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管住嘴、迈开腿”不再是一句口号,当“体重管理”成为家门口的专业服务,上海社区的活力正被一群“专业人士”悄然点燃。他们,是社会体育指导员,也是市民身边的“体重管理管家”。近期,一批经过体重管理专项培训的指导员深入各大社区,在长者运动健康之家、市民健身驿站,为居民带来体质测试、体重管理方案、科学指导、健康宣教等志愿服务,累计服务已超4500人次。
![]()
“想要放弃的时候,想想当初为什么开始。”这是大桥街道何女士在体重管理记录里写下的自我激励。在家门口的市民健身驿站,社会体育指导员为她定制并指导执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运动计划。结果令人惊喜:体重从60.4kg降至55.1kg,体脂率从29.1%降至18%,腰臀比从0.9降至0.83。一句朴素的心声,是她与许多参与居民共同的真实写照。
另一位在殷行街道社区运动健康中心锻炼的居民体重从86.1kg降至78.2kg,体脂率从29.6%降至23.6%。
“我们不只关心体重秤上的数字,更关注体脂率、肌肉量、基础代谢率这些‘健康密码’。”一位体重管理方向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道出关键,教会市民“不看斤数看指数”,秘诀在于:科学运动+合理膳食+行为干预,三管齐下,帮居民养成可持续的健康生活习惯。
在奉贤、康健、罗泾等区的长者运动健康之家,这份专业的健康关怀正在开花结果:奉贤区的戴女士,三个月系统锻炼后,体重下降,血压趋稳,体脂率同步下降,体能也显著增强。华泾镇的高阿姨,体重从87kg减至79kg,体脂率大幅改善,血压平稳了,连老毛病肩周炎也明显缓解。洋泾社区的闵叔叔,三个月体重下降3.5kg,血糖指标获得显著改善。这些变化,不仅记录在冰冷的仪器上,更写在每位参与者更精神的面貌、更轻盈的生活和更好的慢性病自我管理中。
![]()
此外,指导员们还积极推动“体重管理科普进社区”系列活动,通过公益讲座和团体训练,全方位提升居民的健康素养。
上海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社会体育指导员在体重管理方面的专项培训与社区上岗实践,是响应市民体重管理需求、营造体重管理环境的重要举措。未来,上海将持续扩大这项专业服务的覆盖面,推动它走向常态化、标准化、社区化,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建设健康上海打下坚实基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