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为什么LCD屏无法显示纯正的“黑”?

0
分享至

你有没有在手机上修过夜景照片?

明明对着教程把暗部拉到最低,想还原深夜路灯下的深黑街道,可屏幕上的天空还是泛着一层洗不掉的灰;

反观朋友的手机,同样的照片,暗部能黑得干净,连路面砖缝的阴影细节都清晰。

明明都是屏幕,

为啥你的 LCD 屏就是 “黑不下去”?


要搞懂这事,得先从显示技术的 “祖孙三代” 说起 —— 毕竟每一代屏幕的诞生,都是在解决上一代的麻烦后,又留下了自己的新问题。

一、显示技术迭代史

咱们现在习以为常的 “轻薄屏幕”,其实是踩在两代前辈的肩膀上发展来的。


早期的电子显示器分类

1. 第一代:阴极射线管CRT

人类对 “把图像投到平面上” 的执念,早在 19 世纪就开始了。1800 年代,英国物理学家威廉・克鲁克斯发明了阴极射线管(CRT),这东西像个 “密封的玻璃炮管”,为后来的显示技术埋下伏笔;1897 年,德国物理学家 K.F. 布劳恩用 CRT 做成了示波器,第一次让电信号变成了可见的光斑,显示技术才算真正 “破土而出”。


阴极射线管照片

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集成电路和个人计算机像 “催化剂” 一样,让显示设备从 “笨重的实验装置” 变成 “家家户户能用的东西”——CRT 显示器开始普及,它的核心是 “电子枪 + 荧光粉”:电子枪像精准的 “喷漆枪”,射出的电子束经偏转线圈控制方向,穿过荫罩,轰击屏幕内侧的红绿蓝荧光粉,撞出光来形成图像。但 CRT 太沉了,21 寸的显示器能有十几斤,人类开始找更轻便的方案。


阴极射线管显示器

2. 第二代:液晶显示LCD

真正把显示器从 “大铁块” 变成 “薄卡片” 的,是液晶显示器(LCD)。液晶最绝的本事就是 “薄” 和 “平”,像把果冻压成了透明薄片,最早只用来显示电子计算器上的数字(你小时候玩的计算器屏幕,就是最原始的 LCD)。


市场上类型多样的液晶显示屏

后来随着技术改进,LCD 开始 “开疆拓土”:先钻进家电的显示屏(比如微波炉、空调的控制面板),再取代电脑的 CRT 显示器,甚至打开了 CRT 永远进不去的笔记本电脑市场 —— 有了 LCD,笔记本才能做得像书本一样薄,揣进包里就走。再后来,手机、PDA、数码相机的小屏幕,也全靠 LCD 撑场面;最后连电视都换成了 LCD,彻底把 “大屁股电视” 送进了废品站。

可以说,LCD 作为第二代显示器,最大的贡献就是让 “轻薄平板显示器” 从不可能变成了日常。

3. 第三代: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20 世纪末,一场 “显示革命” 悄悄来临 —— 这就是 OLED。

其实早在 1979 年,
美籍华裔教授邓青云就在实验室里偶然发现了有机发光二极体,第一次摸到了 OLED 的 “门把手”;直到 1987 年,他和 Steven Van Slyke 用超薄膜技术做出了双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同年他又和同为 Eastman Kodak 公司的
Steven Van Slyke 发表了 OLED 基本结构的论文,这篇被称为 “第一篇 OLED 论文” 的研究,才算正式把 OLED 从 “实验室好奇” 变成 “可落地的技术”。


第一篇OLED论文发表在APL上

此后 OLED 的发展像 “开了加速器”:1990 年,Burroughes 等人用共轭高分子 PPV 做发光层,让 OLED 从 “小分子” 走向 “高分子”;1993 年,N.C.Greenhaml 团队在两层聚合物中间加了载流子注入层,像给 “电流搭了座桥”,让发光效率翻了几十倍;2000 年,Kristiaan Neyts 等人在电极间加了反射层(DBR),进一步 “锁住光”,效率又上了一个台阶;2005 年,三星推出 40 英寸 OLED 电视,把 “小屏幕的蜡烛” 做成了 “大屏的灯墙”,正式开启 OLED 大屏时代。后来昆山维信诺、黄维扬团队等不断优化寿命和成本,OLED 才真正走进我们的手机、导航仪,变成 “口袋里的显示神器”。


OLED之父邓青云教授

二、为什么LCD无法显示纯正的黑?

