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零负面”报道的社会舆论,究竟有多可怕?

0
分享至

万木桥/文

在当下的舆论场中,一种令人不安的现象正悄然蔓延:一些企业,尤其是某些体量庞大或背景特殊的企业,正试图通过各种手段——从公关游说到法务威胁,甚至直接上法庭起诉媒体和客户——似乎他们要构筑一个围绕自身的“信息无菌区”。

在这个区域内,只允许赞歌绕梁,容不得半点批评杂音。任何试图揭示其问题的媒体或自媒体,轻则被扣上“黑嘴”、“水军”的帽子,重则收到洋洋万言的律师函,甚至被指控为“反对社会主义”、“危害国家安全”。



图源:AI

这种对“零负面”报道的极致追求,表面上维护了企业的“光辉形象”,看似营造了“和谐稳定”的投资环境。然而,当我们拨开这层人为制造的迷雾,深入审视其内在逻辑与外部效应时,会发现一个触目惊心的真相:一个充斥着“零负面”报道的舆论生态,绝非福音,而是一场正在酝酿的、针对整个社会经济的系统性欺骗,其后果灾难性且深远。

负面报道缺失如何推高全社会成本

最近,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会计系麻志明教授与合作者的研究论文《Local newspaper closures and bank loan contracts》(地方报纸停刊与银行贷款合同),在会计学知名期刊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正式发表。该论文创新性地聚焦于地方报纸关停后对当地企业银行贷款的影响。

论文通过分析1991年至2016年间美国26家关闭的地方报纸的信息,采集了包含6,842笔银团贷款数据的独特数据集。研究发现,当地方报纸消失后,当地企业的银行贷款利差会平均增加约30个基点,以调研样本企业平均贷款额1.19亿美元、期限40个月计算,整个贷款期企业须多付120万美元利息。

这一结论直击要害。它揭示了一个核心经济学原理:地方媒体的负面报道是金融机构进行精准“风险定价”不可或缺的信息来源。当地方媒体停刊倒闭,自媒体监督被扼杀,当“零负面”成为常态,市场将陷入一片“信息荒漠”:

首先是风险无法甄别,成本全民共担:银行与投资者并非全知全能,他们依赖多元信息来评估企业的真实风险。地方媒体和自媒体负面报道的缺失,等于剥夺了金融机构识别“坏苹果”的能力。甚至,在地方媒体和自媒体负面报道消失后,企业违规甚至会增多,甚至会发生严重造假坑骗金融机构的事件。

研究显示,地方媒体所关注的信息有两种,一是关于企业的非财务信息:比如当地企业有没有环境污染问题、和员工有没有劳资纠纷等负面新闻。二是地方性公共政策、社会政治环境等信息。这两类信息地方报纸会深度报道很多一手细节信息,这些信息不是网上随便能检索到的,需要靠本地记者蹲点调查、深入访谈才能挖到,对银行判断企业风险极为关键。

而自媒体则因为一些投诉和把关稍微宽松等原因,往往也会关注到地方媒体关注的非财务信息。而这些信息往往是严肃的全国性媒体很难关注到的内容。这些内容很容易被企业斥之为蓄意抹黑、黑公关或者水军而投诉举报,或者花重金收买或下套抓人,时间一长就逐渐没有人去关注企业的负面信息了。

由于没有可靠的第三方信源,无法区分诚信企业与欺诈陷阱,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最“理性”的做法就是全面提高所有中小企业的融资利率,征收一笔“信息不确定性溢价”。最终,守法经营的好企业不得不为那些被隐藏的坏企业分担成本,整个社会的融资环境恶化,交易成本被无形中大幅推高。

监督的“公共产品”属性:研究深刻地表明,一篇负面的调查报道,其益处远不止于惩罚一家作恶企业。它如同一个公共信号灯,警示整个市场,使得金融机构能够更准确地对整个行业和地区进行风险定价。因此,地方媒体或自媒体的负面报道因此成为一种宝贵的 “公共产品”,它降低了所有人的信息搜寻成本、验证成本与风险规避成本。追求“零负面”,就是在主动摧毁这种公共产品,让全社会为之买单。

没有负面报道的企业是资本市场的黑洞

对金融机构而言,不担心贷款对象信用劣迹斑斑,而是担心贷款对象是没有过信用记录的“白板”,因为不好定价。同样在投资领域,最令人不寒而栗的,从来不是争议不断的企业,而是那些“完美无瑕”、毫无负面新闻的“模范生”。

这些企业可能存在哪些问题呢?

