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届花甲的张叔,平素身强体健,无论是悠然遛弯,还是惬意下棋,皆表现出色。他常拍着胸脯,自信满满地宣称自己“硬得似铁块”。可前阵子早上遛弯时,他突然胸口发闷,像压了块小石头,以为是天热累着,挪回家歇了半小时,结果胸口越来越疼,还冒冷汗。家人赶紧送医,医生说这是心梗前兆,再晚就危险了 —— 其实之前身体早给过 “提示”,只是他没在意。
许多人认为心梗是“骤然降临”,好似毫无预兆。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心梗的发生往往有迹可循,并非真的突然“找上门”。北京某三甲医院心血管科统计显示,近一年接诊的心梗患者中,70% 在发病前 1-2 周,身体就出现过不适信号。只是这些信号不显眼,常被当成 “累着了” 或小毛病,最终耽误救治。
![]()
为啥心梗会有早期信号?心脏宛如一台精巧的“小发动机”,持续为身体运转提供动力。而它的正常运作,全仰赖冠状动脉这根至关重要的“输油管”,源源不断地为其输送血液。若冠状动脉慢慢变窄、供血不足,心脏 “没油” 就会 “报警”—— 这些报警信号,就是我们能感觉到的不舒服。它不会一下子完全堵死,而是逐渐加重,只要留心就能抓住。
这些 “小不舒服” 别忽视,可能是心脏在 “喊救命”
胸口闷痛,像压了重物
最常见的信号,多在胸骨中间或左胸口,感觉像有石头压着,或胸口发紧、发闷,疼痛持续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休息后可能缓解。别觉得 “歇会儿就好”,这其实是心脏在 “喊缺氧”。
肩背、胳膊疼,尤其左边
不是干活累的酸痛,是像有筋扯着疼,可能从胸口传到左肩、后背,甚至左胳膊、手腕。有人误以为是姿势不对或着凉,其实这可能是心脏的 “放射痛”。
![]()
莫名乏力,走几步就累
平时遛弯能走 1 公里,突然走几百米就喘不上气、腿软,想坐着歇,且半天缓不过来。此并非“年迈力衰”之象,实则是心脏供血不足,致使身体能量匮乏所致。并非简单的年老体衰,而是生理机能供血问题引发的能量缺失表现。
一活动就心慌、气短
坐着看电视时好好的,一站起来倒水或爬一层楼梯,就心跳飞快、“气不够用”,得大口喘气才缓解。活动之际,心脏对血液的需求激增。然而,当“输油管”变窄,供血不足时,心脏就如同失去稳定补给的战场,陷入慌乱之态。
没牙病却牙疼,或嗓子疼
左边牙齿突然疼,牙科检查没毛病;或嗓子发紧、疼,不是感冒也没发炎。这种 “莫名疼” 可能是心脏信号 —— 心脏神经和牙、嗓子神经离得近,疼的时候会 “串错门”。
发现信号别慌,这样做能帮自己
出现上述情况别慌,按这几步做可减少危险:
![]()
立刻停下活动,坐下或躺下休息
切勿再继续行事,应即刻寻处休憩。此刻任何动作皆会加重心脏负荷,使身体的不适状况愈演愈烈,务必要保持静止,好好休息。
马上打 120,别等家人送
勿存“待孩子下班”之想,也别让家人驾车送医。急救车配有专业设备与药物,能随时应对突发状况。与自行前往医院相比,它更为便捷安全。
别乱吃药,尤其别吃止痛药
疼得厉害时,别吃布洛芬、去痛片,这些药会掩盖症状,影响医生判断。若家里有硝酸甘油,且平时血压不低,可含一片在舌下;没吃过就别乱碰。
保持冷静,别紧张
人越是慌乱,心跳便愈发急促,而心脏所承受的负担也随之愈发沉重。如此恶性循环,于身心皆无益处。可以慢慢深呼吸,告诉自己 “急救快到了”,尽量让情绪平稳。
![]()
心梗不可怕,怕的是忽视身体的 “小提示”。中老年人,或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朋友,更要多留心身体 —— 心脏不会 “突然罢工”,总会提前 “打招呼”。抓住这些信号,及时应对,就能好好守护心脏健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