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给心脏续命,请不要忘了您脆弱的“腰子”
“医生,快救救我爸!他胸口疼得厉害!”
在心内科的抢救室里,85岁的王爷爷因为急性心肌梗死(心梗)被紧急送医。这是性命攸关的时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脏支架手术”,成了挽救生命的唯一希望。
手术很成功,心脏的血管被重新打通,王爷爷也转危为安。全家人都松了一口气,以为闯过了鬼门关。
然而,三天后,肾内科的医生却收到了新的警报——王爷爷的血肌酐水平突然飙升,尿量减少,他陷入了**急性肾损伤(AKI)**的危机!
心脏刚被救回来,肾脏却突然“罢工”了。这是怎么回事?
对于像王爷爷这样的八旬高龄老人来说,PCI手术虽然是“救心续命”的良药,但其中使用的造影剂,加上手术本身的应激反应,却给他们早已脆弱的肾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一项针对中国近千名80岁以上高龄患者的最新多中心研究,揭示了一个令所有人心惊的事实:对于这群最脆弱的“老老”人群,肾脏面临的风险,比我们想象的更凶险,甚至连“标准预防措施”都可能失效 。
高龄的代价——近三成“肾功能差”的老人中招!
我们的心肾是一个紧密相连的系统。当八旬老人因心血管疾病接受PCI手术时,肾脏损伤的风险大幅提高 。
这项研究纳入了995位年龄在80岁及以上的老年患者,平均年龄83.14岁 8。数据显示:
总体的“肾脏休克”发生率不低:总体而言,有13.8%的高龄患者在PCI术后出现了急性肾损伤(AKI) 。
肾功能不全者面临“地狱难度”:
在所有患者中,有超过三分之一(35.9%)的老人在术前就存在基线肾功能不全(eGFR<60 mL/min/1.73m2,相当于中重度肾脏病) 。
更惊人的是,在这群肾功能本就较差的老人中,AKI的发生率竟然高达29.7%!这意味着,将近每三位肾功能差的八旬老人中,就有一位会遭遇“肾危机”。
相比之下,术前肾功能正常的老人,AKI发生率仅为5.3% 。
这两个数字的巨大差距(29.7% VS 5.3%)告诉我们:对于高龄患者,肾功能基线水平才是决定术后风险的头号因素!肾脏在造影剂和手术的应激下,就像一块本就脆弱的海绵,更容易受到致命一击。
而一旦发生AKI,后果是灾难性的:与未发生AKI的患者相比,他们院内死亡率高达11.0%(而后者仅为0.4%),住院时间也更长(中位数11天 VS 6天) 。
谁是高龄老人肾损伤的“真凶”?
研究人员通过复杂的数据模型,揪出了在这场“肾危机”中推波助澜的六大独立风险因素。
这些因素并非单一作用,它们往往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老年患者的全身性脆弱状态:
1. 肾功能“动力值”过低(eGFR<60):
这是最关键的因素,它直接决定了风险的层级 。
当肾功能(eGFR)处于30-59 mL/min/1.73 m2时,发生AKI的风险比正常肾功能者高出约5.2倍。
更危险的是,当eGFR低于30 mL/min/1.73 m2时,AKI风险飙升至25.1倍! 相当于肾脏已经处于半衰竭状态,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导致彻底崩溃。
2. 急性心梗(STEMI/NSTEMI)与急性心衰:
急诊做支架的风险,远高于择期手术。研究显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STEMI或NSTEMI)的患者,AKI风险分别高出约4.4倍和2.3倍。这是因为急性心梗通常伴随着低血压、休克和强烈的全身炎症反应,肾脏供血不足和炎症毒性叠加,使得肾脏损伤在所难免。急性心力衰竭也增加了约2.4倍的风险 。
3. 身体的“隐形战火”——高NLR: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是一个反映身体炎症水平的指标。NLR越高,说明体内的炎症反应越剧烈。高NLR的患者,AKI风险也随之增加 。这提示我们,围手术期控制炎症至关重要。
4. 贫血:
贫血(Anemia)也是独立的风险因素,它使AKI风险增加约1.5倍。贫血意味着血液携带氧气的能力下降,肾脏在缺血缺氧状态下,对造影剂的耐受力自然更低。
颠覆认知!单纯“多喝水”可能不够用!
在既往的医学指南中,对于有肾功能不全风险的患者,术前和术后进行**静脉水化(输液)**是公认的预防措施。它的原理是稀释造影剂,并通过增加尿量来加速排出。
然而,这项针对高龄老人的研究却抛出了一个极具争议和价值的结论:
在全体患者中,尽管水化组得AKI发生率更高(水化组84.7% vs 未水化组74.4%) ,但经过多因素校正后,围手术期水化本身并不是AKI的独立保护因素(p=0.067) 。
更深层次的分析发现,当老年人的肾功能(eGFR)下降到67.4mL/min/1.73m2这个“警惕线”以下时,AKI的风险就已经显著增加,而且不论你是否进行了水化(补液)治疗,风险都一样高。
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对于八旬以上的老人,他们的身体机能极为脆弱,往往存在隐藏或不明显的心功能不全。过度的、不加限制的静脉水化,在保护肾脏的同时,却可能加重或诱发心力衰竭。水多了,肾脏排不出,心脏也受不了。
因此,研究的结论是:对于这群脆弱的老年人,需要**“超越水化(beyond hydration)”的全面综合策略**来预防AKI 。
给高龄爸妈“救心”又“护肾”的行动指南
这项研究的价值,在于提醒我们不能再抱有“做了支架,多喝点水就万事大吉”的简单思维。对于家里年迈的“王爷爷”、“李奶奶”,我们和医生需要采取更精细、个性化的保护措施:
术前“摸底”:把eGFR当成“肾脏动力值”
PCI手术前,一定要把血肌酐和eGFR指标放在心上 。eGFR低于67.4mL/min/1.73m2就应高度警惕 。
如果肾功能在eGFR 30-60之间,或更低,必须告知医生,制定最谨慎的造影剂用量和肾脏保护方案。
管理“伴随战友”:
控制心衰:如果老人同时患有心力衰竭,水化方案必须在心肾之间找到最精妙的平衡点,避免液体负荷过重 。
纠正贫血:积极筛查和纠正贫血,改善肾脏的供血供氧状态 。
抗击炎症:如果NLR等炎症指标升高,说明身体的“内战”激烈,医生需要采取措施控制全身炎症反应 。
重新评估药物:
术前需要遵医嘱停用可能伤肾的药物(如二甲双胍、SGLT-2抑制剂等) 。
如果老人在使用利尿剂,更需注意,因为研究显示术前使用利尿剂是基线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独立AKI风险因素 。
我们希望“王爷爷”们的心脏能够获得新生,更希望他们的“腰子”能平稳渡过难关。对于八旬老人而言,每一个医疗决策都考验着医生的智慧和家属的配合。
请记住:单纯的补液(水化)不是高龄老人肾脏保护的“万能药”,全身性的、综合的管理策略,才是真正挽救他们脆弱肾脏的生命线 。
参考资料:Liu X, Wang D, Cheng Y, Li H, Lu Y, Gao H, Ma J, Si C, Yin T, Fan G, Zhang W. Acute kidney injury among patients aged over 80 years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 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Ren Fail. 2025 Dec;47(1):2560606. doi: 10.1080/0886022X.2025.2560606. Epub 2025 Sep 25. PMID: 40998584; PMCID: PMC12466182.
免责声明:本文是根据医学病例报告撰写的科普文章,旨在传播医学知识,不能代替专业医疗诊断和治疗。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