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丨遇见
来源丨中学生听书
ID丨tingshu2018
前段时间,有一位女子和孩子在服务区用餐的照片,引发网络热议,网友看过后,纷纷表示这个孩子养废了。
在这张照片中,有位母亲吃着五块钱的泡面,而她给孩子点了价值58元的套餐。
而且孩子并没有专心于吃饭,只忙着玩手机,所以无奈的妈妈只好吃一口泡面,就给孩子喂一口饭。
![]()
对于孩子这种自私又冷漠的行为,引来了很多网友的愤怒,这孩子养废了。
网友一边责怪孩子不懂事的同时,还对母亲的行为感到不可思议。
因为孩子毕竟还小,不懂事也是正常现象,可是这位母亲却由着自己的孩子胡来,实在是太不应该。
我想这位母亲和孩子的相处方式,是很多家庭家长和孩子相处方式的一种缩影。
然而正如《母亲进化论》中说的:
“一个内心匮乏、没有好好关照自己的母亲,就像一辆油箱已经空了的车子,无论你如何使劲踩油门,都不过是在空转。”
一个全身心投入家庭、没有自己生活的妈妈,反而是经营不好这个家庭的。
01.
过度的牺牲不是爱,
而是不能承受的负担
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
“一切都为了孩子,为了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让他背负这一切,这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了。”
这种牺牲一切、倾其所有的付出,造成的大多是两种后果。
若是孩子不懂感恩,他会觉得妈妈的一切付出都是理所当然,不心疼不关心,只顾自己高兴,成长为一个自私自利、只知索取的巨婴。
若是孩子太过懂事,也认为妈妈的不幸是自己造成的,这种深沉的道德枷锁足以压垮他幼小的身躯,一旦没有达到妈妈的期望,他会崩溃、羞耻、甚至出现自毁行为。
而付出了一切的妈妈呢?牺牲了很多,却根本达不到想要的效果,甚至出现了反作用。
曾看过一个教育短片《茉莉的最后一天》。
茉莉长相清秀、品学兼优,爸爸是学校系主任,妈妈是留美硕士,还有个可爱的妹妹可莉,一家四口的日子过得还算开心。
为了更好的辅导姐妹俩学习,妈妈辞掉了高校的工作,全职在家照顾孩子,一场悲剧也在此时开始酝酿。
妈妈本是一个高知女士,却因为被家庭绑住失去了追寻梦想的机会,很不甘心,这种不满也转化为了对孩子更高的要求,一旦没有达到她的要求,动辄打骂、体罚。
她还经常对茉莉说:
“要不是我这么盯着,你怎么可能考第一名?” “失误粗心都是借口,我对你只有一件要求,就是把成绩顾好……” “你这些计程车费都是我省吃俭用来的,好好念书,不然就是不孝……” “如果没有生你,我早就当教授了……” “你对得起我们吗?你不要脸,我们还要脸……”
![]()
茉莉知道妈妈不容易,也深知她为这个家庭、为她们牺牲了多少,因此即使妈妈不断的贬低和打压让她窒息,她也愿意再稍微忍受一次。
![]()
这种离不开又扯不断的亲情,反复纠缠的情绪,让茉莉陷入深深的抑郁之中。
某天深夜,茉莉站在了阳台上,毫无眷恋的一跃而下。
“反正也没人爱我,可悲又没人爱的林茉莉,再见。”
![]()
教育专家尹建莉老师说过:
“个人有了付出感,TA就会想要得到他人的关注、赞美、感恩,特别是希望他人表现出愧疚感。 由‘付出感’附带而来的种种心理需求,当事人很难直接表达。 甚至自己都未必意识到,于是习惯以抱怨、指责、发火等等具有杀伤力的方式释放出来。”
而这正是很多妈妈回归家庭之后经常产生的负面情绪,付出不被看到、牺牲换来抱怨,于是更加想要抓住一些什么:
例如孩子,一旦孩子哪里做的不对,便会被以爱为名的亲情“绑架”,“我为你付出了所有,你对得起我吗?”
我们从不否认妈妈对孩子的爱,但爱不是牺牲,牺牲换不来感恩,只能换来变本加厉的控制和永不停息的逃离。
一个不爱自己的妈妈,怎么能学会爱孩子、爱家庭呢?
在这种家庭氛围里长大的孩子,又怎么能变得积极阳光呢?
![]()
02.
