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壤街头的化妆品店里,一款“春香”牌921型精华液,在2019年就拿到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发明奖章。而这款精华液的生产厂家,朝鲜新义州化妆品厂,2020年以来已经推出了30多种新产品,从防过敏雪花膏到生发剂、发蜡,不仅颇受朝鲜消费者喜爱,还用于出口赚外汇。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一系列不怎么起眼的自产日常用品,展现了五年来朝鲜轻工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朝鲜轻工业用最实在的方式证明,就算被围堵,只要找对路子,照样能闯出一片天地。
从“有啥用啥”到“提质创新”
时间转回2020年,彼时朝鲜的不少工厂,连原材料都凑不齐,也没有订单,开工很是困难。但到了2025年,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工厂开始三班倒了,产品也丰富了。以平壤金正淑纺织厂新出的伸缩性衣料为例,手感比以前细腻的多,沙里院的裁缝厂专门为这款衣料子开发了优质缝纫线,用于满足学生校服厂的需求。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统计数据,朝鲜现在拥有80余家大型纺纱厂和印染企业,近四成的生产线采用来自德国、日本的现代化设备,比十年前的生产效率翻了两倍。
![]()
![]()
![]()
朝鲜化妆品行业的爆发更为直观。前面提到的新义州化妆品厂,拥有多达200多种产品,香皂年产量可达6000吨,其中,人参皂最受海外消费者的欢迎。平壤香料厂也不遑多让,仅用一年时间就搞出了一百多种合成香料和护肤品,创新劲儿十足。
在不知不觉间,朝鲜的自产日用品已经大为升级。平壤制袜厂生产有抗菌袜子,船桥针织厂用蚕丝和弹力丝做T恤,比老式棉织品更好卖。镜城陶器厂的饭碗、碟子采用新技术后,质感明显提升。平壤眼镜厂给退火炉安装了自动控温装置,配件质量更为稳定。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实实在在地改变着朝鲜消费者的生活。
从政策“定调”到体制“松绑”
这一切的变化,与朝鲜2021年启动的“五年计划”有关,当时朝鲜明确提出,轻工业要“扩大以国产原料为主的消费品生产”,并把冶金、化学工业作为基础,毕竟,没有钢材和化工原料,轻工业的发展就是无米之炊。
朝鲜2024年推出的“20×10政策”更加具体,要在20个县10年建现代化工厂。第一个竣工的成川郡工厂非常典型,可以造食品,也可以造日用品,从食用油、面包到香皂,锚定基础民生需求进行生产。以前朝鲜的轻工业全靠平壤的企业撑场面,地方工厂只能捡中央企业的旧设备,“20×10政策”的落地,地方工厂迎来了春天。
灵活性是朝鲜这一轮轻工业发展的最大特点。比如朝鲜的“主体铁”工艺,没有焦炭,那就用国产无烟煤,靠氧气裂解炉炼出钢铁,正好给纺织机械、食品生产线提供硬件支撑。化学工业发力增产化工品,解决轻工业的原材料难题。这种“上游保下游”的思路非常实在,国际制裁“卡脖子”,那就先行把产业链串起来。
企业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新义州化妆品厂会派人到销售门店收集消费者的反馈情况,并根据意见调整配方。为了提高布料的产量和质量,没有自动化生产线的纺织厂工人,自己琢磨出了更高效率换并条机橡皮辊的方法。而化妆品厂的26名技术骨干被评为重点人才予以优待,这在重视集体的朝鲜,是很破格的激励。
二手设备与边境贸易带来的性价比收获
中国的二手设备在很大程度上帮了大忙。2023年开始,朝鲜从辽宁、吉林购买了部分纺织机和食品加工设备。2023年的中国朝鲜两国贸易里,机械设备占了大头,并在随后两年保持了高增速。2025年6月,中国对朝出口同比涨幅达25.3%,其中工业设备仍为数不少。
以资源换设备,朝鲜很是擅长。朝鲜有煤炭、铁矿和稀土等资源,出口换回的资金正好用于购买设备。朝鲜派出人手到库尔斯克地区后,后续得到了俄罗斯的不少设备和订单支持。通过以这种用资源和人力换生产能力的模式,朝鲜绕开了制裁的部分限制,性价比较高。
朝鲜的短板在电力方面,工厂日均停电超过4小时,开机率只能维持在60%至70%。但即便如此,2024年,朝鲜轻工业增加值仍达到20.55亿美元,占了制造业的31.32%,这样的进步已非常不易。
这五年来,朝鲜轻工业的进步,是在有限条件下的发展最优解。未来能不能更上一层楼,关键还得看电力和原材料等方面的短缺问题,能不能有效缓解,然后是其外部合作能不能再拓宽一些,朝鲜英雄在库尔斯克的表现,值得换回更多的东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