LCD 的完整结构其实是:

→ 背光板(常亮的 “路灯”)

→ 扩散膜(让光均匀)

→ 下层玻璃基板(嵌着薄膜晶体管 TFT,相当于 “窗帘开关”)

→ 液晶盒(“智能窗帘” 本体)

→ 上层玻璃基板(贴着彩色滤光片,“染色滤镜”)→ 偏振片(“方向筛子”)。


其中 TFT 是关键:它像每个像素的 “专属控制器”,通过改变电压,控制液晶分子的扭转角度 —— 这就是 “窗帘开合” 的动力。

LCD 能做到轻薄,靠的是 “借光显示”,但这也让它永远绕不开 “漏光” 的死穴 —— 更关键的是,它的发光思路从根上就和 OLED 拧着来,这才是它 “做不出纯黑、对比度低” 的核心原因。

1. 唯一 “不会自己发光” 的电视屏

在所有电视用的显示屏里,LCD 是独一份的 “透过型选手”—— 它自己发不出任何光,全靠背后的 “路灯”(早期是荧光灯,现在多是 LED 背光)帮忙。就像你想在暗屋里看书,必须开台灯照书页,LCD 的 “书页”(液晶层)本身不亮,全靠 “台灯”(背光)的光透过来才能显影。

这种 “靠别人发光” 的体质,直接导致了一个问题:想让 LCD 像 OLED 那样 “局部飙亮度”,根本做不到。

OLED 的每个像素是 “独立蜡烛”,想让哪根蜡烛特别亮,直接多给它点 “燃料”(电流)就行;但 LCD 的 “路灯” 是整体亮的,亮度一旦调好就固定了 —— 你没法让客厅的路灯只照沙发那一块,还把亮度调到最高,其他地方不照。

2. 越想暗,越容易 “泛白”

LCD 显示画面的逻辑,本质是 “减法”:背光板发出满功率的光(相当于路灯开到最亮),然后靠液晶分子的 “窗帘” 来 “减光”—— 想显示灰色,就把窗帘拉一半,漏一半光;想显示黑色,就把窗帘全拉上,尽量挡住光。

但问题来了:“路灯” 亮度固定,想让画面暗一点,只能靠 “拉窗帘”,可窗帘永远拉不严(液晶分子扭转不到 90°);更麻烦的是,要是为了让亮部更清晰,把 “路灯” 调得更亮,那 “窗帘” 没拉严的地方(本想显示黑色或暗部),漏进来的光就更多,直接变成灰蒙蒙的 “泛白”。

三、OLED:“蜡烛阵列” 的发光革命

OLED和显像管电视机等都是自发光型,通过电流在闪耀部分和发光部分急剧流过,或者说是电压急剧上升。无论多高的"闪耀度",都可以投入相应的电流,得到相应的亮度。也就是说,可以实现无论多高的最高瞬间亮度。这是显像管、等离子显示(PDP)、OLED等自发光型显示屏的特性。

1. OLED的结构细节

OLED 的结构相对LCD更复杂一些:

→玻璃基板

→阳极(铟锡氧化物 ITO,“透明的导电膜”)

→空穴注入层(HIL,“欢迎空穴的迎宾员”)

→空穴传输层(HTL,“空穴的传送带”)

→发光层(EML,“蜡烛芯”)

→电子传输层(ETL,“电子的传送带”)

→电子注入层(EIL,“欢迎电子的迎宾员”)

→阴极(金属层,“电子的仓库”)。

中间还加了电子阻挡层(EBL)和空穴阻挡层(HBL),像 “检票员” 一样防止载流子跑错层,让电子和空穴乖乖在发光层相遇。


2. 有机发光层的秘密

阳极、阴极两电极施加直流电压后,阳极侧的空穴与阴极侧的电子,将分别从电极注入有机膜内部。

从化学视角分析,这一过程伴随明确的氧化还原反应:有机分子在与阳极接触的界面发生氧化反应(即失去电子),而在与阴极接触的界面则发生还原反应(即获得电子)。


电子和空穴一边跳跃一边“再结合”

此后,被注入有机膜的电子、空穴等电荷,会以分子间 “跳跃” 的运动形式,朝着对面的电极方向移动。

接下来,注入的空穴与电子迁移至发光层,在此处相互匹配并发生结合,该过程定义为 “再结合”。 再结合会使有机分子能量被激活,电子状态从稳定的基态跃迁至高能级的激发态;而激发态极不稳定,电子会快速回落至基态,此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即表现为 “光”。

3. 为什么OLED的器件结构有那么多层?

