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收菜计划”后续
10月27日清晨6点18分,海拔600多米官田村的鸡啼声一串连着一串。
![]()
紧接着,“倒车请注意”的电子音划破了小山村的宁静,一辆满载南瓜、冬瓜、番薯的三轮车,哒哒地开到了村口,一位位老人将各自家的菜一一摆了出来,码得整整齐齐,开心地围在一起等待,等待杭州来的“收菜团”。
![]()
让他们兴奋的是,今天来的“收菜团”不只有老熟人邵贤彬和“收菜大总管”方向东,还有大唐海鲜、大唐隆宴、福缘居、金鱼私房菜、访溪上酒店、新凯旋、青邻餐厅、现代饭儿社区老年食堂等一批杭州餐饮老板,连村里的小狗“花花”“小虎”“小白”都凑过来看热闹。
正值重阳来临,“收菜团”不仅收光了他们的菜,还和老人们聚餐,给他们送上一大堆礼物,和大家一起度过了一个别样的重阳节。
收菜
“老板,下次再来!”
“收菜了收菜了,老板来了!”9点整,眼尖的陈胡花一眼就看见了老板们走来,急忙叫唤开来。
![]()
![]()
![]()
![]()
![]()
这个季节菜不多,看了一众摆开的菜,大多是冬瓜和南瓜。但陈胡花的菜摊上丰富得很,有三五个冬瓜和南瓜,一袋子青菜和辣椒,一包晒干的茄子干和一包野笋干,两个陈火腿,还有两大包野胡葱。
摊开的、被一捆捆扭成麻花结的野胡葱瞬间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
大唐海鲜唐总对食材尤为挑剔,之前收的小土豆在他的老年食堂好评如潮,所以他这回来就想着要给老年食堂带点东西回去。
![]()
喜欢山村各种野菜的他,马上下手了茄子干野笋干。
![]()
![]()
“这野胡葱,炒蛋肯定香!”蹲着拿起一捆野胡葱凑近鼻子闻了闻,唐总大手一挥,“这一堆,我都要了。”
![]()
![]()
一旁的陈胡花乐得赶紧拿上两颗青菜作为赠送:“老板,下次再来!”
![]()
“是啊,很香,很好吃的!”转头,她赶紧向其他人“推销”起来,“这个很难找的,这一些是我、我老头子花了三个工夫(三天)才弄来的,它不长一块的喂,山里东一点西一点,不好找的。”
“我也买点试试。”被这话打动了金鱼私房菜的阿忠,也拎走了一袋。
![]()
作为淳安人,新凯旋烧烤的燕姐最看见这野胡葱瞬间兴奋:“这个熬酱、炒饭、炒鸡蛋、炒火腿肉,都很到门(很好)的。”嘴上说着,手上不停地往袋子里装。
![]()
访溪上酒店的陈芳是头回参加这样形式的“收菜”,连买带夸:“真的好有意思啊!亲眼见了才知道,山里食材这么好!”最后她拎着野生猕猴桃、番薯、笋干、豆角干、南瓜满载而归。
![]()
毫无疑问,陈胡花又成了昨天的“销冠”:两个火腿就卖了2646元,最后一共进账3000多块。
![]()
最后的“剩菜”和以往一样都被邵总包圆,一辆依维柯车装得满满当当。“3000来斤,一共花了6000多块钱!”
![]()
送礼
“哇塞,发财了,谢谢老板喽!”
中饭前是礼物发放环节。
![]()
“哇塞,发财了,谢谢老板喽!”陈胡花收到“收菜团”贴心准备的一大堆礼物,高兴得合不拢嘴。
![]()
她老伴比她沉稳些,但也难掩饰高兴,小声念叨:“送的东西吃的用的都有,老板们大气!”
“不能送花架子,得是用得上的。”礼物一共6件,是邵贤彬和“收菜团”成员琢磨了好几天的敲定的清单,全是过日子的“硬通货”:裹得暖的棉被、铺得舒服的毛毯、做饭用的电饭煲、烧开水的水壶,还有粽子和大米。
![]()
“以前种菜就盼着能卖个好价钱,现在不光有钱赚,还有城里人来陪我们吃饭、送东西!”胡有香抱着新棉被,眼睛笑成了一条缝。
![]()
一旁的杨四娜拿着电饭煲翻来覆去看,忍不住跟身边人念叨:“这下煮米饭省事多了!”
