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不易。如果您对本人的作品感兴趣,欢迎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按钮,您的鼓励和支持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
许多到张家口的人,都要到市区北端的大境门看看,和城门上“大好河山”4个大字合影留念。大境门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门”,曾经历了多少兴衰更替。1945年8月23日,八路军部队从大境门进入张家口。饱经战争创伤的古城热土,迎来了一面印着镰刀和斧头的红旗。
![]()
目标张家口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百万苏军进攻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日军虽已投降,但国民党军队远在西南,而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坚持抗战多年,迅速向沦陷区推进,填补控制空白。
夺控张家口成为八路军的首要目标。张家口是1939年9月成立的日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的“首都”,连接华北、东北、蒙古的交通枢纽,平绥铁路(今京包铁路)要冲,是日本控制华北、内蒙古的军事政治中心。该地囤积大量日军物资,是晋察冀根据地的门户,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虽然此时日军已投降,但蒋介石命令其“维持秩序”,拒绝向八路军交出武器,企图等待国民党接收。
参加张家口收复战的是八路军部队,由司令员兼政委聂荣臻率领的晋察冀军区主力部队,包括:郭天民、刘道生指挥冀察军区的察北骑兵支队、第12军分区部队,以及冀热辽军区配合行动。
而在张家口负隅顽抗的日伪军主要为:驻防日军为独立混成第2旅团(旅团长渡边渡),约1万余人;还有战斗力相对较弱的伪蒙疆政府军约2万人。
![]()
切断退路,孤立张家口
8月15日,苏蒙联军在东线策应,进攻张北(张家口以北),击溃日军守备队,牵制日军主力。
冀察军区部队分三路进逼张家口:北线:攻占张北,与苏军会师,切断日军北逃通道。东线:占领沙岭子、宣化,封锁平绥铁路。西南线:攻克万全、怀安,堵截大同方向援军。
至8月20日,张家口陷入三面包围,仅剩南面山区可退。
强攻城区
八路军派代表要求日军投降,但日军以“未接到向八路军移交命令”为由拒绝,并加固工事。
8月21日,八路军主力从东、西两面猛攻市区。
东路军攻占榆林机场、火车站,控制交通枢纽。
西路军突破大境门防线,攻入市中心。
8月22日:巷战激战。八路军利用对地形的熟悉,分割包围日军据点。多数伪军溃散或投降,日军陷入孤立。
8月23日凌晨,残余日军弃城南逃至北平方向。八路军完全控制张家口。
张家口收复战从总攻到占领仅3天,共毙伤俘日伪军2000余人(含日军约600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粮食及军工厂设备。收复张家口及周边7座县城,解放人口近百万。
![]()
结语
收复张家口,是八路军首次收复省会级大城市,打破“游击军不能攻城”的论调,极大鼓舞全国抗战信心。毛主席说:“夺取张家口为中国人民争了口气,证明我们不仅能打游击战,也能打攻坚战。”
晋察冀边区首府迁至张家口,使其成为解放战争初期中共在华北的核心堡垒。八路军接收日军遗留的军火库、铁路工厂、发电厂等,为后续战争提供重要补给。
张家口成为中共培养城市管理干部的“试验田”,为接管大城市积累经验。1946年国民党发动内战后进攻张家口,但1948年平津战役中解放军再次收复该城。
八路军收复张家口(时称“张家口特别市”)的战斗发生在1945年8月,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末期一次具有重大战略和政治意义的战役。这场战斗标志着八路军首次成功收复省会级别的日占大城市,也是华北地区反攻作战的关键胜利之一。
这场战斗是八路军从长期游击战向大兵团运动战转变的重要里程碑,展现了中共军队在战略机遇期的果断行动力,也为后续解放华北奠定了坚实基础。张家口的收复,成为抗日战争胜利乐章中一个铿锵的音符。
![]()
本文系作者自己收集、整理创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