OLED的核心是“发光层”采用有机物质,通过向有机材料通入电流实现发光,而发光层之外的电极等部件则使用铝这类无机材料。但有机层(发光层)与铝之间的界面结合性极差,就像水与油、人的肌肤与岩石强行结合一样难以相容。

为解决这一相容性差的问题,研究者在中间加入“缓冲”层,这也正是OLED采用多层结构的核心优点。


有机分子发光的量子视角

具体来看,阳极侧使用名为ITO的透明电极,在阳极与空穴传输层之间会插入作为缓冲的空穴注入层;阴极侧(不透明)同样使用铝等金属,因此也需要在电子传输层与发光层之间插入电子注入层。

各层的作用不仅在于提高层与层之间的结合性,例如使用适合电子传输的材料能加速电子移动速度,使用电子注入性好的材料可提升电子注入效率。

四、物理限制与技术突破的博弈

对显示技术的追求,本质是在 “解决上一代问题” 和 “突破新物理限制” 之间反复博弈:

  • CRT 解决了 “把电信号变成图像” 的问题,却栽在 “大、重、费电” 的物理结构上;

  • LCD 突破了 CRT 的体积限制,却因 “被动借光 + 减亮度” 的逻辑,留下漏光、低对比度、视角差的短板;

  • OLED 用 “主动自发光 + 加亮度” 的思路,把 LCD 的短板全变成了长板,却面临有机材料衰减的量子力学约束。

“显示技术的演进,就是用新材料突破旧物理限制的过程”。未来的 Micro LED 技术,有望结合 LCD 的耐用性与 OLED 的纯黑性 —— 它把 “小蜡烛” 换成了 “微米级 LED 芯片”,既没有有机材料的衰减问题,又能独立开关实现纯黑,但目前仍需突破 “巨量转移” 的难题(要把几百万颗微米级芯片精准贴在屏幕上)。

这恰是科技最迷人的地方:物理规律像一道无形的墙,而人类总能找到新的材料、新的结构,在墙上开一扇新的窗。

参考文献

[1]城户淳二.有机电致发光——从材料到器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林思媛,吴一全.基于视觉的液晶屏/OLED屏缺陷检测方法综述[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24,29(05):1321-1345.

[3]邓青云.OLED 的发明过程与产业发展. 手机报在线网,2016.

[4]众里寻他千百度,OLED 发光材料新突破. 澎湃新闻,2020.

[5]王志奇.关于高端显示技术OLED的研究[J].吕梁学院学报,2024,14(02):20-23.

[6]刘恩科,朱秉升,罗晋生,等.半导体物理学:第7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7]毛学军,沙祥.液晶显示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8]肖运虹.显示技术[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9]高鸿锦,董友梅,等.新型显示技术:上册[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4.

编辑:Meyare

本文转载自《中科院物理所》微信公众号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情侣在巴塞罗那秀恩爱 梅西路过!男子两次回头:当场懵了

情侣在巴塞罗那秀恩爱 梅西路过!男子两次回头:当场懵了

叶青足球世界
2025-11-11 08:57:33
为什么鸡蛋不能放冰箱?专家:这6大原因是关键,看后涨知识了!

为什么鸡蛋不能放冰箱?专家:这6大原因是关键,看后涨知识了!

