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伙儿估计都还有印象,去年12月,这艘舷号还没刷的“巨兽”下水,被正式命名为“四川舰”。当时大家伙儿就看出来了,这船不对劲。它虽然叫“两栖攻击舰”,但那平直的甲板,那巨大的舰岛,明摆着是要干航母的活儿。
尤其是,它是全球第一款从设计之初就要上电磁弹射器的“两攻”。这概念太新了,新到很多人都觉得,这首舰嘛,又是这么多新技术堆一块,慢慢“磨”呗,舾装加海试,没个三五年下不来。
结果呢?这才2025年10月,距离下水还不到一年。前两天网上传出的照片,好家伙,大半夜的,四川舰在船厂码头上,甲板上灯火通明,弹射小车测试已经搞起来了!
![]()
这是什么概念?
咱们得知道,航母甲板上那个用来装弹射器的工棚,就是去年下水时大家看到的那个“活动板房”,上个月才刚拆干净。那个工棚,就是为了给工人们精心安装调试电磁弹射器用的。
工棚一拆,说明弹射器本体安装完毕。这才一个月,模拟舰载机的弹射小车就开始跑了。这流程跟航母一模一样,在弹真飞机之前,必须用这种标准重量的金属小车,成百上千次地弹射,来收集数据、测试弹射器的稳定性和最大功率。
现在小车一跑,等于明白无误地告诉全世界:四川舰的建造工作基本完事了,核心中的核心——弹射器,已经准备就绪。
![]()
下一步是啥?出海!
按照这个“飞”一样的进度,我估计,今年年底前,四川舰铁定要出海进行首次海试。如果一切顺利,2026年咱们就能看到它刷号服役。
这速度,简直是把“下饺子”玩出了新花样。
这时候,肯定有朋友要说了:“哎,淡定点。福建舰马上都要入列了,这076不就是个‘青春版’航母吗?顶天了算个‘小平板’,战斗力肯定不如辽宁舰,有啥好激动的?”
你要是这么想,那可就看走眼了。
![]()
四川舰这艘船,从技术层面讲,它可能比福建舰还要先进一个世代。
这话不是我瞎说。福建舰强,强在它是全功能的超级航母。而四川舰,它强在“开创性”。
首先,看它的动力系统。这船用的是“2燃机+6柴电”的组合,总功率78兆瓦。这数据看着不如航母,但它驱动的是咱们最先进的中压直流电力系统。
简单聊两句,这“中压直流”就是全舰的“智能电网”。它的能量转换效率极高,分配极其灵活。这使得四川舰在总功率远低于航母的情况下,依然能“带得动”电磁弹射器这个“电老虎”,同时还能保证全舰的电力驱动和电子设备运行。
这个动力架构,是妥妥的下一代技术,未来的新大船,大概率都会沿用这个思路。光凭这一点,它就不是什么“Low版”,而是“高配版”的技术验证舰。
![]()
其次,也是最关键的,它的定位。
福建舰是给歼-35、歼-15、空警-600这些“大块头”准备的。而四川舰,虽然有电磁弹射,但它从娘胎里出来,就是为运营大型无人机而生。
一些外媒专家直接管它叫“无人机航母”。这在全球海军里,是独一份的。
你看它的硬件:福建舰同款的130米电磁弹射器,能把重型无人机满油满弹地弹出去;之前招标信息里透露的30吨级升降机,也说明它能伺候的“飞机”个头绝对不小。
那么,配给它的“王牌”是谁呢?
这就要提到上个月,9月3日胜利日阅兵式上的一个“小透明”了。当时,一款外形酷似“攻击-11”的无人机飞过,很多人都没太在意。
但阅兵刚结束,央视的专题节目里就给它“验明正身”了:这是一型舰载无人机。
它,就是“攻击-21”隐身无人攻击机。
![]()
央视的报道里还暗示,这玩意儿也是福建舰未来的标配之一。能上阅兵场,说明它早就不是PPT,而是已经定型、进入现役的成熟装备。甚至有传闻说,福建舰在前几次的海试中,已经偷偷完成了攻击-21的起降测试,只是咱们还不知道而已。
现在,四川舰这个“专业户”来了,攻击-21终于等到了它真正的“家”。
攻击-21是在攻击-11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最大起飞重量接近15吨,肚子里能塞2吨弹药。当四川舰和攻击-21这对“CP”组合起来,能爆发出多大的能量?
咱们来推演一下。
攻击-21借助电磁弹射,可以满载油弹起飞,打击半径轻松超过2000公里。它不光能打,还能长时间在目标海域上空“挂机”搞侦察。
![]()
有人会说,四川舰就一条弹射器,还没有斜角甲板,飞机怎么回收?效率上不来啊。
这又是老思路了。无人机最大的优势是啥?超长的滞空能力。它不需要像有人战斗机那样,飞一两个小时就得赶紧回来加油。
攻击-21出去一趟,可能在外面溜达十几个小时。这意味着四川舰的起降间隔要求极低。它完全可以花一个小时,把甲板上停着的超过40架攻击-21全部弹射出去,组成一个前所未有的“蜂群”;然后再从容地清空甲板,等它们分批回来降落。
这种作业效率,是传统航母难以比拟的。
那么,这种能力在实战中意味着什么?
![]()
咱们不妨设想一个场景:四川舰领着几艘055大驱,在西太平洋碰上了美军的“福特”号航母战斗群。
按照传统打法,我们得想办法靠近,或者靠陆基导弹。但有了四川舰,玩法彻底变了。
四川舰可以待在距离“福特”号2000公里以外的安全区。这个距离,“福特”号上的F-35C战斗机(作战半径约1100公里)累死也飞不过来。
然后,四川舰开始“放蜂”。一批又一批的攻击-21,凭借隐身优势,悄悄地渗透过去,在“福特”号的防区外围展开长时间的监视。
这就实现了“先敌发现”。
一旦锁定“福特”号的精确位置,攻击-21自己那2吨弹药可能不足以致命,但它真正的杀手锏是“数据链”。
它会立刻把目标数据实时传回给编队里的055大驱。055上的鹰击-20或者鹰击-17这类高超音速反舰导弹,会根据攻击-21提供的实时引导,从几百甚至上千公里外呼啸而来。
![]()
攻击-21当“眼睛”,055当“拳头”。这种“侦察-打击一体化”的链条,让对方的航母编队防不胜防。
这就是最典型的“非对称作战”。
美国人现在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了,他们怎么办呢?他们也在拼命研发MQ-25“黄貂鱼”无人加油机。
看明白没?他们的思路,还是用无人机给F-35C这种“有人机”加油,好让F-35C飞得更远一点,来对抗我们的远程打击。
但MQ-25这玩意儿,要真正形成战斗力,怎么也得2030年以后了。
等到那个时候,咱们的四川舰、福建舰,乃至后续的新型两栖舰和航母甲板上,又会是什么样的新一代无人机在站岗?
![]()
那画面,我反正是“不敢想”。
所以说,朋友们,别再管076叫什么“青春版”了。四川舰的出现,它不是对标谁,也不是谁的“简配”,它是在开创一个全新的海战流派。
它的进度这么快,说明我们的造船工业、电力技术、电磁技术和无人机技术,已经完全整合打通了。我们不光是在“补课”,更是在“超车”。
这艘“无人机航母”,它打开的,是通往未来海战的大门。这个进度,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兴奋和骄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