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于10月26日宣布,已成功对“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进行最后一次试验。此举发生在俄罗斯与乌克兰冲突持续,且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新一轮和平峰会存在不确定性的背景下。
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该导弹是“其他国家尚未具备的独特武器”,并提及其“射程无限”。他同时下令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以便将该武器列装俄罗斯武装部队”。
“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是普京于2018年公布的俄罗斯六种新型战略武器之一。当时,普京称其为“难以拦截”的武器,不仅射程接近无限,还具备规避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能力。
对于该导弹的实用性及相对现有武器系统的优势,专家与分析人士持有不同观点。
![]()
俄罗斯核力量项目主任帕维尔・波德维格向媒体表示,“海燕”巡航导弹“与俄罗斯研发的其他巡航导弹有较多相似之处”,其主要特点“显然是采用核动力发动机,这使其射程几乎不受限制”。
俄罗斯独立商业媒体称,“海燕”是一款“成本极高”的武器,并对其“实用价值”持疑问态度。
波德维格也认为:“目前没有国家建造此类系统,主要原因是它并非效能突出的武器,因此缺乏建造的充分理由。”他表示,确实难以明确该武器的实际应用场景。
尽管“海燕”导弹的具体成本未对外披露,但有媒体指出,其成本与“布拉瓦”潜射弹道导弹相近,而“布拉瓦”潜射弹道导弹的造价约为100亿美元。
米德尔伯里研究所核不扩散专家杰弗里・刘易斯对“海燕”导弹“难以拦截”的说法持不同意见,认为“北约飞机可对其实施拦截”。刘易斯在X社交平台上写道:“问题在于,‘海燕’导弹的研发只是军备竞赛的又一步,对各方而言并无实际益处。”
![]()
克里姆林宫于周日公布的视频显示,普京身着军用迷彩服,与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长瓦列里・格拉西莫夫会面,后者向普京通报了10月21日进行的“海燕”导弹试验情况。
据格拉西莫夫介绍,该导弹此次飞行时长约15小时,飞行距离达1.4万公里,他同时补充称,该武器的最大射程还可进一步提升。
“飞行过程中,导弹完成了所有预设的垂直与水平机动动作,展现出较强的规避导弹防御系统和防空系统的能力。”格拉西莫夫表示,“从技术特性来看,‘海燕’能够在任意距离上,以可靠精度打击防护严密的目标。”
公开信息显示,2019年,“海燕”导弹相关试验曾出现意外,引发俄罗斯阿尔汉格尔斯克地区一次致命救援行动,当时该事件引发广泛关注。
据俄罗斯联邦水文气象与环境监测局当时报告,试验场发生爆炸,造成5人死亡,事发区域辐射水平超出正常范围4至16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