简食记工作号
2025-11-09 00:14:11
上海警方通报网传“某女编剧自称曾袭警后通过关系被放行”

上海警方通报网传“某女编剧自称曾袭警后通过关系被放行”

澎湃新闻
2025-11-11 09:04:27
外国观众在俄罗斯国歌奏响时拒绝起立

外国观众在俄罗斯国歌奏响时拒绝起立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10 23:16:02
年薪5263万美金!联盟第1!老詹下放发展联盟,杨瀚森要看清现实

年薪5263万美金!联盟第1!老詹下放发展联盟,杨瀚森要看清现实

世界体育圈
2025-11-11 10:13:11
曾某远没原配漂亮!对比照曝光,祖某也并不爱她,坐姿说明一切

曾某远没原配漂亮!对比照曝光,祖某也并不爱她,坐姿说明一切

子芫伴你成长
2025-11-09 22:05:23
太玻璃了,浓眉自被交易到独行侠以来46场比赛只打了14场

太玻璃了,浓眉自被交易到独行侠以来46场比赛只打了14场

懂球帝
2025-11-11 10:15:09
不计代价冲锋,尸体铺满道路!俄军巨大伤亡画面全面曝光……

不计代价冲锋,尸体铺满道路!俄军巨大伤亡画面全面曝光……

翻开历史和现实
2025-11-09 15:05:17
为中小学教师减负!教育部发布8条措施:不得要求教师上街执勤;无学生在校期间,原则上不安排专任教师值班值守

为中小学教师减负!教育部发布8条措施:不得要求教师上街执勤;无学生在校期间,原则上不安排专任教师值班值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0 14:08:19
国家广电总局关于撤销机顶盒的重要消息

国家广电总局关于撤销机顶盒的重要消息

小柱解说游戏
2025-11-09 14:50:37
台海观澜 | 祭奠受难者,郑丽文打响反击民进党舆论霸权第一枪

台海观澜 | 祭奠受难者,郑丽文打响反击民进党舆论霸权第一枪

经济观察报
2025-11-10 16:30:08
世体:梅西在进入诺坎普前没联系巴萨的任何人请求许可

世体:梅西在进入诺坎普前没联系巴萨的任何人请求许可

懂球帝
2025-11-10 21:50:10
朱芝松,被提起公诉

朱芝松,被提起公诉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11 10:12:00
慈禧嘴里那颗8亿的夜明珠,下落已经查明:被宋美龄卖给一美国人

慈禧嘴里那颗8亿的夜明珠,下落已经查明:被宋美龄卖给一美国人

普览
2025-11-11 03:07:26
和稀泥终于引起公愤了!

和稀泥终于引起公愤了!

清书先生
2025-11-10 16:12:58
乌军在波克罗夫斯克发起反攻,进展迅速

乌军在波克罗夫斯克发起反攻,进展迅速

名人苟或
2025-11-10 19:45:07
荒野求生选手徒手搭建三层“豪宅”,生存极限下的创造与争议

荒野求生选手徒手搭建三层“豪宅”,生存极限下的创造与争议

天气观察站
2025-11-11 06:45:07
跑偏了!新加坡媒体报道福建号:中国航母靠近或引起突发事件

跑偏了!新加坡媒体报道福建号:中国航母靠近或引起突发事件

现代小青青慕慕
2025-11-10 10:53:05
湘江惨败后,毛主席在担架上幡然醒悟,一个'世界巨人'从此苏醒

湘江惨败后,毛主席在担架上幡然醒悟,一个'世界巨人'从此苏醒

何氽简史
2025-11-10 12:31:58
李连杰返老还童,“内娱纪委”曝光内幕太震惊,原来事情早有端倪

李连杰返老还童,“内娱纪委”曝光内幕太震惊,原来事情早有端倪

花心电影
2025-11-10 14:22:27
2025-11-11 10:31:00
中国物理学会期刊网 incentive-icons
中国物理学会期刊网
最权威的物理学综合信息网站
3979文章数 2188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数码要闻

这才是玩家该拥有的OLED全能电竞显示器——HKC GS27QES深度评测

头条要闻

与叙利亚政权领导人沙拉在白宫会晤 特朗普晒合影表态

头条要闻

与叙利亚政权领导人沙拉在白宫会晤 特朗普晒合影表态

体育要闻

重返诺坎普!梅西:希望有一天能回来

娱乐要闻

51岁周迅的现状 给中年女性提了个醒?

财经要闻

巴菲特谢幕信:感叹活到95岁是幸运

科技要闻

买得到芯片的美国科技巨头,买不到电了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时尚
手机
房产
健康
公开课

今年冬天最经典的4双鞋,年年穿都好看!

手机要闻

纯eSIM版苹果iPhone 17 Pro续航实测:比实体SIM卡槽版多出49分钟

房产要闻

封关倒计时!三亚主城 2.3 万 /㎡+ 即买即住,手慢无!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