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南理工大学现代食品工程研究中心孙大文院士团队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发表题为“Self-Rehydrating and Highly Entangled Hydrogel for Sustainable Daytime Passive Cooling”研究性论文(DOI:10.1016/j.cej.2023.147795),华南理工大学孙大文院士为本文唯一通讯作者,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徐亮为第一作者。
![]()
基于日间辐射制冷和蒸发制冷耦合效应的日间被动制冷技术可实现在太阳辐射下零能耗零排放的高效制冷,有望减少对传统机械压缩制冷的依赖,从而减轻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蒸发制冷过程需要消耗水分,结合吸湿剂可以让日间辐射/蒸发制冷器在夜间高湿环境中收集水分,实现水分补充,以确保白天蒸发制冷的进行。然而,日间被动制冷与夜间补水之间的关系机制尚不清楚。此外,水凝胶作为日间辐射/蒸发制冷器,其较差的机械性能限制了实际应用。因此,本文旨在通过调控聚丙烯酰胺链浓度制备了具有高度缠结结构的水凝胶,利用二氧化锆(ZrO2)粒子作为光谱调节剂,并加入了溴化锂(LiBr)作为吸湿剂。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空白组,高度缠结水凝胶的拉伸应力提高了18倍,压缩应力提高了9倍,表现出坚韧且有弹性。另外,水凝胶的太阳反射率为0.90,大气窗口发射率为0.88,实现了日间辐射制冷。此外,持续3天室外实验证明了水凝胶可实现日间蒸发制冷和夜间补水的循环,从而实现可持续的日间被动式制冷。为此,希望本研究推动可持续日间被动制冷技术研究的发展。
![]()
图1. 高度缠结水凝胶通过将白天制冷与夜间补水相适配实现可持续的日间被动制冷的示意图。
![]()
图2. 高度缠结水凝胶的机械特性表征。
![]()
图3. 持续三天的室外实验。
作者简介
![]()
孙大文(Da-Wen Sun),男,广东省潮州人,欧洲历史上唯一的华侨华人 “六院院士” ,中国致公党第十四/十五届中央委员,中国侨联特聘专家,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特邀海外列席代表和海外列席组召集人(2012)。欧洲科学院(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院士,爱尔兰皇家科学院(Royal Irish Academy)院士,波兰科学院(Polska Akademia Nauk)外籍院士,国际食品科学院(IAFoST)院士,国际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科学院(iAABE)院士,国际制冷科学院院士。施普林格国际著名期刊《食品与生物加工技术》(Food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创刊者和主编(2008年创刊即为SCI收录,第二年进入SCI一区, 影响因子=5.8)、泰勒弗朗西斯集团《现代食品工程》 (Contemporary Food Engineering) 系列丛书创始主编、国际农业工程委员会(CIGR)主席(2013-2014)和荣誉主席、国际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科学院(iAABE)创院院长。现任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导,现代食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农产品智能冷链物流装备工程实验室主任、广东省冷链食品智能感知与过程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现代食品工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主任、广东省食品智能质控与过程技术装备国际暨港澳台合作创新平台主任、广东省现代农业(农产品无损检测及精深加工)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广东省农产品品质智能感知与精准控制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主任、广东省农产品保鲜物流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广州市农产品智能感知与品质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UCD)食品和生物系统工程终身教授。
荣获国际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委员会(CIGR)杰出奖,英国皇家机械工程师学会“食品工程师年度人物”,凤凰卫视“影响世界华人大奖”,国际食品保护协会“冷冻食品基金会冷冻研究奖”,国际工程与食品协会终身成就奖,“CIGR荣誉主席”等多项国际大奖, 2015年至2023年连续九年荣获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称号, 并位居美国斯坦福大学 “全球前2%科学家”排名中国食品科学与工程入选的三百多位学者名单的第一位。
在世界著名杂志和国际会议上共发表了1000多篇论文,其中,以通讯作者发表并被SCI收录的期刊论文超过700篇,出版专著17部,Web of Science统计的学术h指数为119,SCOPUS统计的学术h指数为129,Google Scholar 统计的学术h指数为152。特别是在高光谱成像、计算机视觉、真空冷却、超声波辅助冷冻和CFD模拟等方面的论文已经成为其他研究者的经典参考文献。71篇论文入选ESI农学“高被引论文”,全球排名第一位(2020.01)。
2011年底起回到华南理工大学工作以来,迄今为止(2023年07月)在Web of Science网站上可以检索到的文章中,共有342篇是以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作为第一作者单位的论文,其中高被引论文50篇,JCR一区论文285篇,影响因子大于6的131篇。高被引论文数占华南理工大学全校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比例分别为11%和70%。其中2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为华南理工大学唯一入选的两篇论文。
主持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专项,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东西部合作重大项目,广东省科技厅,农业农村厅,教育厅等科技计划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企业合作项目等四十多项。授权中国发明专利77件,美英日等发明专利10件,申请国际PCT专利9项。2019年至2022年连续四年每年培养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人。荣获2014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二),2016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2016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排名第一), 2018年度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二),2018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一),2020年度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三)。
https://doi.org/10.1016/j.cej.2023.147795
相关进展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可能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联系邮箱:chem@chemshow.cn




微信号 : Chem-MSE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化学化工、材料科学与工程及生物医学工程等产学研方面的稿件至chem@chemshow.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化学与材料科学会及时选用推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