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不行
日前,“炊具大王”苏泊尔交出了一份不太体面的财报,多项指标下滑明显。
据财报,苏泊尔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4.20亿元,同比减少2.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6亿元,同比下降13.42%;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微增2.33%,净利润同比下降4.66%。
![]()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净利润下滑速度,明显高于营收!钱难挣啊。
![]()
靠投资和补贴
聚焦本期财报,苏泊尔的利润表中几个项目,也能看出其主业不振的现实。
本期,苏泊尔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增长73.92%,主要系报告期可转让大额存单投资增加使得投资收益增加所致。
以上两个指标结合看,说明苏泊尔把一部分原本“赚小钱”(普通存款利息)的钱,拿去“赚大钱”(大额存单投资收益)了,反而投资收益增长得更好一些。
然而,跟主业相关的业务表现确实不是很好。
苏泊尔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上升40.95%,主要系报告期末应收账款余额较期初增加金额高于去年同期增幅所致。
简单来说,就是今年客户欠苏泊尔的钱比去年增加了不少,因此不得不多提坏账准备,导致信用减值损失上升了四成多。
公司的其他应收款较期初下降78.89%。其他应收款包括政府补助款、员工预借的差旅费、为客户垫付的费用等。
其他营收账款下滑是好事,本期苏泊尔其他应收款大幅下滑靠的是政府补助款。
![]()
增速待提升
小家电领域,中国比较有代表的几家公司是九阳、小熊电器、苏泊尔等,它们起家的卖点都略有不同。
九阳是全自动家用豆浆机的发明者,小熊以“场景化创新”为特色,针对消费者的细分需求进行产品研发,苏泊尔是以炊具起家的。
苏泊尔的起点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压力锅配件生产。彼时创始人苏增福洞察到压力锅市场安全为主的需求点,于是耗资300万建成生产线,从配件商转型为制造商。
1994年,苏泊尔正式成立,凭借对老式压力锅的十余项改进——合金材质替代纯铝、增设防堵防爆装置等,迅速赢得市场信任,而后其业务迅速壮大,并于2004年登陆深交所,成为中国炊具行业首家上市公司。
一直到2024年,苏泊尔炊具类产品出货量突破1.2亿件,同比增长9.5%,电饭煲、压力锅等核心品类市占率均超30%。
除了卖锅之外,公司也构建起来了多元化业务矩阵,延伸到小家电领域,形成了“炊具+小家电+卫浴”的布局。
从其业绩来看,今年上半年,苏泊尔炊具及用具业务收入为31.63亿元,同比增长7.48%,在公司各产品板块中收入增速较快。而烹饪电器业务收入46.97亿元,同比增长1.16%,食物料理电器收入19.47亿元,同比增长2.43%,均低于炊具及用具业务的增速。
不过,炊具及用具上半年毛利率却下滑了1.12%;而营收第一大来源烹饪电器的营收增速显著放缓,仅为1.16%,去年同期增速为3.30%。
![]()
内外业务交困
作为苏泊尔的主要收入来源,苏泊尔的内销业务面临增长停滞的挑战。
该业务增速从2021年的10.8%降至2024年的-1.21%。不过,2024年内销业务仍占据总营收的主要份额,占比达到66.55%。
今年上半年,苏泊尔的毛利率为23.61%,同比下降0.79个百分点,低于九阳股份27.2%的毛利率和小熊电器37.19%的毛利率。
尽管苏泊尔营收规模和盈利能力在同行之中都比较强,但今年上半年厨房小家电企业业绩呈分化局面,人们更倾向于选择兼具品质与价格优势的高性价比产品。
小熊电器、小米生态链品牌通过极致性价比策略,创意性的产品设计思路,在百元级小家电市场快速崛起。此外,美的、九阳通过规模优势进一步压缩成本。
在高端市场,苏泊尔的品牌声量还没有建立起来。而且,高端炊具市场本身竞争激烈,国内外品牌均有布局。例如,美的、海尔等家电巨头也在向高端领域延伸。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苏泊尔在厨房小家电线上、线下市场份额虽仍居行业第一且扩大领先优势,但内销市场的政策依赖与渠道拓展难掩增长乏力本质。
外销市场方面,2024年苏泊尔该业务收入达75.02亿元,同比增长21.07%,显著高于内销增速。这一增长主要依赖SEB集团等外销客户的订单支撑,其订单占比达31.42%。
不过到了今年,受关税战此起彼伏的波及,其外销业务也受到一定影响。据财报,今年上半年公司外销收入37.2亿元,同比增长7.6%,其中Q1增长较好,Q2受4-5月美国关税政策变化及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增速有所放缓。
对于其三季度业绩,瑞银证券分析认为,公司当期营收和盈利低于其预期,主要由于公司出口疲软和国内营销费用高于预期。瑞银估算,其出口额同比下降约11%,因主要客户Groupe SEB欧洲和北美需求弱于预期,仅靠国内销售增长部分抵消。
出口是短期承压,还是长期承压,这个就得继续观察了。
上半年公司业绩承压之下,苏泊尔高层“组团”减持的动作引发市场关注,三人合计套现约542.92万元。自5月以来,公司股价也是持续回调。
![]()
结语
中国家电行业已经进入成熟期,相较于奔放的需求年代,目前整个行业估值都比较低,且面临业务思路的转变与智能化升级。
这里面涉及一个关键问题,家电行业依旧被视为一个传统的制造业,它的所谓AI化,更多是功能化升级的产物。
目前小家电行业规模大,但企业比较杂乱。不少企业对“智能化”的理解停留在表层,以为给小家电加装Wi-Fi模块,就是智能产品,就可以定价高出30%。但从用户实际使用数据来看,这类产品的智能功能形同虚设,不仅激活率不足15%,APP日均打开次数也很低。
另外,在生产环节,许多企业将“单机自动化” 等同于 “智能制造”,不知不觉反而增加了负担。
因此,在智能化道路上,哪些产品应该智能化,哪些不需要,仍需行业不断探索。
免责声明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下午茶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