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让美国精英难以接受的现实,是未来不再只在美国发生。
当硅谷被超越
英国《金融时报》今年5月曾经刊登了一篇文章《中国如何超越硅谷》,这篇文章坦诚美国的硅谷其实已经被中国所超越。
而这,恰恰是美国精英所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绝望已经开始在美国蔓延...
从爱迪生到亚马逊,从十九世纪到二十一世纪,二百年来,美国一直都在创造着世界的未来,美国的科技也始终领先于全球。
第一架飞机出现在美国,第一艘潜艇出现在美国,第一台计算机出现在美国,这里似乎一直都是那世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山巅之城”,她代表着人类的未来。
而对于美国人自己而言,他们最担心的永远是被人所超越,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担心被苏联超越,八十年代又担心被日本超越,现在他们开始担心被中国超越。
但是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唯一称得上“势均力敌”的对手,其实也只有中国。
中国是唯一一个拥有相当制造业规模,消费市场和科学人才的对手,中国是唯一一个真正意义上有能力挑战美国的对手。
尤其是在现代科技领域,更是如此。
硅谷代表着美国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一直以来,硅谷始终拒绝承认中国正在逐步超越美国的现实。
可是在2025年,美国的科技巨头们却纷纷承认中国已经开始领先,中国的人工智能,中国的电动汽车,中国的军事科技都已经逐步的走到了世界的最前沿,中国开始冲击美国的认知。
但是美国长期不重视科技的发展,或者说不是不重视,而是美国的制度就决定了其在科技发展领域,注定存在局限性。
美国的制度“太自由”了,这让美国无法集合全国之力进行统筹规划,不是国家希望发展某样科技,某样科技就能在举全国之力的情况下快速发展起来的。
美国的科技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某系科学家的“灵光一闪”,甚至是某些大亨的个人情怀,点名爱迪生和马斯克。
但是在中国,你很少会听到“灵光一闪的故事”,你更多听到的是两弹一星这样的集体主义故事。
硅谷其实自身也意识到了美国科技发展的局限性,所以在2024年,他们和一位对化石能源充满“怀旧情怀”的政治人物结成了不稳定的政治联盟,以避免在科技发展上继续被掣肘。
然而这一不稳定的政治联盟,最终还是破裂了,马斯克和特朗普也彻底闹掰了。
美国的科技发展,似乎也熄灭了最后一缕火光...
谷歌前CEO埃里克.施密特就说道:“如今中国在各种技术领域与美国不相上下,甚至领先。”
黄仁勋也认为,中国在AI领域并不比美国落后,拉奇也说过,中国的造船能力是美国的350倍。
在硅谷-特朗普联盟破裂之后,类似的声音如潮水般的涌入美国社会,究其根本,并非因为中国科技比美国厉害到哪里去。
而是因为,“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美国海军也会强调中国军事实力的强大,那是为了索要军费,美国科技界强调中国科技的强大,也是为了让全美更加重视硅谷。
但是当你试图渲染某件事物的威胁时,首先就已经证明了这个事物存在威胁。
假如埃里克说南极的企鹅会威胁到美国,那么美国民众只会认为他《蝙蝠侠》看多了,但是他说的是中国,那美国人就是相信。
因为中国确实能威胁到美国,中国的科研能力确实也在超越美国,只是“烈度”强弱而已。
究其根本,导致这一切的原因就在于人才。
人才问题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但是最顶尖的人才永远是依靠国家和行业培养出来的,而不是靠移民移出来的。
诚然,现在全球有不少的人才正在移民美国,但是这些人绝非顶尖人才,充其量就是“具备培养价值的人才”,与顶尖人才还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这批人能否成为可用之才,关键还是要看美国各行各业能不能把他们培养起来。
但是现在的美国因为一直主要发展金融行业以及关税战和贸易战,早就是百业凋敝,产业空心化严重,除了军工领域之外,各行各业落后中国太多太多了,美国很难依靠这些已经凋敝的企业和行业培养最顶尖的人才。
例如新能源行业,因为美国本身就不重视新能源,甚至美国很多的相关人才都跑到中国来了,现在中国光伏电池行业的一些领头羊,其实原本都是美国人。
顶尖人才的多寡,与各行业的兴衰息息相关,没有一个行业的兴盛,就不会出现相应的顶尖人才。
美国的航空航天就是这样,上个世纪美国就完成了载人登月,可是现在却连无人登月都费劲,而中国的情况,毫无疑问是截然相反的。
人才,也正是中国在多个领域超越美国的原因所在,如果美国意识不到这一点,那么他们的下场恐怕也不会太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