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台湾问题上发表一系列不当言论,取消访华行程,可以说德国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碎,默克尔在卸任总理一职的时候说过,中国是德国不可替代的伙伴,一旦中德背道而驰,对德国乃至欧洲来说,都是一种伤害,然而如今的德国甚至整个欧盟显然不以为意。
但现实的窘境却又迫使他们不得不看向中国,稀土管控直戳德国工业肺管子,部分德企更是为了获得中国的稀土出口许可,向中方提交了敏感的供应链资料,而德国外长也被德国国内骂的体无完肤,面对这种情况,德国外长找补,表示只是推迟了访华,并不是取消,但德国如果不正视中德关系,访多少次华也无济于事。
欧洲成主力市场
说起车,奔驰、宝马、奥迪和大众都是德国制造业的象征,而数十年前,国内也为拥有一辆这样的车而自豪,然而如今的局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今年慕尼黑车展上,奔驰高管高调宣战,直言奔驰已经在电动汽车领域跻身顶尖行列,因此奔驰无需惧怕中国。
![]()
但现实却并不是如此,超百家中国车企强势登陆,数量跟上一届比起来,上涨了近五成,直接将德系主场变成了中德对决的擂台。
而展台下,欧洲消费者更是用实际购买力讲述着另一个故事,根据数据显示,在今年上半年中,中国品牌在欧洲的市场份额直逼奔驰的5.2%,占到了5.1%,而随着三季度汽车出口数据的出台,中国在全球电动车市场的流向进一步明晰,墨西哥取代中国成为了中国汽车出口第一大目的国,与此同时,欧洲市场成为了中国电动汽车的核心区域,在9月德国以10534辆跻身前十。
![]()
德媒拉响最高警报,高呼决定德国汽车命运的时刻已经来到,再不革新就等着进博物馆。
从模仿者再到如今的“千店计划”,中德车企的变化反更深层次反映出了中德制造业的变化。
德国,一个老牌工业强国,但德国忘了,德国自己就是靠着学习英美快速崛起的国家,而如今却没有勇气放下身段,向一个文化迥异的东方国家学习?
从合作伙伴到战略竞争对手,德国如今只觉得自己在供应链上受制于华,跟着美国的步伐,开始不断对华商品加征更高的关税,试图通过单向惩罚而不是互利共赢的方式,来与中国打交道。
德国外长找补
而出任德国外长一职不久的瓦德富尔,其一系列举动更是加剧了中德关系的紧张。
强调要将中国视为“制度性竞争对手”,还以所谓的“规则与对等原则”为由要对华竞争,眼下更是在访华前夕妄议台湾话题,随后还临时取消了访华计划,要知道这种事在中德关系史上非常罕见,上一次发生类似的事还是在1996年。
![]()
可见,默茨政府嘴上说要访华,但实际上默茨政府并非全心全意与中国谈合作,打交道。
戏剧的是,德国政府还企图将锅甩给中国,甚至在10月24日举行的欧盟峰会上,还鼓动马克龙,动用《反胁迫工具法案》来反制中国的稀土。
但现实却让默茨政府的“强硬”,看起来犹如笑话一般,德企直接发出警告,表示中国一旦停止供应稀土,或面临不得不“停工停产”的可能,甚至为了获得稀土,部分企业已经按照中国制定的游戏规则,提交供应链资料,放弃稀土储备。
实际上,中国对德国以及欧盟已经仁至义尽了,欧盟跟随美国的步伐,针对中国,当中美针锋相对之际,中国还是为欧盟的稀土申请加快了审批。
![]()
但中国也不是毫无原则的,针对德国临时取消访华计划,外交部在27日正式回应到,中方始终从战略的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处理中德关系,在当前形势下,中德双方更应该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推动两国的关系沿着正确的轨道向前发展。
中方这话其实已经给德国对中国的态度指明了方向,中德关系的方向的正确,都在德国自己手里。
德国应该明白,除了稀土,如今的中国市场也是德国无法割舍的存在,根据数据显示,在今年前八个月,中德以19亿欧元的优势,超过了美德的贸易总额,而在对华投资上,更是豪掷了73亿欧元,其中40%以上流向了中国汽车行业。
![]()
不得不说,与德国政客相比,德国企业更清醒。
德国外长找补,表示只是推迟,并不是取消访华,但中德关系的本质,在于德国对待中国的看法,如果继续把中国视为“该被惩罚的对手”,而不是“值得学习的伙伴”,最后被困住的,不是中国,而是一直活在过去的欧美。
信息来源:《德国外长找补:是推迟,非取消,将尽快与中方通话并重新安排行程》观察者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