“黑箱”运营与信任透支:一家在真实市场中搏杀的企业,如同在风浪中航行的船只,遭遇问题、产生纠纷、面临质疑是再正常不过的商业生态。一个健康的企业,会通过公开、透明的方式应对这些挑战,这个过程本身就会在信息场中留下真实、多元的痕迹。

而一个“零负面”的企业,则像一个密封的“黑箱”。它要么拥有强大的“公关”能力,能抹去一切不利痕迹;要么其运营本身就不透明,将真实风险用复杂的财技和完美的叙事精心包裹。对投资者而言,投资这样的“黑箱”,无异于一场豪赌,其结果往往是血本无归。

案例的警醒:从“神话”到“噩梦”的崩塌:回首瑞幸咖啡、康美药业、恒大集团等案例,它们在危机总爆发前,都曾是媒体(尤其是某些受其影响或控制的媒体)笔下的“传奇”与“标杆”,负面声音被迅速消灭或边缘化。直到独立的媒体(包括自媒体和做空机构)通过实地调查、数据挖掘和供应链探访,撕开了通往真相的第一道裂缝。

这些当初被企业斥为“恶意抹黑”、“不懂业务”的“负面报道”,事后被证明是挽救市场残存信誉、保护最后一批投资者的“警世钟”。一个经得起批评、敢于在阳光下运营的企业,其可信度远胜于一个容不得半点质疑的“瓷娃娃”。“零负面”本身,就是最大的负面信号。

有媒体行业人士透露,近年来出现一种怪现象,就是某些劣迹斑斑的企业经过重组后,新的股东和运营团队通过公关和法务,要求先前报道过劣迹企业的媒体或自媒体删稿清除负面,如果不删稿甚至会诉诸于法庭。对不知情的人来说,还误认为这些新上位的股东或团队是重组前劣迹团队的后续,对知情的人来说,后续团队要求清除对前任团队的负面报道,简直是匪夷所思。

当媒体失声,骗局便悄然启动

比单一企业的“零负面”更可怕的,是围绕某个企业、行业或地区,形成了一种心照不宣的“舆论铁幕”,呈现出一种万马齐喑的“寂静”。这种寂静,往往是灾难的前奏。

据资深媒体人高勤荣介绍,在中国刚刚改革开放的上世纪80年代,与中国经济欣欣向荣相对应的是,中国最高等级的官方媒体上的负面报道不计其数,对市场起到强烈的导向作用。但目前这些官方媒体的报道往往都以正面报道为主,尤其是对一些大型企业的报道,也往往以正面报道为主,这就给了一些企业为非作歹诈骗金融机构的底气。

流传于市场的一个笑话是,受托承担某造假上市公司的某省首富旗下企业,本身的成立就是为了配合套取资本市场的资金。但该企业负责人十分聪明地通过金钱的力量,一方面买通最高级别的两家媒体驻地负责人,另一方面也大把花费资金对公做广告,让两家最高级别的官媒三天两头给其做正面报道,而该企业凭借这些超越华为小米平安的报道,又进一步获取了国家部委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原先没有钱也没有希望的企业这下变有钱了。

这类企业会对社会构成多大危害呢?首先是“驯服”媒体与资源骗局:这种寂静,极大概率源于一种危险的结构性合谋。企业通过广告利益捆绑、法务威胁、甚至是直接的权力寻租,系统地“驯服”了本应承担监督之责的媒体。媒体则从“看门人”蜕变为“摇尾犬”,沦为企业的宣传喇叭和形象化妆师。

在这场合谋中,企业可以肆无忌惮地编织增长神话、夸大技术实力、伪造经营数据。而媒体则负责为其背书、造势、颁发“精神奖状”。这套组合拳的终极目标,往往是欺诈性地获取政府和社会的直接投资、政策优惠与财政补贴。无数案例告诉我们,一个被地方媒体捧为“独角兽”、“战略新兴企业”的明星,如何凭借精心编织的谎言和媒体的集体沉默,掏空了地方财政,收割了无数家庭的投资。

其次,这类企业是系统性灾难的孵化器:这种合谋,是一场针对全社会的、具有极强负外部性的“公害”。它严重扭曲了资源配置信号,将宝贵的资本从创新领域导向骗局黑洞;它彻底破坏公平竞争原则,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当所有问题在合谋的寂静中被持续掩盖、不断累积,其最终的爆发,绝不再是单个企业的破产,而是席卷金融机构、产业链和千万投资者的区域性、系统性金融与社会风险。此时的救助成本与社会动荡,将是早期通过媒体监督及时介入成本的千百倍。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绝非“企业滥权中心”

