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28日讯 当城市仍在夜色中沉睡,晨光尚未划破天际,那一抹抹醒目的橙色身影,已悄然穿梭于寂静的街头。沙沙的扫帚声,是城市清晨最动听的序曲;日复一日的坚守,是风雨无阻的承诺。他们秉持“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环卫初心,用手中扫帚扫去尘埃,以额角汗水浸润文明,他们不仅是扮靓街巷的“城市美容师”,更是以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平凡岗位迸发创新巧思、面对名利始终淡然如初的身姿,成为默默守护整座城市温暖和烟火的力量。值此第31届山东省环卫工人节,我们特别推出优秀环卫工作者事迹系列报道,让目光聚焦这些平凡岗位上的追光者,聆听他们闪光的故事。
在无数个清晨,城市还未苏醒之时,邹平市的街头已响起垃圾清运车的轻响——驾驶座上,韩同意的身影准时出现。多年来,他以车为伴、以岗为家,在酷暑寒冬里穿梭街巷,在传统佳节中坚守岗位,用日复一日的奔波,为城市擦亮洁净底色。
逆行出征,以“坚守”诠释担当
垃圾清运是城市运转的“生命线”。在韩同意心中,这份看似平凡的工作,承载着沉甸甸的责任。疫情来袭时,这份责任更显厚重。隔离点垃圾清运风险高、任务急,许多人望而却步,他却第一时间主动请缨。
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他化身“逆行者”,一次次穿梭在风险区域。汗水浸湿衣衫、呼吸渐渐急促,他始终没有停下脚步,只一句“这里需要清运,不能等”,便扛起了别人不敢担的重担。没有豪言壮语,唯有坚定地行动,将担当刻进每一次清运的路程里。
精研细改,以“匠心”破解难题
手握方向盘,韩同意不只是驾驶员,更是车队里人人信赖的技术专家。多年行车经验让他摸清了车辆的“脾气”,无论是驾驶技巧还是故障排除,他都烂熟于心,还常常主动把经验分享给同事,帮大家解决实操难题,“韩师傅”的称呼,是同事们对他的认可,更是对他钻研精神的称赞。
过去,车辆“跑冒滴漏”是行业顽疾——既污染路面,又增加维修成本。韩同意偏不信这个邪。工余时间里,他围着车辆转、对着部件看,反复观察、试验、调整,上百次的尝试后,终于彻底攻克难题。仅此一项改进,每年就为公司节约维修成本约5万元,减少污染清理费用近3万元。
他还牵头推进多项小技改,优化车辆部件、调整作业流程,看似不起眼的创新,年均能为公司节省维修及耗材成本2万余元。点滴积累的改进,让“工匠精神”在平凡岗位上闪闪发光。
为民着想,以“引领”温暖人心
从普通司机成长为营运班班长,韩同意肩上的担子更重了,目光也从“开好车”延伸到“服好务”。他发现,垃圾清运车的噪音偶尔会影响居民休息,尤其是早晚时段,容易干扰老人和学生。
为此,他带着班组反复调研,提出了“错峰清运+降音操作”的建议,避开上班高峰、居民午休和学生放学时段,将车辆怠速调至最低,最大限度减少噪音。这个充满人情味的方案被公司采纳推广后,居民投诉量显著下降,他也因此荣获集团“最佳合理化建议成果奖”。
作为班长,他始终带头冲锋。疫情期间带领团队清理医疗垃圾,日常里帮小区清运大件垃圾、处理堆积的落叶树枝。在他的带动下,班组凝聚力、战斗力大幅提升,工作效率更高、成本控制更优,他个人也多次获评公司“优秀员工”。
韩同意用车轮丈量责任,用匠心守护洁净,日复一日的坚守、精益求精的追求,在垃圾清运这条平凡的道路上,走出了属于新时代环卫人的不凡风采。
闪电新闻记者 吕敏 通讯员 侯景昊 赵浩杰 滨州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