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兴城的酸菜池里,吐进去的是痰,现在熏臭的是整个行业的名声。
这回东北酸菜刚爬出2022年“插旗坑”的半条命,现在又一把推回冰窟窿。
实锤了这事是真的。
![]()
让我们先看通报结论:2025年10月25日,辽宁兴城市场监督管理局红头文件盖戳——“视频属实,批次已扣,未流入市场”。
![]()
通报里说,涉事批次的酸菜已经全被扣了,没流入市场,接下来要销毁,企业也在接受调查,还放了狠话要依法严惩、绝不姑息,连省级监管部门都介入了,市级领导也去现场督办了。
![]()
网友嘲讽造词:老痰酸菜
看起来响应速度挺快,但评论区里没几个人买账,有网友直接造了个新词,叫 "老痰酸菜",调侃这是 "足时发酵、烟制而成",字里行间全是讽刺。
![]()
一时:“老痰酸菜面”连夜冲上热搜,统一、康师傅股价盘中齐跌3.7%,资本市场用钞票投票:你们慢慢腌,我先逃。
还记得2022年3·15湖南插旗菜业被曝“土坑酸菜”,当晚康师傅市值蒸发106亿港元;
![]()
今年兴城再来一遍,资本市场学乖了——提前跑,跑得快,亏得少。
![]()
思绪拉回现场。
网传视频12秒,画质高糊,但味道高清:一位大哥穿着胶裤站在腌渍池里,左手香烟右手铁锹,烟灰一弹,池水起涟漪;下一秒他低头啐了一口,痰花比酸菜先入味。
镜头外还有兄弟边干活边唠嗑,口罩是什么?能当饭吃?兴城市场监管局通报写得克制:“工人吸烟并随地吐痰,行为极其恶劣。”——官方用词极限也就到这儿了,再狠就得寄律师函。
![]()
这批没卖,上一批呢?就像老师突击检查作业,永远点班长。
很多人问:这批没卖,上一批呢?官方文件只回答“该批次已全部封存”,对既往产品只字未提。
酸菜这玩意儿,从封池到出厂至少20天,期间任何一口“唾沫星子”都会随着乳酸菌一起厌氧发酵,最后变成“老坛酸味”的一部分,化学检测反倒合格——酸度、盐度、大肠杆菌群全在国标之内,完美到让仪器沉默。
翻看网友的评论,有人愤怒地呼吁“判死刑”,这是最直接的情绪宣泄;
也有人无奈地表示“从小见惯了,所以从不吃酸菜”,这是一种基于经验的、彻底的放弃;
更有玩梗高手赐名“正宗老痰酸菜,足时发酵,烟制而成”,用讽刺化解内心的无力感。
![]()
然而,将板子全部打在个别素质低下的员工身上,无疑是找了一只“替罪羊”。
正如一位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个工人就是坏,自己家酸菜缸他能吐痰么?”
问题的核心,从来不是个别人的道德瑕疵,而是系统性的监管失守和生产环境的野蛮生长。
![]()
当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处于不透明的阴影中,那么“眼不见为净”就成了最大的自欺欺人。
那么,出路在哪里?网友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大量的理性声音集中在“透明监管”四个字上:“科技这么发达了,监管一个企业,就是一个摄像头的事儿。”
对于这类高度依赖人工、卫生风险高的食品加工环节,推行“明厨亮灶”式的全程监控,让生产流程暴露在阳光之下,并非难事。
![]()
这既是对消费者负责,也是对守法企业的最好保护。否则,就会出现“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的恶性循环,一家良心企业辛苦建立的口碑,轻易就被另一家无良工厂的恶行所摧毁。
![]()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