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难免磕碰,手上扎根刺、脚底划个口子,
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坏了,得赶紧去打破伤风针!”
先别慌,其实,并非所有伤口都需要这道“护身符”。
了解病因:破伤风杆菌
破伤风,顾名思义就是破伤风杆菌引起的感染。这种细菌无处不在,土壤、灰尘、粪便、铁锈里都可能藏着它的身影。
它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它产生的一种致命“神经毒素”。但破伤风杆菌有个致命弱点——它是一种厌氧菌,极度害怕氧气。所以,了解这一点,是判断伤口风险的关键。
怎样的伤口才是高风险呢?
如果你的伤口符合以下特征,就需要高度警惕:
1. 深的穿刺伤:比如被钉子、木刺、针等尖锐物扎伤,伤口虽小但内部很深,容易形成缺氧环境。
2. 污染严重的伤口:尤其是被泥土、粪便或污物污染的伤口,带入细菌的风险极高。
3. 伴有坏死组织的伤口:如严重的挤压伤、烧伤,因为坏死的组织会为细菌创造绝佳的缺氧繁殖条件。
4. 人咬伤的伤口:可不要小看单纯咬伤,人的口腔内部有很多细菌,含有大量需氧菌和厌氧菌,包括破伤风杆菌。因此,人咬伤也属于高感染风险伤口,无论咬人者是否健康,都应谨慎处理,及时清创并由医生评估。
相反,那些表浅的划伤、擦伤等,由于伤口开放,与空气接触充分,并不适合破伤风杆菌生存,感染风险极低。(就像下面博主这样的表浅擦伤)
![]()
那不小心受伤后到底该怎么办?
第一步:彻底清创。
立即用大量生理盐水或洁净的流动水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目的是尽可能冲走污物和细菌,破坏缺氧环境。清洗后,可以用碘伏进行消毒。
第二步:判断是否需要接种破伤风疫苗。
是否需要打破伤风针,主要取决于伤口类型和距离最后一次接种疫苗的时间。
●虽然超过24小时接种依然有效,但为了达到最佳预防效果,建议在受伤后尽早(比如12小时内)进行评估和处理。
●如果伤口属于上述高风险类型,且距离最后一次接种破伤风疫苗已超过5年(或记不清接种史),请务必及时就医接种。
●请注意,破伤风疫苗并非终身免疫。完成基础免疫者,一般建议每10年加强1剂。
科学认知破伤风,别再为小擦小碰过度焦虑。

〔参考文献〕
[1]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北京大学创伤医学中心. 中国破伤风免疫预防专家共识[J]. 中华外科杂志,2018,56(3):161-167. DOI:10.3760/cma.j.issn.0529-5815.2018.03.001.
[2]中华预防医学会. 外伤后破伤风预防处置和预防接种门诊建设专家共识[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2,56(6):726-734. DOI:10.3760/cma.j.cn112150-20220413-00357.
〔免责声明〕
本文数据更新于2025年10月28日
由 「 皮肤科杨希川教授 」 原创, 旨在为读者科普
科普 内容不能代替医生诊治意见,仅供参考
如有皮肤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策划团队〕
策划/编辑:yogurt 审核:李云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