近日,二十四届四中全会重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部分企业将此曲解为“尚方宝剑”,用以投诉、打压一切监督报道,甚至给批评者扣上“反对经济建设”、“危害国家安全”的政治帽子。这种行径,是对中央精神的严重误读和滥用。

核心是秩序,而非个体:新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核心内涵,绝非简单地维护任何一个市场主体的特殊利益,而是维护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健康秩序与运行效率。这个秩序的核心是法治的尊严、竞争的公平、信息的透明与各方权益的均衡保障。

媒体的监督报道,正是维护这一秩序的关键机制。它通过揭露违法,捍卫法治;通过曝光不公,维护公平;通过提供真相,促进透明。它是确保经济肌体健康的“免疫系统”。

构建“四敢”新生态:真正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应致力于培育一个让所有市场参与者都能放心、放胆的生态系统:

· 让媒体敢说话:依法保障舆论监督权,允许媒体对问题说“不”,这是最低成本的风险排查机制。

· 让社会敢投资:投资信心的基石是透明。充分的负面信息是投资者的“排雷手册”,能引导资本流向高效、诚信之地。

· 让聪明人敢创业:创业的动力源于对公平环境的信任。在一个规则清晰、奖惩分明的市场,创新者才能心无旁骛。

· 让消费者敢购买:消费是经济的最终拉动力。只有消费者权益得到坚实保障,放心消费才能真正驱动内需。

某一部分、某省某市如果单一地、过度地维护企业诉求,打压其他利益相关方,是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曲解,最终只会破坏经济生态,扼杀经济活力。对企业的负面报道,如果有关方面任由企业乱投诉和滥起诉,且不公平不合理地支持企业的非法诉求,最后会让社会失真,会让投资者和消费者看不清企业的真相,会让政府领导做出错误的决策,从而让整个社会买单。

不怕批评,经得起挑剔的才是好企业

一个健康、自信、有前途的企业,应当具备怎样的媒体观?

“三敢”企业才是真金:真正的好企业,不是没有问题的企业,而是不怕媒体批评,不怕投资者用放大镜观察,不怕消费者挑剔的企业。它们将外界的批评视为宝贵的“免费体检”,将媒体的监督视为改进的动力。它们敢于在阳光下运营,乐于与公众进行坦诚的沟通。



图源:AI

法律是盾,而非矛:成熟的企业,将法律视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盾牌,而非攻击批评者的长矛。它们不会动辄给批评者扣上“水军”、“黑嘴”的帽子,不会滥用诉讼手段来恐吓媒体和消费者。它们深知,赢得市场依靠的是卓越的产品、优质的服务和诚信的品格,而非法庭上的胜诉判决。

因此可以看出,“零负面”报道的舆论,是一个精心编织的骗局,一场集体催眠的幻梦。它用短期的、虚假的平静,掩盖了深层涌动的危机。北大对美国地方媒体的研究已经证明,它的代价是全社会融资成本的上升;无数案例已经警示,它的终点是惊天骗局的崩塌。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捍卫媒体依法进行舆论监督的权利,就是捍卫市场经济的信息基石,就是保护我们每一个人的财产安全与消费权益。一个自信的社会,应当允许并感谢那些“吹哨人”;一个伟大的企业,必然诞生于自由的批评与挑剔的审视之中。

对监管者来讲,打破对“零负面”的迷思,拥抱可能刺耳却无比真实的监督之声,我们的经济才能祛除虚火,挤出脓包,行稳致远,走向真正高质量、可持续的繁荣。这,是我们必须坚守的底线。

而对企业而言,不应当将媒体的负面报道视作对手放出的黑箭,而应当看作是帮助改进自身工作的热心人,这些热心人虽然不求你怎么感谢他们,但你却应当把他们看作是你万金难买的企业医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同时惹怒中俄韩后,高市早苗想见金正恩,朝方:千年宿敌日寇!

同时惹怒中俄韩后,高市早苗想见金正恩,朝方:千年宿敌日寇!

阿龙聊军事
2025-11-15 18:27:59
辞去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当选国际乒联副主席 得票率91%断崖领先

辞去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当选国际乒联副主席 得票率91%断崖领先

风过乡
2025-11-16 08:19:22
关注 | 三大航司:日本机票免费退改!

