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问题一直是全国人民心中的死结,而在最近,这个结似乎有了解开的趋势。
这几天最热闹的就是郑丽文当选国民党主席,这在台湾地区的政治结构中掀起了不小的影响。
最令人激动的就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了首个涉台的纪念日,让台湾地区的归属有了更明确的证明。
另一边美国方面的态度就耐人寻味了,美媒直接对着赖清德开骂,这种场面着实罕见。
那美国这次为何突然对赖清德开炮?最近出现的诸多变数,给两岸释放了怎样的信号?
鲁莽的领导人
近期美国知名媒体《TIME》(时代周刊)发表了好几篇文章,通体都是在说赖清德是一个“鲁莽的领导人”。
而且这几篇文章的论调,还都是拿他和蔡英文作比较。
这两人都是实打实的“台独”分子,都是全国人民的眼中钉,用老百姓的话说“都不是什么好鸟”。
美国媒体将这两人进行比较,无非就是夸赞蔡英文沉着冷静之类的虚话,以此来衬托赖清德的鲁莽。
就是说美国现在真的是变来变去的,一点准信都没有。
当初美国要对中国施压,恨不得把台湾省武装到牙齿,蔡英文为了迎合美国,还将台湾地区的兵役延长一年。
赖清德上台之后,不光延期了,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加码了,之后多个政策都是在迎合美国。
但现在却落得了这个结果,什么事都做了,还是不落好,只能说是赖清德自作自受。
而美国媒体态度的转变,很大可能是美国政府准备出卖台湾地区了。
现在的两岸局势不断加压,统一之势愈加明显,美国明显发现捞不到好处,于是决定弃车保帅。
这也能看出,在美国能帮“老爷”眼里,值得利用的时候你怎么都好,没有价值了你就是路边的石头。
现在的赖清德就有点“石头”的感觉,要还是没有认清现实,就只能被车轮才在脚下。
而最近大陆的态度也着实令人兴奋,尤其是全国人大的动作,更是让人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光复纪念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将10月25日设立为台湾光复纪念日,这一举措被台湾时事评论员蔡正元称为“早该完成的历史交代”。
其意义首先体现在法理根基的强化,蔡正元在《环球时报》专访中明确指出,“台湾光复”一词源于《开罗宣言》的“restore”(归还)表述,后经《波茨坦公告》确认,1945年台北受降仪式完成法律程序闭环。
这一纪念日的设立,正是对民进党当局“台湾没有光复节”等歪曲言论的直接回应。
更深层价值在于对抗“去中国化”叙事,民进党长期以“终战”替代“抗战”,试图割裂台湾与祖国的历史联系。
而纪念日通过官方仪式与民间传播,唤醒共同记忆:从《开罗宣言》法理教育到抗日英雄余清芳事迹传播,逐步夯实“两岸同属一中”的共识基础。
正如蔡正元所言,这是“用历史事实筑牢民族认同”。
郑丽文掌舵
10月18日,郑丽文以50.15%得票率当选国民党主席,其鲜明的两岸立场带来新期待。
作为从民进党转投国民党的领导人,她始终强调“我是中国人,根在中国”,这一表态被蔡正元评价为“翻转绿营洗脑的关键一步”。
胜选后,她明确将“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作为核心纲领,延续了国民党推动两岸和平发展的传统。
这种立场转变蕴含务实价值。当前台湾经济受两岸关系影响面临困局,郑丽文的路线与大陆“深化交流合作”的期待高度契合。
正如中国网评指出,坚持九二共识是破解台湾民生困境的“金钥匙”,2008至2016年的“黄金八年”已证明,两岸合作能让台湾农产品、科技产业获得广阔市场。
此外郑丽文获得深蓝阵营与退伍军人支持,显示国民党内部在两岸议题上的凝聚力提升,为后续交流减少了内部阻力。
结语
从光复纪念日的历史锚定到郑丽文的现实表态,两岸关系正沿着“历史共识—现实合作”的路径前行。
唯有坚守一个中国原则,才能让和平发展的红利真正惠及两岸民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