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2日,河南良承(南阳)律师事务所罗主任带领4名执业律师走进南阳师范学院,与该校法制办及法学院联合举办“大学生网络言行之法律责任”主题讲座暨普法宣传活动。现场百余名师生积极参与互动,气氛热烈。
![]()
活动伊始,罗主任以“大家是否知道,转发未经核实的网络言论可能构成侵权?”这一问题引发学生共鸣。随后,他结合近期某高校学生因在社交平台发布不当评论被起诉的典型案例,深入剖析网络言行背后的法律风险,指出从《民法典》的名誉权保护到《刑法》中的寻衅滋事罪,每一条法律规范都为网络言行划定了不可逾越的红线。
![]()
在实务分享环节,张律师聚焦证据收集的核心要点,强调“民商事案件中,聊天记录需完整保存原始载体,截图的效力远不及原件”,并阐释了实务中“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的证据三性审查标准。他还对比课堂知识与实务差异,指出“教材侧重理论逻辑,而实务中一份模糊的电子证据就可能改变案件走向”,建议学生多参与模拟法庭,积累实战经验。
![]()
青年律师白律师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分享了从校园走向法庭的蜕变过程。他表示:“初入行时面对庭审曾感到手足无措,正是大学期间的法律文书写作训练为我打下基础。”他进一步为学生提出四年规划建议:低年级应筑牢民法、刑法基础,高年级争取考取法律职业资格证,同时可通过公益普法活动提升实务能力。
![]()
在职业伦理探讨中,罗主任引用“忠诚与正义”的执业核心精神,指出律师既要坚守当事人利益至上的忠诚义务,也要以法律为底线维护社会正义,二者通过程序公正实现平衡。他以故意杀人案中的证据处理为例,详细解析了职业伦理在实践中的边界。
![]()
讲座结束后,普法宣传与咨询活动在逸夫楼西广场展开。五位律师与大学生面对面交流,针对日常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法律困惑进行解答。南阳师范学院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的志愿者通过法律知识展板展示、普法手册发放等形式,进一步向同学们普及法律知识。互动环节中,师生围绕“朋友圈言论责任”“网络侵权举证”等现实问题踊跃提问,律师团队结合实务经验逐一作出专业回应,现场交流气氛热烈且富有针对性。
![]()
南阳师范学院法学院党委书记黄书记在总结中表示:“此次讲座有效搭建起法学理论与司法实务之间的沟通桥梁,为学生深化法律认知、树立科学法治思维提供了有力支撑。”
![]()
此次“讲座+普法活动”的联动形式是良承律所公益普法的重要举措。河南良承(南阳)律师事务所表示,将持续开展校园普法工作,为提升青年法治素养注入专业力量。
来源:河南良承(南阳)律师事务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