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荔枝新闻)
转自:荔枝新闻
两年前,南京农业大学挂职干部邵士昌奔赴贵州麻江,在麻江县第三小学播下音乐的种子,协助成立"远山的梦想"合唱团。如今,这颗种子已生根发芽,不仅让山里的孩子找到共同的热爱,更让他们的歌声走出校园,站上了热闹的贵州"村超"舞台。
![]()
“我的梦想是当一名厨师,因为我家的饭菜都非常好吃。我长大后还要开一家面馆,让自己家的味道传授给每一个人。”
“我的梦想是当一名会唱歌的消防员,从火山中救他们出来之后,然后给他们唱一首歌。”
“我的梦想是当一名音乐老师,因为我从小就热爱唱歌,觉得唱歌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
这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麻江县第三小学合唱团里的孩子们,梦想五花八门,但"爱唱歌"是他们此刻最鲜明的共同点。麻江县第三小学是一所易地搬迁项目寄宿制学校,2020年建校,现有1790多名在校生,近500名孩子寄宿。南京农业大学定点帮扶贵州麻江十余年, 一任又一任挂职干部接力,为当地带来了优质的教学资源。2023年12月,南京农业大学挂职干部邵士昌到任不久,在走访学校时,发现寄宿的孩子中,有不少爱唱歌,于是,他萌生了一个想法,把全校爱唱歌的孩子汇聚在一起,成立"远山的梦想"合唱团。
南京农业大学挂职干部、贵州省黔东南州麻江县副县长邵士昌说:“眼前的梦想,其实就是麻江孩子的梦想,可以说是麻江教育的梦想。所以,去年的时候,在我们这边设立一个远山的梦想教育基金,它设立的目的其实让更多外面的人,关注到我们贵州省黔东南州麻江县。”
![]()
在南农助力下,2024年6月,麻江县第三小学"远山的梦想"合唱团正式成立。每天下午第二节课后的课后服务,成了孩子们最期待的时光,排练室的歌声,既是住校生消解思念的慰藉,也是留守孩子打开心扉的钥匙。
![]()
对父母长期在外的住校生来说,合唱团不只是唱歌的地方,更像一个能带来温暖与力量的"音乐港湾"。
龙思思同学说:“还没入合唱团的时候,我是一个很内向的人,不自信,不大方。进入合唱团之后,我逐渐大方、开朗、自信起来。”
在合唱团里,在老师的鼓励与同伴的陪伴下,孩子们悄悄变了样。排练《灯火里的中国》时,面对难唱的高音部分,大家会主动围在一起反复练;这份认真与互助,让歌声多了份打动人心的力量。
![]()
贵州省黔东南州麻江县第三小学音乐教师文竹说:“教苗语版《我在贵州等你》时,学生有困难,我们翻译后一字一句教,休息时很多同学会一个个去教其他同学咬字、发声,作为老师真的很感动。”
![]()
终于在2025年7月,这份力量有了更广阔的舞台--贵州"村超"赛场。当孩子们纯净的歌声在充满烟火气的赛场响起,不仅让现场观众驻足聆听,更让大山里的梦想被更多人看见。
![]()
“我们唱《团结就是力量》的时候,观众边挥动五星红旗,边和我们一起唱,很开心,很壮观。”陈妤同学说。
![]()
贵州省黔东南州麻江县第三小学执行校长赵荣锦说:“南农每年都有研究生来校服务,修补学校短板,把合唱团从普通社团建成了全省小有名气的队伍。现在合唱团是麻江的窗口,孩子们能在国家、省、州舞台展现自己。”
![]()
这些爱唱歌的孩子,正用歌声一步步靠近梦想,也让"远山的梦想"走进了更大的世界。
![]()
陈妤说:“希望我和我的合唱团能唱出省外,唱遍全中国,甚至唱向全世界。”
邵士昌说:“就是想以歌声为纽带,传递大山孩子们积极、快乐、向上的力量,进而传递教育公平、社会关爱和文化传承的价值。也衷心感谢支持山区教育的爱心人士,因为有你们,孩子们很出彩。”
记者|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
明玉花
通讯员|麻江融媒
编辑|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