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手的商标,想用在新产品上却被告知“侵权”?明明做餐饮的,转让来的商标却没法用于连锁加盟?不少老板在商标转让时踩的最大“坑”,其实是没搞懂商标分类这回事。
今天就用大白话拆解商标分类的核心逻辑,帮你花对钱、护好牌。
![]()
一、商标分类是什么?
全世界商标依据《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俗称尼斯分类)被统一划分为45个大类。其中,1-34类属于商品类别,像衣服、软件、啤酒等;而35-45类则归为服务类别,涵盖餐饮、广告、教育等。
一个商标名称搭配一个类别,就能构成一份独立的商标权。倘若在注册商标时选错类别,那无异于给品牌开了个巨大的后门,让其他不相关的人或企业有机会来分一杯羹。
二、为什么要死死盯住分类?
(一)核心类别:品牌的“命根子”,必须拿下!
不同行业在商标类别选择上有着明确的侧重点,这关乎企业核心权益的保护。
对于服装行业而言,第25类是其核心命脉所在,该类别商标权的稳固与否直接影响品牌在服装市场的生存与发展。
企业在商标转让前,应先明确自身的盈利模式,由此确定类别,此类别即为企业的核心类别,是商标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防御类别:给品牌穿上“金钟罩”
品牌运营中,为防他人“蹭名气”,企业要对关联商标类别全面保护。明确核心业务类别后,要考量可能关联的其他类别。
企业可思考“哪些行业易蹭热度”,将对应类别定为防御目标,采取注册措施,构建商标保护体系。
(三)未来类别:为明天的“你”提前圈地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若有未来拓展业务的计划,例如当前从事服装行业,未来打算涉足香水、包包领域,那么就需要提前关注相关商标类别。
提前对这些类别进行商标布局,能够避免未来因商标问题产生高额费用支出,为企业节省大量成本。
三、商标类别的避坑指南
(一)问清“指定项目”,别只看大类!
在商标注册与使用体系中,每一大类商标之下细分有数量众多的具体商品或服务项目,企业应将有效范围精准对应至这些具体的指定项目。
在商标转让前,务必仔细核对该证书上“核定使用商品/服务”的详细列表,确保所购商标的指定项目能够全面覆盖自身的业务范围。
(二)警惕“群组”的陷阱
尼斯分类中,每个大类又分若干个“群组”。同一个群组内的商品被视为类似商品;但不同群组,即使在同一大类,也可能不类似。
![]()
(三)“全类别注册”是终极梦想,但量力而行
把45类全拿下当然最安全,但成本极高。对于大多数创业者,我们的建议是:“核心类必须保,关联类要考虑到,防御类看预算。”集中火力,先把命脉抓住。
商标转让不是简单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更像是一次精密的战略布局。而商标分类,就是你的战略地图:地图看得清,品牌之路才能走得稳。千万别让一个类别的疏忽,成为你未来品牌大厦崩塌的裂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