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寻找中国资产轴(六):房产这4年,发生了什么事?》)
湖北省近期在国有“三资”(资源、资产、资金)管理改革推进会提出:“一切国有资源尽可能资产化、一切国有资产尽可能证券化、一切国有资金尽可能杠杆化”。
这“三化”与“三个一切”,引发社会热议。
“三个一切”的提法虽是首次露面,但其解题思路已在实践中有多个层面的应用。我们来看一个“三资”改革引发巨变的典型案例——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
阳新县“巨变”,这是什么意思呢?
来看三条信息——
第一条
2019年,阳新县摘掉戴了30年的“贫困县”帽子,当年首次跻身中部百强县,位列第96位。2024年,阳新县将这一排名提高到了第48位,并明确表示,力争在2026年达到全国百强门槛。
第二条
2021年,阳新县GDP首次突破300亿元大关,达到335.75亿元。2023年,阳新县GDP为494亿元,增长17%,增速全省第一。到2024年,这一数字已跃升至536亿元,以7.3%的增速名列全省前茅。
第三条
《黄石日报》消息,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10月1日至7日),黄石市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达3.18万平方米(共236套),较2024年同期(3.03万平方米、243套)上升4.95%;销售额突破2.22亿元,与2024年同期(1.81亿元)相比大涨22.65%。其中,黄石市认购164套,销售面积2.29万平方米,总价1.75亿元,贡献了全市超半数成交量。大冶市认购16套(面积0.19万平方米,总价0.12亿元),阳新县认购56套(面积0.70万平方米,总价0.35亿元)。阳新县的购买力已成为支撑黄石市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力量。
那么,阳新县凭什么呢?
![]()
阳新县地理位置(百度地图)
![]()
《湖北日报》2025年6月关于阳新县房地产市场热度攀升的报道
盘活矿山,占据行业高点
阳新县从国家级贫困县到中部百强县的蜕变,是一个系统性逆袭的故事。“三资”的盘活,在其中具有关键性意义。
例如,阳新县当地多山,具有丰富的石灰石矿产资源,即“山多石头多”。
此前,阳新县“靠山吃山”的矿石开采,以“散、乱、小”为特征,缺少技术含量,属于资源消耗型,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环境污染、产品单一、产业链短……总之,生态代价大,经济效益低。
随着时代发展,砂石行业出现了颠覆性机会。
2016年起,长江流域持续开展非法采砂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违规采运行为。随着环境治理行动及长江流域的“禁、限采”升级,长江中下游砂石市场由河道天然砂开采转向规模化机制砂石生产。阳新县当地山上适合生产高标号机制砂的石灰石矿产优势显现了出来。
这场采砂的变局,不只是采砂源的转变,更是由资源消耗向绿色生态化发展的产业升级——矿石开采与科技融入、生态建设同步发展。阳新县借此机遇,对于本地的采砂业进行了盘活及全面升级。
阳新县采砂业的盘活与升级,有两家代表性企业:阳新娲石(阳新县当地龙头企业)及华新水泥(行业性国有龙头企业)。
阳新娲石
2020年3月16日,由国资平台引入民营社会投资的阳新娲石矿投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其社会投资方(湖北娲石万世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65%,地方国资(阳新县国有矿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35%。同年7月,该公司成功竞得阳新县富池镇曹家山矿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权,可采储量达1.2亿吨,并计划投资20亿元建设年产2000万吨机制砂、5000吨/日水泥熟料生产线及配套物流体系。
华新水泥
2020年5月20日,华新水泥主导的全球最大机制砂项目、整合国有资本与矿权的黄石华新绿色建材产业有限公司成立。华新水泥出资12亿元(持股比例60%),黄石城投与阳新县国资各出资4亿元。项目涵盖1亿吨/年机制砂石生产线,原料矿山为阳新县富池镇夏家山矿区,资源量达1.88亿吨水泥用灰岩及5902.7万立方米建筑石料用灰岩,并于2021年11月成功竞得采矿权,实现矿产资源向工业资产的法定化、规模化转化。该项目还被纳入湖北省“十四五”重点规划。
发展概况
2022年,华新水泥亿吨机制砂石项目在富池镇启动建设,配套数字化绿色矿山与智慧物流体系,全面投产后机制砂年产能达1亿吨,成为全球单体最大机制砂生产基地。
2024年,娲石一期1000万吨/年机制砂生产线建成投产,产销两旺;华新水泥“万吨线”熟料生产线累计产值超17亿元,实现水泥与骨料协同运营。
2025年,娲石二期1000万吨/年生产线进入建设冲刺阶段,预计2025年底全面投产;2025年上半年,娲石水泥实现各类建材产销1500万吨,绿色建材占比显著提升。
2024年,阳新原材料产业集群25家规上企业实现总产值390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7成以上。预计到2026年,阳新县原材料产业集群总产值将突破500亿元,培育百亿级、50亿级领军企业3家以上。
