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月的安阳,那太阳跟化了的铜水一样浇在漳河故道上,曹操高陵那个土堆前面,队伍却排了二百多米长,有人拎着个塑料袋,里头整整齐齐码着六盒布洛芬缓释胶囊,有人抱着拿丝带捆好的暖宝宝,那样子就像抱着一束不该这时候出现的玫瑰,还有人干脆把一整箱的藿香正气水堆在陵墓前头,好像要给1800年前那位枭雄搭个临时的药柜子,保安老张从来没见过这架势,一边擦汗一边自己叨咕,“这比清明上坟还热闹”。
![]()
这股被年轻人叫作“扫墓潮”的风,一开始就是小红书上一条不怎么起眼的笔记,一个叫“阿瞒的止痛药”的博主发了张照片,曹操墓的台阶上,就那么孤零零地躺着一盒拆开的布洛芬,配的字是“丞相,偏头痛别再硬扛了”,谁也想不到这条笔记三个钟头就冲上了热搜,三十万个赞,评论区里挤满了“替阿瞒疼”、“想给诸葛亮寄呼吸机”这样的网名,
![]()
第二天,安阳本地的出租车司机老赵就拉到了头一单“曹操墓送药”的客人,是三个穿汉服的姑娘,在后备箱里塞了满满两大箱芬必得,说是“怕丞相排队领不到号”,翻开那本《三国志·武帝纪》,曹操确实被“头风”这毛病折磨了大半辈子,建安十三年赤壁打仗的时候,他站在长江北岸的楼船上,突然就“目眩不能视”,史书上就轻飘飘记了四个字,可没人写他是不是也跟普通人一样疼得抱头缩成一团
![]()
现在,那些药盒子上的塑料膜被墓园的风吹得哗啦哗啦响,就好像替史书补上了那声没能写进竹简里的呻吟,一个穿洛丽塔裙子的姑娘蹲下来,把胶囊一粒一粒摆成北斗七星的样子,旁边还插了张手写的卡片,“七星止痛阵,专为曹丞相”。
![]()
真正让这场“时空会诊”闹得更大的,是抖音上那条点赞上百万的剪辑视频,一个UP主把《军师联盟》里曹操捂着头的片段,和现在人往墓前放药的画面剪到一块,配上周杰伦《兰亭序》的音乐,弹幕一下子就把屏幕给淹了,全是“丞相,布洛芬不伤胃”、“如果华佗有医保就好了”,有个历史系的研究生在评论区贴出来《博物志》里“魏武服习啖野葛”的记载,说曹操当年是用野葛来止痛,结果慢性中毒了,底下立刻就有人回,
![]()
“懂了,明天带葛根汤去”,安阳文物局在第三天贴了个紧急公告,说不让放药品、食品这些容易污染的东西,可没人愿意走,陵园的柏树底下,有人开始自己讲起了历史,说曹操在宛城打仗丢了大儿子曹昂之后,曾经“头风大发,昼夜不寐”,在邺城修铜雀台的时候,他让陈琳写下“骋哉日月逝,年命将西倾”,那字里行间都像是偏头痛发作时哼哼出来的,讲的人嗓子都哑了,听的人眼眶红红地把最后一盒对乙酰氨基酚塞进石头的缝里,好像这样就能堵住历史里那些没能治好的疼。
![]()
最逗的一幕发生在第四天傍晚,一个穿白大褂的男的突然挤进人群,说自己是三甲医院疼痛科的医生,当场就开起了“义诊”,他指着那些药盒子对围观的年轻人说,“曹操的偏头痛可能是丛集性头痛,布洛芬其实治标不治本,应该上曲普坦类的”,话还没说完,旁边卖煎饼的大叔插了句嘴,“那不得穿越回去给他做个CT?”,人群里一下子就笑开了,笑声把柏树上的乌鸦都惊飞了,翅膀划过墓碑的时候带下来一点点沙土,
![]()
就像1800年前官渡战场上扬起来的灰尘,这股热潮里也不是没别的声音,有博主发文章说《给死人送药,是共情还是流量狂欢》,说有些药品包装被雨水泡了可能会污染土,可更多的人在用行动回答,第五天开始,墓园门口出现了贴着“药品回收箱”的塑料桶,志愿者会把没拆封的药转送给安阳市儿童医院的小孩,有个家长在网上晒图,“孩子说,这是曹操爷爷给他的儿童节礼物”。
![]()
等到“给秦始皇送降压药”的表情包开始刷屏的时候,曹操墓前的药堆已经变成了一座流动的纪念碑,最中间的位置,不知道谁放了一本手抄的《蒿里行》,纸页用塑封袋仔仔细细地包好了,旁边压着两粒布洛芬,那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下面,有人用黑色的马克笔写了一行小字,“丞相,这次我们替天下苍生疼”,天快黑的时候
![]()
陵园的广播突然放起了《短歌行》,在电子合成的编钟声里,有个姑娘小声跟着哼“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声音有点哽咽却很温柔,像是在给一个病了很久的长辈唱摇篮曲,历史学者张明立在朋友圈里写,“我们不是在祭奠一个枭雄,是在拥抱所有未被治愈的痛”,他提到《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曹瞒传》里的一个细节,曹操临死前,把多余的香分给夫人们,嘱咐她们“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张明立说,也许1800年前那个深夜,快不行的魏王也曾盼望过能有什么东西来止痛,只不过那时候没有布洛芬,只有冰冷的铜雀台和更冷的渭水。
![]()
第七天,安阳下起了大暴雨,管理员老周在监控里看见,雨里头还是有零零星星的人影,一个穿雨衣的男生蹲在最角落的墓碑前,把最后一盒药塞进塑料袋里,再用块石头压住,他站起来的时候对着墓碑的方向,像跟老朋友告别一样摆了摆手,
![]()
第二天一早,雨停了天也晴了,陵园的石阶被冲得干干净净,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只有那个被雨水泡皱了的布洛芬纸盒子,在早上的太阳光里露出褪了色的“缓释止痛”四个字,像历史特意留下来的水印,提醒着在某个瞬间,现代和古代曾经在这里悄悄地握了次手。
参考资料:
1.《三国志·武帝纪》及裴松之注引《曹瞒传》
2.观察者网风闻社区《曹操墓前堆满布洛芬?1800年后网友的“止痛”关怀太破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