关注 | 三大航司:日本机票免费退改!

天津广播
2025-11-15 15:29:10
知名歌手演出过程中突然“点支烟”!卫健委:已对当事人进行处罚

知名歌手演出过程中突然“点支烟”!卫健委:已对当事人进行处罚

极目新闻
2025-11-16 10:27:34
又一科技巨头暴雷!5000人近10亿被套,人去楼空,老板已跑路?

又一科技巨头暴雷!5000人近10亿被套,人去楼空,老板已跑路?

八斗小先生
2025-11-14 17:43:11
第三轮第五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启动

第三轮第五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启动

生态环境部
2025-11-15 15:05:05
陈梦不敌王曼昱后,李武军专访,问大梦:打完比赛后有何打算?

陈梦不敌王曼昱后,李武军专访,问大梦:打完比赛后有何打算?

海阔山遥YAO
2025-11-16 06:43:05
传小米公关总经理王化将转岗

传小米公关总经理王化将转岗

DoNews
2025-11-16 12:26:42
山西狗咬人事件,邻居家的监控帮申某家大忙了!对方轮番上去打砸

山西狗咬人事件,邻居家的监控帮申某家大忙了!对方轮番上去打砸

火山诗话
2025-11-16 08:12:14
交管12123重大更新!违章当天直达通知,4次免罚正确打开方式速藏

交管12123重大更新!违章当天直达通知,4次免罚正确打开方式速藏

阿芒娱乐说
2025-11-16 10:51:47
餐厅老板回忆巴厘岛车祸伤亡者:他们前一天还在我的餐厅有说有笑,我去医院看望幸存者,“我们都哭了”

餐厅老板回忆巴厘岛车祸伤亡者:他们前一天还在我的餐厅有说有笑,我去医院看望幸存者,“我们都哭了”

红星新闻
2025-11-15 22:51:19
日本敢不敢先打

日本敢不敢先打

求实处
2025-11-16 00:27:27
新甲午战争?这次中国要摧毁日本的军国意志,要击沉日本岛,要雪百年之耻!

新甲午战争?这次中国要摧毁日本的军国意志,要击沉日本岛,要雪百年之耻!

李光满说
2025-11-13 20:24:13
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李百安接受审查调查

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李百安接受审查调查

界面新闻
2025-11-16 11:02:38
狗主上门被反杀后续:索赔百万、对警方放狠话,邻居曝光郭家不堪

狗主上门被反杀后续:索赔百万、对警方放狠话,邻居曝光郭家不堪

吭哧有力
2025-11-15 18:42:28
中方多个用词罕见!高市的“存亡危机”不在台海

中方多个用词罕见!高市的“存亡危机”不在台海

齐鲁壹点
2025-11-16 08:01:56
大反转!高市早苗怎么都没想到:踩她最狠的不是中国,而是特朗普

大反转!高市早苗怎么都没想到:踩她最狠的不是中国,而是特朗普

冷眼看世界728
2025-11-15 14:57:18
宫鲁鸣不用她是有原因的,看看颁奖典礼上这一幕,太让四川寒心了

宫鲁鸣不用她是有原因的,看看颁奖典礼上这一幕,太让四川寒心了

萌兰聊个球
2025-11-16 09:35:46
约基奇27+12+10率4人20+掘金擒森林狼7连胜,穆雷23+11华子26+8+6

约基奇27+12+10率4人20+掘金擒森林狼7连胜,穆雷23+11华子26+8+6

湖人崛起
2025-11-16 12:09:08
狗主人真实身份遭曝光:她带人砸窗破门确实有底气,还真管不了她

狗主人真实身份遭曝光:她带人砸窗破门确实有底气,还真管不了她

汉史趣闻
2025-11-16 08:12:31
2025-11-16 14:24:49
反做空一线 incentive-icons
反做空一线
研究与分享反做空知识
316文章数 5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毛宁援引《中日联合声明》 发英日双语海报提醒日方

头条要闻

毛宁援引《中日联合声明》 发英日双语海报提醒日方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宋佳二封,易烊千玺拿奖张艺谋乐开花

财经要闻

涉三宗罪 释永信被批准逮捕

科技要闻

谁在炒作全固态电池?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游戏
艺术
家居
公开课
军事航空

《燕云十六声》海外版上线 Steam首发峰值超16万

艺术要闻

老屋惊现爷爷奇特证件,竟是“良民证”?揭秘背后故事!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解密福建舰电磁弹射背后的硬核支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