在当前长江中下游砂石市场供需过剩、价格承压、中小矿山关停的背景下,阳新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与环保投入,使得砂石产业不仅具备显著竞争优势,更成为全国机制砂石行业绿色化、规模化、一体化转型的标杆。
阳新县的矿产优势,也得益于南方砂石市场对长江水域的依赖。
阳新县地处长江黄金水道与武九客专、大广高速交会节点。阳新娲石由此自建3个万吨级码头,皮带廊道直连港口,大幅降低物流成本。相较长江中下游其他区域,阳新机制砂石具备“低成本、高稳定、高品质”三重优势,成为湖北、江西、安徽等地重点基建项目的优先供应源。
通过资源的资产化(如矿权出让)、资金的杠杆化(社会资金的引入)以及产业生态化,阳新县实现了由单纯卖资源向高端建材制造业的升级,完成了从行业弱势到占领行业高点的转变。
《黄石日报》:盘活六类关键资源
阳新县的“三资”盘活,也并不只是矿产资源,还包括生态资源、闲置资产等。
2025年8月13日,《黄石日报》发布题为《深化大财政体系建设,阳新盘活六类关键资源》的报道。报道指出,阳新县“推进国有‘三资’管理改革走深走实,盘活六类关键资源,成效明显。”
六类关键资源包括——
1.矿产资源
阳新县以“矿权出让”,推进砂石资源处置,累计实现矿权出让收入、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58亿元,并推动“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升级。
2.水利资源
阳新县推动水利资源特许经营权的出让。如阳新县农发公司以1.88亿元竞得网湖10年特许经营权,并以滩涂养殖许可证融资2.4亿元,通过联合湖北联投集团设立供应链基金,带动社会资本投入5亿元以上,构建涵盖鱼苗孵化、生态养殖、深加工的水产全产业链。此外,依托仙岛湖水资源优势打造仙岛湖景区和湖北旅游新地标“天空之城”,让当地居民吃上“旅游饭”。
3.土地资源
近年,阳新县每年谋划十大盘活项目。2022年以来,该县处置闲置土地2642.9亩、消化批而未供土地10356亩,优先保障重点产业项目。如2025年新开工的新塑可降解环保中空箱项目,利用海润沥青闲置用地,一期投产后年产值预计达20亿元。
4.能源资源
阳新县推动能源资源高效利用,抢抓风光发电资源开发利用试点县建设机遇,全面普查全县风光发电资源,谋划了阳新西风电场、阳新南风电场、“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兴国风电场及黄颡口光伏电站、分布式光伏项目等5个项目,计划总装机40万千瓦。
5.林业资源
阳新县以“林下经济”,推动林业资源绿色增值。该县七峰山林场盘活林场闲置资金40万元,年收益10万元,正在申报全省盘活林地、林木、林生态资源改革试点。同时,该县积极探索碳汇项目,谋划50万亩国家储备林项目,正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
6.数据资源
阳新县以“云端赋能”,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以“数公基”建设为契机,开展数据资源体系建设,已建成县级一体化大数据平台,推动数据资源从“分散存储”向“资源共享”升级。
《黄石日报》分析认为,盘活六类关键资源的成效,是深化国有资源资产化的重要举措,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黄石市与阳新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比较
(据《黄石统计年鉴》)
黄石全市
2014年+9.0%
2015年+1.0%
2016年+8.2%
2017年+8.2%
2018年+9.0%
2019年+9.8%
2020年-5%
2021年+17.3%
2022年+11.3%
2023年+10.2%
阳新县
2014年+13.3%
2015年+2.5%
2016年+2.5%
2017年+8.0%
2018年+5.4%
2019年+8.4%
2020年-21%
2021年+15.5%
2022年+13.5%
2023年+78.0%
![]()
黄石市与阳新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率比较图,显示2021年前,阳新县增速基本低于黄石市水平,在2022年后,阳新县工业增加值增长幅度超越黄石市总体水平,2023年大幅增长
黄石市两大主要经济区大冶市与阳新县固定投资增幅比较
(据《黄石统计年鉴》)
大冶市
2014年+21%
2015年+17.9%
2016年+20.0%
2017年+14.0%
2018年+11.0%
2019年+12.7%
2020年-18.3%
2021年+20.9%
2022年+16.7%
2023年+6.4%
阳新县
2014年+21.8%
2015年+17.1%
2016年+18.1%
2017年+16.1%
2018年+10.8%
2019年+12.5%
2020年-18.6%
2021年+30.1%
2022年+24.7%
2023年+11.0%
![]()
黄石市两大主要经济区大冶市与阳新县固定投资增幅比较图,显示2021年后,阳新县固定投资增长幅度持续超越大冶市
“三资”的盘活,拥有多个层面及广阔的空间。阳新县的例子让我们看到,在机遇面前,盘活当地优势资源,做好资产化,当地经济将会展现出怎样一幅图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