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旅游报)
转自:中国旅游报
![]()
□ 凡 溪
10月是一个嫩寒追秋的时节,北方的山峦宛如被大自然打翻的调色盘。原本盎然的绿色,在几日间悄然换了容颜,一幅绚丽的秋日画卷就此徐徐铺展。听闻黑龙江鸡西的麒麟山藏着动人的“五花山”(“五花山”是北方对秋季山林呈现多色的俗称)盛景,我怀着满心期待,驱车40余公里,去寻找秋日的色谱。
车行至兴农镇西侧,远远望去,山脉形如卧麒麟,昂首展尾,伏于群峰之间——这便是有着“北国小黄山”美誉的麒麟山风景区,作为4A级旅游景区,其核心观赏区域覆盖多座山峦,是东北秋季赏景的热门目的地。
踏入景区,目光所及之处,各种植物以独特的色彩展现着秋日的魅力。远处山巅的油松恰似披了墨绿铠甲的卫士,牢牢守护着夏日最后的余温;山坳里的桦树、枫树在阳光的照耀下燃起簇簇艳红,有的偏橙红似火,有的呈绛红如霞,热烈得好似要灼透天际。
从山下往山腰走,山杨撑开满树杏黄,风过处,叶片簌簌飘落,宛如撒下一把碎金,偶尔还能瞥见几枝浅黄的杨树叶,嫩得仿佛刚被秋阳温柔吻过。浅橘色的榆树杂在绿与黄之间,似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灵动点缀,为画面增添了几分俏皮。低矮的小叶榛裹着黄绿相间的复合色,达子香的枝叶则泛着紫红,在树影稀疏处晕染开来,层层叠叠织就了一幅彩色的锦缎。
行至山腰,植被变得疏朗了些,树冠却愈发茂盛,色彩也更加醇厚。棕红的枫树、明黄的椴树、墨绿的油松交错铺展,将裸露的山体衬托得格外鲜活,仿佛是大自然用色彩为山体披上了一件华丽的外衣。每一株植物都奋然昂扬,全然不惧季节的更替,就连孱弱的山豆根,也毫无寂寞颓废之态,绿色虽已渐渐消退,但众多生命的执着汇聚,烘托出一股强大的力量——固守着生命的本源,又热烈地拥抱秋的到来。
继续前行,终于抵达观景台(当地人唤作“点将台”),这里是整个景区赏景的最佳点位。山顶风烈,却见一株枯木仍笔直挺立,守着曾扎根的土地。脚下奇石嶙峋,青灰的岩石上覆着暗绿的苔藓,迎宾松向阳舒展,好似在热情地迎接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
远处麒麟天路蜿蜒于山间,路旁的红枫谷似在酝酿着更浓的秋意,枫叶从橙红到深红渐次铺展,像是被大自然用画笔精心描绘而成;极目远眺,麒麟湖如双月相拥,浅水处映着蓝天的澄澈、云朵的洁白,深水处则如墨玉般幽黑,风吹过,湖面波光与山间彩叶相互辉映,红、黄、绿、橙、紫揉进水里,让人分不清是山染透了水,还是水映活了山。
麒麟山不仅有着绝美的自然秋色,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山脉得名因形似麒麟,景区里昂首的麒麟雕塑象征着福祉,那威严的姿态仿佛在守护着一方水土的安宁。学子楼前的麒麟寄托着状元及第的美好祈愿,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秋日里,麒麟的“脊背”覆着红绿黄的彩衣,“四肢”缀着橙紫褐的色块,这份“祥瑞”早已融入山石草木的色彩之中,成为麒麟山独特的文化符号。
下山时,秋色伴着乐趣同行。走过一线天的青灰奇峰,岩壁上垂着翠绿的藤蔓。在观湖廊桥驻足,看竹筏载着红灯笼游于湖上,朱红的绸缎与金黄的竹筏映在如“天空之镜”般的湖面,蓝天白云、彩叶碧水融成一片,模糊了天地的界限。
呐喊喷泉是游客们聚集的地方,大家纷纷摩拳擦掌,想要一试身手。只见一位年轻小伙,深吸一口气,鼓足了劲儿大声呐喊,随着他的喊声,喷泉的水柱“噌”的一下高高蹿起,引得周围人一阵喝彩。旁边一位小朋友也不甘示弱,扯着嗓子又蹦又跳地喊着,虽然声音带着几分稚嫩,但那股认真劲儿让人忍俊不禁,水柱也随着他的喊声欢快地跳跃着。喊声越大,水柱喷射越高,众人互相比拼,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喷泉区域,为这秋日的山林增添了无限活力。
归程车上,麒麟山的秋色仍在眼前浮现:五花山的红、黄、绿、橙、紫,麒麟湖的蓝、白、黑,还有那些藏在景致里的色彩心意——平价野餐区的橙黄遮阳伞、飞天威亚表演者的五彩服饰、七彩滑道的赤橙黄绿青蓝紫。原来,最好的秋色,从来不是孤立的色彩,而是山、水、人共生的诗意,是麒麟山用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暖,调配出的最动人的秋日色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