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衢州日报)
转自:衢州日报
本报讯 (记者 毛瑜琼 通讯员 姜怡郡) 近日,温州银行常山小微企业专营支行在日常服务中成功识别了一起利用未成年人银行卡进行非法资金转移的风险事件,为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提供了有力线索,切实守护了未成年人的金融安全。
当日,一位未成年客户来到温州银行常山小微企业专营支行柜面,要求将其银行卡内900元钱取出。银行服务经理在按规程办理业务过程中,发现客户的卡片交易流水存在明显异常:其卡片实际使用情况与开户时描述的“代发工资”用途严重不符,无任何工资款项转入,反而是多笔小额试探交易以及短时间内多笔非同名账户资金转入。这一异常情况立即引起了银行服务经理的警觉。
该经理随即与客户进行了沟通。客户坦陈缘由,表示是他朋友找他帮忙,要求他点击分享链接,以获取电费户号,再通过微信支付为他人代缴电费,然后他人会将等额资金返还至其银行卡,通过此种方式可以“刷流水”。客户抱着“在朋友面前有面子”的单纯想法,轻信了这番说辞,却未意识到其行为背后潜藏的巨大风险。该经理当即判断,此操作模式与典型的“代充电费/话费洗钱”套路高度吻合。犯罪分子常利用未成年人社会经验不足、法律意识淡薄的特点,以“刷流水”“赚佣金”等名义诱骗其出借或代操作银行账户,实则进行非法资金转移。
考虑到客户为未成年人,银行服务经理一边温和安抚其情绪,一边向他普及了当前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法、出租出借出售银行账户的危害以及参与洗钱活动所需承担的法律后果,帮助其建立风险防范意识。在服务经理的耐心劝导下,客户逐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主动向服务经理展示了其代缴电费的户号来源、操作记录等关键线索。
秉承着对客户负责、对社会尽责的原则,温州银行常山小微企业专营支行第一时间将掌握的线索整理上报至市反诈中心,为后续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支持。下一步,温州银行常山小微企业专营支行将持续加强厅堂反诈宣传,重点关注青少年群体,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