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小一张手机卡
正成为犯罪分子新的目标
这些被盗的手机卡
将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工具
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近期,福鼎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在工作中发现,辖区有不法分子专门盗窃学生的手机卡用于电信网络诈骗!获悉线索后,刑侦大队立即组织警力开展调查,很快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的身份。经过周密部署,刑侦大队陆续将该团伙成员抓获归案。
![]()
![]()
![]()
![]()
经查,该团伙通过境外聊天软件与诈骗分子取得联系,专门盗取学生放在电动车上的手机里的电话卡,并通过虚拟拨号设备帮助不法分子桥接、拨打诈骗电话或发送诈骗短信。目前,案件正进一步办理中。
据办案民警介绍,因学生丢失手机卡未及时报案和办理挂失补卡,导致被盗号码持续涉案,无意中成了“电诈帮凶”。而学生的电话卡多数使用的都是家长的副卡,在不法分子用盗来的电话卡实施诈骗之后,不仅副卡会被封,主卡也难免会受到连累,从而给家长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犯罪分子为什么要盗取电话卡
随着公安机关深入开展“断卡”行动,严厉打击了“两卡”犯罪,极大压缩了电信诈骗违法犯罪的生存空间。电信诈骗分子为逃避打击,另辟蹊径,利用盗窃来的手机卡,从事“手机口”诈骗。所谓的“手机口”,就是使用虚拟拨号设备与诈骗团伙勾连,将境外诈骗电话伪装成迷惑性更强的国内号码,再海量拨打诈骗电话,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
![]()
不法分子利用在校学生防范性较弱的特点向中小学生收购手机卡,或盗取手机卡来帮助诈骗团伙拨打诈骗电话牟利。因为丢失的是电话卡,短时间内很难引起注意。而就在这短短的一两个小时内,被盗的手机卡就会被不法分子用于从事电信网络诈骗,导致手机卡因此被冻结。
其实,不只是学生,不法分子还会利用普通市民的善意和同情心来作案。比如针对部分老年人防范意识薄弱的情况,不法分子会邀约老年人免费搭顺风车,然后以手机欠费、没电等借口借用老年人的手机,从而伺机盗取其手机卡,或是以问路和上厕所为由,来到老人家中伺机窃取手机卡。
高频丢卡场景
打篮球、跑步、健身时,手机随手放在场地,卡托暴露被撬。
将手机锁在电动车尾箱,小偷撬锁后直接拆卡。
老年人对“借手机”打紧急电话警惕性低,借出去的手机还回来后电话卡却没了,但老年人以为“信号不好”,错过最佳止损时间。
手机卡外露的电话手表、儿童手机,成骗子“零成本”目标。
在医院、网吧等场所,犯罪分子对熟睡的受害人“下手”——手机留在原位,卡已插入诈骗设备。

1.给手机卡设置PIN码。安卓手机:设置→安全→SIM卡锁→开启“锁定SIM卡”→输入新密码。苹果手机:设置→蜂窝网络→SIM卡PIN码→开启并修改密码。
2.日常护卡“三不”原则。手机或电话手表不用时,确保卡托扣紧不外露;陌生人借手机,直接拒绝不借用;手机突然没信号、收到“SIM卡失效”提醒,第一时间检查卡是否在位不忽视。
3.电话卡被盗、被抢后立即报警。联系通信运营商挂失账户、注销被盗手机卡,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
福鼎市融媒体中心
来源:福鼎警讯
编辑:杨譞
审核:汪晶晶
监制:黄益升
总监制:王良伟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