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胆囊好好的,为什么要切掉!
很多人都有胆囊结石或者胆囊炎,胆囊结石或者胆囊炎,就可能会出现腹痛,恶心,反酸,发热等症状。如果你有不舒服,去医院看病,外科医生会冷冰冰的告诉你,你的胆囊要切除。
你心里咯噔一下,我的胆囊好好的,为什么要切掉,切掉胆囊,不就成了无胆英雄,会不会影响我的生活,对身体有什么危害?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胆囊有什么作用
我们的肝脏持续不断的合成胆汁,通过胆管的引流,将胆汁储存在胆囊里面。胆囊的最主要功能就是储存胆汁,同时,胆囊还有一个功能,就是浓缩胆汁。肝脏分泌的胆汁中水份较多,胆囊可以吸收水,将胆汁浓缩5至10倍。
![]()
当我们吃饭之后,身体会分泌胆囊收缩素,导致胆囊收缩,将胆囊里面的胆汁分泌出来,进入小肠。胆汁的主要功能是乳化脂肪,促进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胆囊会出现哪些毛病
胆囊最常出现的疾病是胆囊结石,胆囊炎和胆囊息肉。胆囊结石确切的病因不清楚,可能与不良饮食习惯,基因,激素,地域,体重剧烈变化等多种因素有关系。
![]()
大部分胆囊结石没有症状,都是通过体检发现的。有一部分胆囊结石会出现临床表现,胆囊结石是导致胆囊炎最常见的病因,胆囊炎急性发作可以导致腹痛,发烧,黄疸等症状。胆囊结石还可以导致慢性胆囊炎,表现为右上腹隐痛,厌油,恶心等症状。
![]()
不安分的胆囊结石还可以掉到胆管里面去,导致胆管和胰管堵塞,引起胆管发炎,急性胰腺炎,严重的患者,还会有生命的危险。
胆囊结石还有一个危害,那就是长期的胆囊结石,可刺激胆囊恶变,可能导致胆囊癌。
胆囊息肉的最大危害,也是可能恶变,导致胆囊癌。
切不切胆囊,这是一个概率问题
中国有句话叫做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对很多患者来说,切除胆囊是一件恐怖的事情,是不能接受的。
切除胆囊就是为了治疗胆囊结石,胆囊炎,胆囊息肉,胆囊癌等疾病。由于胆囊结石的确切病因不清楚,胆囊结石很难预防,药物治疗的效果也不好,手术切除胆囊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急性胆囊炎只要发作过一次,以后再次发作的可能性很大,所以,有症状的胆囊结石和胆囊炎,都建议手术切除胆囊。恶变几率大的胆囊息肉,都建议手术切除胆囊。
![]()
切不切除胆囊,这是一个概率问题。从大数据来说,患者只要出现症状,就有可能会复发。有研究显示,有胆绞痛病史的患者,70%会在两年内症状复发。所以,现在的指南指出,只要胆囊结石有症状,就应该切除胆囊,防止以后再次出现症状或者并发症。
当然,还有30%的患者,有可能不会复发,如果他们接受了手术,那就有可能是“过度治疗”。但是,目前没有办法预测,无法预测哪些患者会再次出现症状。
胆囊切除有什么危害?会增加大肠癌发病率?
胆囊切除了之后,肝脏分泌的胆汁就会持续的进入肠道,当我们进食之后,身体里面没有足够的胆汁,导致脂肪不能被完全消化,从而出现腹泻的情况,称为脂肪泻。所以,胆囊切除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我们需要低脂清淡饮食。但是,我们身体的适应性是比较强的,胆管可以代偿性扩张,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扩张的胆管可以部分起到胆囊的作用。所以,大部分人在胆囊切除之后,都可以慢慢适应,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
胆囊切除之后,胆汁持续释放进入肠道,还可能对肠道有一定的刺激,有研究显示,胆囊切除之后,结肠癌的发病率可能轻度增加。但是,如果不切除胆囊,有可能会导致胆囊癌。所以,医生需要权衡利弊,衡量不切除胆囊有什么危害,切除胆囊的获益有多大!
平时应从饮食上调节,忌食辛辣剌激食品,忌油腻,忌饮酒,忌海鲜,忌腥荤及发物,保持大便通畅,保持情绪舒畅等。外邪 入侵,体内寒气逐渐累积,多饮多食,经常性的熬夜,这些会引起体内阴阳失去平衡,胆囊收缩功能下降,胆汁分泌 减少,食物在肠胃停留过久,由于心与小肠互为表里,心脏为肠道运化提供能量,肠道负担多些,根在胆 闲时到田间采煮些灌南苦菜,煮水加红糖,花冠紫色,茎有白绒,原产地连云港灌南,叶子背面有白色絮状物,春季采收。开紫色花,煮好后尽量少食生冷油辣之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