做一个爱自己的妈妈
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美国作家苏兹·卢拉说:
“我发现,当我关怀自己时,我的孩子是受益人,我发现,我们必须首先不惜一切代价关怀自己的内心——我们的身体、心智、情绪和内心生活的核心。 我们自身的转变是给孩子最伟大的礼物,可以让他们自由地成为他们自己。”
《人物》周刊曾经报道过一对非典型母女:妈妈胡永平和女儿韩舒淇。
![]()
妈妈胡永平可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妈妈”,因为她不会为了孩子事事忍让。
婚姻生活不幸福,她毅然决然的离婚;
不愿意为了家庭放弃工作,孤身一人北漂;
人到中年,却喜欢潜水、跳伞、玩摩托……
![]()
但对女儿韩舒淇来说,她却毫无疑问是个好妈妈。
因为生长在传统家庭,胡永平深知那种被束缚和掌控的不适感,在有孩子之后,她就下定决心要成为一个能和孩子做朋友的妈妈。
她尊重孩子的个性,不随意批评,不强硬命令,只是提出建议;
她给予孩子选择的权力,不干涉女儿的交友、喜好;允许女儿染发;允许女儿早恋,但会做好性教育,告诉她要保护好自己……
韩舒淇说:“我妈从来都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妈妈。”
胡永平从不用自我牺牲的方式来教育女儿,而是先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然后用自己积极、自由的生活态度,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女儿,让女儿也成长为一个独立、有主见的大人。
无独有偶,美国科学家卡塔琳·卡里科,是历史上第13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女科学家。
她的科研之路非常坎坷,经常拿不到科研经费,甚至一度被降职。
但她从未选择放弃,而是一直坚持,相信努力定有回报,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她的这种持之以恒、永不放弃的精神,同样影响了女儿苏珊·弗兰西亚的事业,让她在体育领域不断进步、迎难而上,获得了两次奥运会金牌。
![]()
苏珊·弗兰西亚(右四)获得北京奥运会冠军
媒体曾在采访卡塔琳·卡里科时,询问她的教子方法。
她是这样回答的:
“作为一个女人,我想告诉其他女科学家和母亲,你不必在家庭和事业之间做出选择,你不必过度帮助你的孩子,你的孩子会以你为榜样。”
台湾心灵作家黄淑文也说过:
“只要活出你自己要给孩子的典范,孩子自然会成长为他们所看见的人。”
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不是为他打造一个坚实的牢笼,挡住一切来自外
界的狂风暴雨,而是勇敢的选择放手,将人生还给孩子,将自由送给自己。
学会爱自己,追求自己的梦想,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做好孩子的榜样,他才会渐渐成长。
![]()
03.
一个家庭最幸福的法则:
母亲情绪稳,父亲三观正,孩子懂感恩
心理学博士洪兰女士曾说:
“从人类演化角度,母亲是家庭的灵魂,母亲快乐全家快乐,母亲焦虑全家焦虑。”
妈妈在家中的影响是巨大的,一定程度上,她决定了这个家庭的氛围是阴沉抱怨的,还是积极阳光的。
而一个家想要幸福、想要变好,仅靠一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所有家庭成员的齐心协力。
(一)母亲情绪稳
1.有自己的职业或喜好,懂得投资自己。
一个没有自己生活的人,是不会快乐的。
若是妈妈还有稳定的职业,那便积极投身事业,和同事多交流,努力向更高层奋斗。
若是妈妈全职在家带孩子,那便培养一些个人爱好,唱歌、跳舞、插花等等,给自己一些放松的空间,多和朋友联系。
当你的生活不是只有孩子时,你才能重新找回你自己。
2.停止包办孩子的生活,给自己和孩子都留些空间。
学会放手,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就让他自己做,培养他的个人能力;
戒掉焦虑,不要对孩子抱有过高的期待,他的生活终究是他自己的;
懂得尊重,孩子已经长大,有自己的想法很正常,不要事事都求个明白。
孩子就像一只风筝,抓得太紧绳子容易断,只有适当放松,才能飞得更高。
(二)父亲三观正
1.积极分担家务,家务不是谁“应该”做的。
一个家庭的正常运行,是所有人共同维护的结果。
而家务作为日常的必须工作,更是需要大家一起完成。
女人不是天生就该干家务的,只是因为家里的男人不作为,才会多做家务。
因此,爸爸也应该端正自己的观念,积极带着孩子参与进来。
这既是为孩子做好榜样,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也能促进一家人的关系,维护家庭氛围。
2.共同教育孩子,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共同培养。
孩子的教育问题,从来就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
爸爸若是在家庭教育中缺位,只会导致一个更加焦虑的妈妈,最终养出一个失控的孩子。
爸爸对孩子的影响同样是巨大的,他们会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
有爸爸陪伴的孩子,女孩更加独立、坚强,男孩则更加勇敢、无畏。
在父亲的爱中长大的孩子,会有更大的勇气去对抗挫折。
(三)孩子懂感恩
1.看到妈妈的付出,给予正向的反馈。
妈妈的付出是浸润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的。
餐桌上热气腾腾的饭菜、衣柜里干净整洁的衣服、房间内一尘不染的地板……都是她爱孩子的证明。
孩子一定要知道,没有谁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妈妈能这么做只是因为爱你。
所以你一定要理解她,在她为你做了一些事后及时表达你对她的爱,感恩她的付出。
2.尊重妈妈的价值,肯定妈妈的想法
妈妈也是一个独立的人,她最重要的身份不是谁的妻子、谁的妈妈,而是她自己。
她可以去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是困在家中。
孩子可以鼓励妈妈重拾爱好,同时管理好自己,不要让妈妈太过担心。
妈妈已经为你付出了很多了,所以当她能够有自己的生活时,不要阻拦她。
![]()
美国首席家庭治疗师萨提亚写过一首诗《如果你爱我》,里面是这样写的:
“如果你爱我,请你爱我之前先爱你自己,爱我的同时也爱着你自己。 你若不爱你自己,你便无法来爱我,这是爱的法则。 因为,你不可能给出,你没有的东西。”
爱从来不应该是禁锢人的枷锁,也不应是某个人奉献一生、燃烧生命为代价的结果。
一个过度牺牲、亏待自己的妈妈,是不会快乐的,也不会让孩子幸福。
想要让孩子变得积极阳光,妈妈自己先得变得积极阳光。
一个爱自己的妈妈,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点亮【爱心】,愿每个妈妈都能明白牺牲并不是爱的道理,愿每个家庭都能幸福快乐!
作者:遇见。本文首发中学生听书(ID:tingshu2018),中小学免费有声平台,听海量国学经典诵读、中小学必背古诗词,百万父母的教育宝典,欢迎关注我们。
育儿不慌张,阿呆爸来帮忙,伴你和孩子一起成长。▼
逼死了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