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国防部确认歼-15T、歼-35两款主力舰载战斗机与空警-600固定翼预警机,已全部完成在福建舰上的电磁弹射起飞测试时,这股信息冲击波迅速在法国海军司令部激起了巨大的回响。
它彻底打破了法国对于现代航母设计的固有认知。
![]()
长期以来,7至8万吨级的航母究竟应该如何配置,一直是各国海军探讨的模糊地带。
美国海军的“福特”级以其超过10万吨的庞大身躯和4条电磁弹射器,确立了超级航母的顶端标杆,但这套方案对于除美国之外的任何国家都显得过于奢侈和不切实际。
而现在,中国的福建舰以其约8万吨的体量,搭载3条世界最先进的电磁弹射器,并成功验证了其强大的实战化舰载机出动能力,它用无可辩驳的事实给出了一个全新的、高效的“最优解”。
![]()
这个方案的出现,让正在为下一代航母设计方案反复拉扯的法国人,瞬间找到了“参考答案”。
与其说是借鉴,不如说是被上了一课。
最终,法国政府在其2026财年预算草案中,正式批准为PANG项目追加采购第三台美制电磁弹射器。
![]()
“三弹”的诱惑与“戴高乐”的旧伤
为什么是3条弹射器,而不是原计划的2条?
这个问题的答案,一半写在对未来海战效率的追求上,另一半则刻在法国海军“戴高乐”号航母的“旧伤疤”里。
![]()
从军事效率上看,增加一条弹射器带来的战力提升是指数级的。
根据法国海军一位退役舰长的测算,3条弹射器能将一支20架飞机的攻击编队出动时间,从原先2条弹射器所需的20分钟,大幅缩短至13分钟。
在瞬息万变的现代海战中,这7分钟的差距,足以决定一场局部冲突的胜负走向。
![]()
福建舰的成功实践,让法国海军精英们清醒地认识到,在未来的高强度对抗中,2条弹射器的配置将使PANG航母在面对同级别对手时,先天就处于起飞效率的劣势。
这对于一个将航母视为国家战略支柱和独立防务象征的国家来说,是绝对无法容忍的。
然而,这份对性能的渴望,也无情地揭开了法国海军心中那道尘封已久的伤疤——“戴高乐”号的弹射器之痛。
![]()
作为目前欧洲唯一的核动力航母,“戴高乐”号在建造时,法国同样面临着关键技术瓶颈:没有蒸汽弹射器技术。
最终,法国不得不捏着鼻子,向美国求购。
结果,美国人卖给了法国两套“截短版”的C-13型蒸汽弹射器,长度仅为75米,不仅性能打了折扣,价格更是美军自用型号的两倍。
![]()
这次经历,让法国深刻体会到了什么是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卡脖子”之痛。
法国在新一代航母PANG上,再次因为无法自研电磁弹射技术,而必须转向美国通用原子公司采购EMALS。
从最初计划的2套,到现在追加第3套,法国正一步步“主动”跳入同一个依赖陷阱。
![]()
这种感觉,就像一个曾经被高价勒索过的买家,多年后发现自己除了继续找同一个卖家,别无他选。
法国宁可在距离2031年正式开工还有整整6年的时间点,就提前支付定金锁定设备,充分暴露了其“宁可早花钱,也不想再被卡脖子”的急迫与无奈。
![]()
昂贵的“门票”与不确定的“未来”
这张通往“三弹射”航母俱乐部的门票,价格极其昂贵。
早在2021年,美法两国就2套EMALS和先进拦阻装置达成的初步意向价格约为13亿美元。
仅仅因为后续的汇率波动,法国的实际支出就可能要多付近1亿欧元。
如今追加采购第3套,初步估价在1亿至2亿欧元之间,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最终的成交价完全取决于“美国人的心情”。
![]()
这笔钱,对于财政本就因巨额社会福利支出而捉襟见肘的法国政府而言,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更何况,航母本身的建造成本已超过100亿欧元,若算上未来的“阵风-M”战斗机、E-2D预警机,以及远期规划的下一代舰载机和无人作战系统,整个PANG项目的总支出预计将飙升至250亿欧元以上。
![]()
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法国2025年的国防总预算也仅为505.4亿欧元,其中用于新装备采购的比例仅占13%。
用这样有限的资金去支撑一个长达十几年、耗资数百亿的超级工程,其难度可想而知。
金钱的挑战只是冰山一角,技术整合的风险才是真正潜藏在深海的巨兽。
![]()
电磁弹射系统绝非一个“即插即用”的U盘,它是一套与航母能源、电力分配、结构设计紧密耦合的复杂系统。
法国需要将美国制造的EMALS,与法国国产的K-22核反应堆以及全新的全电推进系统进行整合。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工程,两种不同设计哲学、不同技术标准的顶尖系统能否完美兼容,中间需要填补多少技术黑洞、投入多少资金和时间进行调试,一切都是未知数。
![]()
这场整合之战,法国没有退路,只能硬着头皮上。
一旦整合失败或出现重大瑕疵,这艘耗资百亿的PANG航母,很可能沦为一个昂贵的“样子货”或是一个无法形成完全战斗力的“大型测试平台”。
与此同时,PANG项目的未来还笼罩在其他不确定性的阴影中。
![]()
承担主要建造任务的瑟堡造船厂,已经数十年没有承接过如此大吨位、高复杂度的水面战舰项目,其生产能力和项目管理经验备受考验。
而作为未来核心舰载机的第六代战斗机项目,目前仍停留在概念和模型阶段,德国、西班牙等合作伙伴的摇摆不定,更为其能否在2038年航母服役前顺利诞生画上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
从2025年开始备料,到2038年形成战斗力,这漫长的13年时间跨度,充满了太多变数。
参考资料:
法国“新一代航母”模型亮相
2022-11-08 11:21·环球网
贾凌翰 | 法国启动“新一代航母”建造工作
2025-10-15 20:16·蓝海星智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