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凛冽寒风,吹到了保时捷脸上
封面 I 保时捷官微
作者I 李东阳
报道 I 李东阳朋友圈
时光退回两三年前,或许没有人能想到,被称为豪车“印钞机”的保时捷有一天会销量崩盘,利润暴跌,生无可恋的站在悬崖边上。
近日,保时捷公布了一份“滴血”的财报。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保时捷营收同比下滑6%至268.64亿欧元;营业利润同比下滑99%至4000万欧元,上年同期为40.35亿欧元;营业利润率为0.2%,较上年同期的14.1%也出现暴跌。
![]()
图源:微博@央视财经
一年时间从40亿到4000万,崩盘实在来的有些猝不及防!
事实上,自2021年以9.57万辆的交付量达到顶峰后,保时捷的销量如同踩了香蕉皮一路下滑,2024年交付量仅为5.69万辆,同比下降28%。
如果非要给这般步履维艰的姿态找个解释,在大众的朴素印象里,国产电车异军突击是个最大变数,尤其小米汽车的出现更是摸着保时捷过河,逼得后者一度回应“不将小米视为直接竞争对手”。
可时移势易,保时捷的黄金时代,恐怕很难回去了!
![]()
检验一个品牌豪不豪的试金石除了坚挺的价格之外,那就是有没有抗住逆周期的能力。
作为豪华车销量狂魔的保时捷,正现身说法。
过去一两年里,与遍地开花的新能源品牌正相反,保时捷不是在关店就是在关店的路上。
保时捷曾委婉的称这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瘦身”会综合考量宏观经济环境、客户分布格局、行业发展动态、经销商盈利能力、经销商经营情况及服务能力等多方面因素。
但就在几年前,保时捷留给市场的还是雷打不动的印钞机名声,2020-2023年,保时捷营业利润分别为42亿欧元、53亿欧元、68亿欧元、73亿欧元,在豪车赛道一骑绝尘,但谁也没想到这或许是保时捷最后的荣光。
时代的巨轮滚滚向前,只需两年就足够被赶下铁王座,对于今年前三季度营业利润暴跌99%的情况,保时捷官网公布了五大原因,一是与产品战略调整相关的特殊费用;二是中国市场环境充满挑战,尤其是豪华车赛道;三是与电池活动相关的“一次性”费用支出;四是组织变革费用;五是美国进口关税增加的支出。
![]()
图源:微博@保时捷
说一千道一万,车造好了没人要是最致命的。
今年前三季度,保时捷在中国市场销量下跌幅度最大,同比下滑26%至3.2万辆,国内的中产朋友们似乎一夜之间完成了对保时捷的祛魅。
真不怪中国消费者不努力,长期以来,中国稳定为保时捷贡献三分之一的销量,一度让保时捷考虑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
但消费者没等来豪华品牌的主动邀约,恰逢隔壁的新能源车实在太香,别旧爱赴新欢来的就十分的理所应当。
不过保时捷只是豪车阵营颓势的缩影,就连曾经的中产之光BBA也顶不住时代的浪潮,2024年,宝马中国市场销量为714,530辆,同比下降13.45%;奔驰中国市场销量为68.36万辆,同比下降7%;奥迪中国市场销量为64.9万辆,同比下降10.9%。
悲观的来讲,整个豪车市场没有一个逆流而上的品牌。
再加上保时捷大砍经销商团队、频频献上骨折价、裁员等一系列新闻,刺伤的是保时捷最坚固的面子文化,如果没了“面子文化”的支撑,消费者很难再为信仰充值。
![]()
保时捷不是没做过自救措施,面对销量大滑坡,保时捷早就放下了豪华身段,祭出了违背祖训的降价策略。
于是在去年开始,社交媒体上开始响彻30多玩开走保时捷的消息,这真不是汽车迷的最终幻想,据@新浪科技 报道,有深圳经销商给2024款保时捷Macan 2.0T报出了35.8万元的裸车价格。
这款车的官方指导价是57.8万元,潮起潮落间,一代神车从“加价神话”沦为“打折笑话。
当然熟悉保时捷的朋友都懂,Macan这款车即便上市已经10年,但有关其算不算保时捷的讨论声仍在发酵,甚至一度被称为“换壳奥迪”。
但当降价开始发生在保时捷身上的那一刻,一切豪华说辞都失去了注脚。
尤其部分老车主看着爱车一步步落到这个境地,很难不对品牌丧失信心,这一点车企们深有体会,经常在销售门店看到各自拉横幅维权的消费者就是最好佐证。
这番操作下来,保时捷引以为傲的高端品牌属性势必会受到影响,毕竟坚挺的价格和保值率是衡量一个豪华品牌最外化、最直观的证明。
![]()
图源:微博@保时捷
回望燃油车统治全球汽车市场的那段日子,人们对传统豪车品牌的憧憬离不开精密强劲的发动机、严谨扎实的做工用料,以及百年来积淀的豪华底色。
但如今是电气化的时代,三电和智能化比拼无情的将传统豪车抛在了身后,想要重新赢回竞争力就得从新手阶段学起,一切都不再容易。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今年第一季度保时捷销量下滑时,CEO罕见的出面做出解释,表明保时捷如今的境遇与小米汽车无关。
够不够震撼,一个纵横全球市场的超豪华品牌,需要主动澄清自己和一个成立一两年的竞争关系,或许只有那句歌词足够表达心情:
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
保时捷已经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但相比于其他转身缓慢的品牌,保时捷其实在电动化转型的路上相当激进,但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
![]()
保时捷的危机意识极为敏锐,早在2014年,就开始开始规划电动化标杆项目Mission E,面对不同新技术投资毫不手软。
首款纯电车型Taycan的亮相更是让市场震惊,保时捷采用800V高压架构和CTB技术,光是预售就斩获3万份订单。
在赢得开门红后保时捷表露了野心:2025年纯电和插混车型占总体销量的一半,到2030年,纯电车型比重超过80%。
但关键时刻,保时捷的合作伙伴大众拖了后腿,电子电汽架构这一块迟迟解决不了,导致保时捷错过了新能源最迅猛发展的那段时期。
最要命的是保时捷赶上的是一个早已“面目全非”的电动化市场,2024年,纯电Macan起售价直接定在了72.8万元,经销商们一度进行逼宫,毕竟美国市场才卖57.7万,这个价就是不想诚心卖车。
而且这一年的国内新能源市场卷成了麻花,价格战的硝烟吹拂到了每一处,全年降价车型多达227款。
再加上保时捷主打的是动力,但动力在新能源领域向来不是新鲜东西,而且其他友商已经朝着智能驾驶的路上狂奔,保时捷更加无所适从。
咱们对国产新能源品牌的车祸事件极为熟悉,但鲜少有人知道其实保时捷在前几日一连发生了3起新能源车燃爆事故,在安全这一块同样让消费者人心惶惶。
![]()
图源:微博@红星资本局视频
好的一面是,保时捷正不断适应当前局面,稳住阵脚防守反击,新帅潘励驰正推动保时捷中国2026年重启“进击模式”,放出了两年内赢回中国市场的豪言。
除了火速调整经销商阵营,还将启用一项名为“睿境计划”的门店升级计划,同时在门店推广数字化零售及服务系统;研发与营销方面,采取更加本土化的方式,为中国消费者量身定制产品与功能等。
没有直观数据显示享界、理想、蔚来等品牌切走了保时捷多少蛋糕,但在新与旧的浪潮激荡中,保时捷的阵痛已经说明了问题。
在豪华新能源汽车领域持续发力,努力跟上时代的脚步是保时捷必须要做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