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6日上午,随着第一束稻穗被收割机卷入仓内,上海羊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页之山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在闵行区颛桥镇光明村种植的400余亩高标准农田正式开镰。经现场测产,南梗46、闵梗366、常粒香三个本地优质品种亩产超过600公斤,超过上海郊区同类水稻单产产量。
“这块田原是低洼散地,2024年底由区农业农村委牵头,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统筹,投入近300余万元实施高标准改造,通过平整土地、新建灌溉泵站、衬砌排沟2.3公里、3米多宽机耕道1.8公里,把原来不规整的‘巴掌田’变成了成片的‘一整田’。”羊鑫公司负责人杨玉娟指着身后金黄的稻浪介绍说,项目列入了闵行区2024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工程。收割现场,随着两台收割机欢快地行进,成垅的稻穗被整齐划一地收割下来,现场还引来摄影爱好者拍照打卡,欣赏金秋时节稻花盛开的农业丰收美景。
![]()
依托标准化农田,合作社引进北斗导航插秧、侧深施肥、生物除草等12项绿色技术,配套无人植保机、物联网墒情监测站,光明村高标准稻田实现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数字化。尽管今年夏季遇到持续高温天气,但页之山合作社通过泵站提水、微喷灌“双保险”,田面始终保持3厘米水层,为水稻稳产提供关键保障。
![]()
收割现场,两台加装“产量监测”传感器的收割机来回穿梭,实时传输稻谷水分、产量等数据至终端平台。预计7天完成抢收,稻谷直接送进低温烘干中心,24小时内水分降到14.5%,再统一加工包装。
![]()
杨玉娟说,公司“羊鑫香米”大米已接到多家企业和超市订单,预计可带动社员亩均增收600元。光明村高标准示范田明年还将复制推广,再建500亩左右的高标准农田,打造集“育繁推、产加销、农文旅”于一体的都市里的稻米产业社区,在吸引都市人来休闲观光拍照打卡上下功夫,让市民“米袋子”更丰盈、农民“钱袋子”更鼓实。
同时,按照“田间有色、产业有链,一院一藤蔓,一园一围栏,一院一美景”的“十五五”都市农业发展愿景,计划在其中创建都市休闲区、田园书屋、农耕体验区等多个区域。既种植优质品种水稻,同时提供市民放飞自我、宁静舒适的休闲农业氛围。利用路边场地,建造充满书香气息的阅读空间和茶饮咖吧,在围炉煮茶和咖啡茶香中,弘扬田园风光特色,运用文艺表演和星空露营集市,吸引更多市民和青少年来此了解农业知识,体验现代都市农业快乐和动手采摘乐趣。

通讯员:吴毓
编辑、初审:岳顺顺
复审:何婷婷
终审:王婷婷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