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复之日,本该是民族记忆里最高昂的乐章,但在海峡对岸的台湾,这一天却被彻底改写了旋律,大陆方面举行了前所未有的盛大纪念活动,而台湾岛内,同一时间却被另一种声音完全占据,那是亚洲最大规模的“同志”游行,粉红旗帜与喧嚣鼓点,成功地将历史的庄严,降格成了一场娱乐至死的狂欢,这巨大的反差,令旁观者都忍不住侧目,那份对历史的轻慢与置换,简直是赤裸裸的讽刺,
![]()
这种荒诞剧的幕后,是政治力量对集体记忆的精细手术,他们用当代最时髦、最能引爆眼球的议题,来覆盖先辈们用血肉铸就的抗争史,试图用“个人选择”的喧哗,去替换“民族存亡”的宏大叙事,这是在对历史进行“瘦身”,也是对先烈精神的一种变相献祭,这种操作,究竟是为了所谓的“多元”,还是为了彻底拔除台湾与大陆之间那根最坚实的“历史之锚”呢,
在这场集体失忆的洪流中,有一位逆行者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台湾大学哲学系的教授苑举正,在岛内对历史话题普遍噤声的高压下,他不仅来了,而且不止一次,九三他来了,光复日他也来了,他以一个知识分子最“知行合一”的方式,向那片遗忘的土地投下了一枚清醒的石子,他的出现,瞬间拉高了整场纪念活动的精神海拔,
要知道,在那个充满“绿色恐怖”的氛围里,对历史真相的捍卫,是要付出真金白银和自由的,退役中将高安国,就因为触碰了所谓的“国安法”,被判处了七年半的监禁,七年半,这是公开表达历史立场所需要的“沉默成本”,当你的“哲学站立”被明码标价时,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低头,而苑举正,偏偏选择了逆风而行,他的勇气,值得我们深思,
苑教授的底气,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根植于他家族的“清白家谱”,他的父亲是山东人,早年曾任县长,更组织过抗日游击队,与我们解放军的陈光将军和杨勇将军都有过并肩作战的经历,甚至打出了梁山大捷,这份横跨国共两党的抗日功勋,让苑家拥有了无法被任何人玷污的“历史正统性”,他站在任何立场,都问心无愧,
![]()
不仅如此,苑举正的外公吕魁文,是黄埔三期的高材生,曾留学莫斯科中山大学,是北伐军的将领,最终在1944年率部死守许昌,壮烈殉国,这样的家世背景,赋予了苑举正一种天然的“历史责任感”,他不是一个简单的政治人物,他是一个“历史契约”的履行者,他的行动,是为了告慰那些为台湾光复而献出生命的先辈们,
要理解光复日的份量,我们必须回顾那场跨越半个世纪的抗战史,正如当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所言,抗日不是从民国二十六年开始的,而是从光绪二十一年,清廷将台湾割让给日本的那一刻开始的,那一年,林森在台湾参加了抗日军,他称自己这场战争打了整整四十五年,
林森在1943年与世长辞,遗憾地错过了两年后的光复盛典,他未圆的梦,成了所有中国人的集体悲情,1945年10月25日,台湾终于结束了长达五十年的日据统治,正式回归中国,那一天,苑举正的父亲就在台北市议会门口,高举着“还我河山”的标语,数十年的压抑与等待,在那一刻得到了彻底的释放,那份狂喜,是今天任何喧嚣都无法比拟的,
![]()
这份来之不易的狂喜,却在近二十年来,被岛内的政治势力一步步地消解与扭曲,从2005年陈水扁开始,他们就以所谓的“政治迫害”为借口,强行将“光复”与“国民党统治”捆绑,试图让台湾民众对光复本身产生厌恶与排斥,这种“硬攀扯”,无非是为了“去中国化”的历史铺路,
随后,民进党更进一步,提出10月25日只是“中华民国接收台湾日”,刻意抹去抗日战争的胜利意义,把民族的解放,淡化成了一场行政交接,这简直是篡改历史的教科书式操作,他们用这种方式,切割了台湾与大陆共同反抗日本侵略者的血缘纽带,
到了今天,这种篡改手法更是达到了“更上一层楼”的荒谬程度,赖清德当局竟然将“光复日”置换成了“古宁头大捷纪念日”,大肆宣传解放战争中的金门战役,用一场内战的胜利,来狙击和覆盖民族的抗战史,我们不禁要问,金门岛又没有被日本殖民过,用内战来模糊抗战,其心可诛,
![]()
在这种“历史拼图”被肆意打乱、重组的环境下,苑举正的每一次发声,都显得格外珍贵和沉重,他从小在眷村长大,一句闽南话也不会说,他自认自己是山东人,他拒绝被任何地方性的标签所定义,他的身份是清白的,他的行动是“知行合一”的,
他知道,当他站在大陆的纪念活动现场时,他并非孤立无援,他是林森那一代人对历史契约的延续,他是对父亲“还我河山”誓言的忠诚履行,他所做的,是哲学家对“真”的终极捍卫,他对抗的,是整个岛屿对“遗忘”的恐惧和屈从,
![]()
如果历史被彻底篡改,如果台湾的下一代年轻人只知道那些粉红色的喧嚣,而不知道那场打了四十五年的抗战,他们将失去的不仅仅是历史知识,他们失去的是成为一个完整中国人的资格,失去的是民族尊严与认同的根基,
![]()
苑举正的逆行,并非仅仅是表达政治立场,更是一次对民族脊梁的庄严定义,在那个充满高压、沉默成本极高的地方,他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身份,向所有人展示了,即便身处历史的精神病房,依然有人敢于为真相站立,他的存在,是对那些试图抹杀光复日意义的政治力量,最有力、最干净的回击,他证明了,历史的真相,永远无法被廉价的娱乐所取代,
![]()
我们应该看到,他的每一次发声,都是在为那份被遗忘的、跨越百年的抗战契约,进行最大限度的救赎,这种孤勇,才是当代知识分子最应该具备的风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