从交通运输服务中心获悉,目前该中心已组织改造70台无障碍公交车,筹措了70台无障碍小车,完成了“一场三站”无障碍上落客平台、绿色通道及盲道等基础设施改造。
广州南站客运一车间党总支书记曾泳贤表示,广州南站设置无障碍电梯47台、无障碍厕所17个、无障碍售票窗口1个、无障碍服务区5个,其中,无障碍电梯新增盲文,无障碍卫生间新增无线求助报警系统,充分保障重点旅客有便捷出行。此外,在各实名制验证区域、安检口、检票口均设置有爱心通道,并调整靠近检票口的座椅作为爱心专座使用,进一步提升重点旅客出行体验。
此外,针对运动员、技术官员等重点人群,交通中心将会同广州公交集团提供从抵达广州、到参加训练、会议及比赛、直至离开广州的全程交通服务保障。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交通运输服务中心车辆运行调度处温杰尧介绍,“我们在‘一场三站’等50个调度点位均配置了现场调度员,实现‘首班车至末班车”的全时段响应。”
开幕式当天
地铁“远端安检、专线输送”
为应对赛事期间的大客流,曾泳贤表示,赛事期间,广州南站会精准加开往返深圳、香港、珠海、长沙等省内外方向的列车,进一步提升运能,满足各地区旅客观看赛事的需求。
广州地铁线网管控中心副总经理张剑透露,在开幕式等关键节点,广州地铁将采取“远端安检、专线输送”的组织方式,通过二十一号线将远端安检点的工作人员及观众精准运至场馆站,散场时则启动“原路返回+四号线协助疏散”的应急预案,该方案已在9月中旬完成内部演练。值得注意的是,包括黄村站在内的4个开幕式重点站和14个场馆站,均按照“一站一策”原则制定了客运组织方案,并通过高峰期加密行车间隔、加开备用列车等措施确保运力充足。
在提升出行体验方面,广州地铁已完成覆盖104座车站的9项设施升级,包括烈士陵园等6个场馆车站的维修整饰、体育西路等23座车站的站台改造,以及76座车站的飞顶翻新等工作,为市民营造更舒适、便捷的乘车环境。
据悉,广州地铁还推出了5列主题列车、4个主题车站和10个倒计时打卡点。在线网范围内,6000张宣传海报、320个广告灯箱和3.9万块电子屏共同构筑起立体宣传网络,让市民在出行中随时感受“全民全运”的浓厚氛围。
穿梭在广州街头的全运主题巴士同样成为一道风景线。广州公交集团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交通服务保障专班成员王至柔向记者介绍,集团打造了7台主题巴士、1艘主题船和22个主题站台,全方位营造“流动”的全运氛围,吸引市民游客来打卡。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李竹 实习生 林卓仪 受访者供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