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北大附中深圳学校(集团)“贯通式物理卓越课程”启动仪式在北大附中深圳学校(集团)外国语中学顺利举行。该课程是集团对接“北京大学物理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举措,标志着学校在构建系统化、贯通式物理人才培养体系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
启动仪式上,多位嘉宾应邀出席,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包括北大附中分校办公室主任、北大附中莆田学校党委书记兼执行校长崔岩,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教授潘豪,北大附中分校办公室副主任朱昱,深圳市教科院物理教研员李春来,深圳市福田区教科院原物理教研员、红岭中学高中部物理学科长龙海文等。集团领导、教师代表以及来自黄埔学校、外国语中学的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
课程体系完善,贯通小初高全学段
北大附中深圳学校(集团)校长靳豪对课程体系进行详细解读。据悉,该课程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小学五年级至初中一年级),通过趣味实验与生活现象激发兴趣,建立物理思维;中级阶段(初中二年级至高中一年级),系统学习与高中物理衔接内容,强化力学、热学等基础知识;高级阶段(高中二年级),引入量子物理、天体物理等前沿内容,开展科研项目训练,提升创新能力。课程融合讲授、讨论与实践,并依托北京大学教授、北大附中本部教练团队及本校教师形成多层次师资体系,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与个性化支持。
![]()
启动仪式上,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深圳学校党委书记贺昉为刘彦民、段晨阳、黄政、胡俊、丁正和等首批导师颁发聘书。这支由集团物理学科骨干组成的团队,将担负起培养未来科学人才的重要使命。
北大附中本部2024届毕业生、物理奥赛金牌得主张天翊分享了从竞赛到保送北大的成长经历。微软量子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耶鲁大学博士吴越则讲述了“从竞赛到科研”的进阶之路,展现了热爱与坚持的力量。
![]()
![]()
潘豪以“物理与世界观”为主题,结合杨振宁先生的科学精神与日常案例,阐释了物理学在认识世界与推动科技中的核心作用。活动中,潘豪获颁课程导师聘书,未来将持续指导学生开展科研探索。
![]()
初三(2)班李佳滢同学表示,“物理卓越课程并非‘学霸专属’,而是所有同学提升能力、拓宽视野的‘双引擎加油站’。”她期待借助课程与北大附中、北大深圳研究生院的资源,深入探索物理世界。
崔岩在致辞中强调,科学探索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品格与格局的塑造。他鼓励学生以“尊重、自信、阳光、格局、眼界、坚持”为准则,内化卓越,胸怀家国,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推动物理教育,既是为了满足多元化升学需求,也是响应国家战略目标。我们计划当前优先在集团内部积累经验,待时机成熟且力量壮大后,逐步面向更多学校推广。”靳豪在采访中表示,“希望同学们不仅在物理上深入探索,还能对数学、化学、生物、文学、哲学、军事等其他学科产生浓厚兴趣,并持之以恒地钻研,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贺昉表示,“贯通式物理卓越课程”紧扣国家对理科人才的重视,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宗旨。“我们更希望,立足深圳移民城市优势,挖掘优质人力资源,助力国家科技人才储备。”
据悉,“贯通式物理卓越课程”是北大附中深圳学校(集团)推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有效衔接的生动实践。学校表示,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整合优质资源,打破学段壁垒,系统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助力更多学子走向顶尖学府与广阔未来。
深圳晚报记者 陈仪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