![]()
看着老板们这么暖心,叶培珍和老伴特意扛来一筐番薯藤表示感谢:“不嫌弃的话,拿点回去尝尝。”
![]()
聚餐
“这么多城里人来看我们,像过年一样!”
收完菜,杨四娜赶紧回家去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赶到村里的民宿聚餐。
这是村里头一回办重阳宴,也是第一次为14位留守老人办的重阳宴。
![]()
![]()
院子里,四口八仙桌围出热气腾腾的团圆,老人和杭城餐饮老板们坐一起,聊着家常。“趁现在还能干,就多干点,多攒点。”“接下来的菜就是萝卜和白菜了……”
千岛湖暖锅在桌上咕嘟冒泡,炒牛肉、红烧鱼、烤鸡、清蒸大虾和湖蟹依次上桌,重阳宴正式开始。
![]()
“这么多城里人来看我们,像过年一样!”杨四娜喝着饮料,笑眼弯成了月牙。
“老人们种菜供城里人吃,辛苦了,我们想好好谢谢他们。”邵贤彬说。
![]()
为了这顿饭,“千屿千味”的厨师长提前一天赶到淳安备菜。食材一部分是地里刚收的,一部分从千岛湖镇采购。每桌都有几道“硬菜”:炒牛肉、红烧鱼、烤鸡、清蒸大虾,还有限定的清蒸湖蟹。
C位,必须是是那锅热气腾腾的千岛湖暖锅。“过年家家户户都吃这个,热气腾腾的,吃的是喜气,也是团圆。”邵贤彬说。
![]()
![]()
老人们夹一筷子菜,聊两句家常,偶尔有人举起装着热水的杯子碰一下,笑声裹着饭菜香飘荡在山间。
看着院子里热热闹闹的场景,邵贤彬感慨:“一开始只是想帮老人们把菜卖出去,现在觉得,这不只是买卖,不只是一顿饭,更是一次心与心的交流,城里人和山里人的心,紧紧连在一起了。”
关于
“山村收菜计划”
让山里的留守老人们被需要、有价值、被认可,这便是杭州千屿千味餐厅创始人邵贤彬和橙柿互动、都市快报今年发起的关爱老人公益行动“山村收菜计划”。
官田村是淳安县左口乡左口村下辖的一个自然村,在海拔600米以上的山上,是一个典型的高山村。村里常住不到20人,大多是70岁以上的留守老人。他们守着土地,种出的菜常因“运不出、卖不掉”烂在地里。
![]()
![]()
![]()
两年前,从这里走出大山的邵贤彬为了让老人们有事干、有钱赚,每周都驱车进山收菜——地里的鲜蔬、晒好的菜干、腌好的腊肉,他一篮篮称、一袋袋收,当场点现金结账。今年春天,邵贤彬想和老人们签保收协议让他们更放心种菜,却发现想加入的老人太多,自家饭店“吃”不下这么多菜,于是将这一“幸福的烦恼”告诉了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4月8日,橙柿互动、都市快报记者跟着他去了山里签约,做了详细报道,开启并呼吁大家加入“山村收菜计划”——
6月4日,杭州10多家爱心餐饮企业集体进山收菜,3000斤土豆半天抢空,微博话题;8月2日,暑期山村收菜计划亲子游让更多人走进这片土地,让善意从“收购”延伸到“共赴”;而平时的进山收菜更是每周一次不间断,昨天已经是第47次。
据初步统计,算上昨天,今年以来“收菜团”已从官田村老人们手中收走了24111斤蔬菜瓜果(青菜萝卜土豆辣椒黄瓜茄子玉米火腿干菜笋四季豆南瓜冬瓜茶油等),为他们带去130556元收入。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记者 王夏琴
摄影 陈林森 周涛
编辑 潘俐
审核 毛迪 陈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